Table of Contents || 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Scroll to Top
    Table of Contents || 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壹、菩提心的意涵

      寂天菩薩嘗云:「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降生於此世間,所傳授的一切教法,其核心即為菩提心,猶如奶酪是由牛乳所提煉的精華一般,菩提心亦為佛法的精髓。」判別戒律是否流傳於世間之依據,是以別解脫戒是否仍存在為標準;而判別大乘佛法是否存在之依據,則為菩提心是否仍傳揚不息為依歸。

      菩提心主要之意涵有二:一、利他。二、證得正等正覺的圓滿菩提果位。其中,證得圓滿菩提果位,乃是由小乘行者希求證得寂靜涅槃的精神衍生而來。由於希願能證得圓滿菩提,故大乘行者與小乘行者皆不住於輪迴,然而,大乘行者除了努力使自己得以從輪迴痛苦解脫之外,尚能以利他的精神,竭盡所能協助一切有情眾生皆能脫離輪迴的苦痛,由於此種由菩提心所生起利他的精神,使大乘行者能斷除僅求自利的心念,此與聲聞緣覺聖眾安住於寂靜涅槃之中,時間長達數劫的情形,具有極大的差異。大乘行者由於思惟佛陀所證得色身的圓滿功德,能應一切有情眾生之因,示現各種化身以度化有情眾生,因此,大乘行者既不住於輪迴,亦不住於涅槃,此為大乘教法遠勝於小乘教法之處。大乘行者除能不安住於輪迴涅槃之外,尚須思惟:除非自己證得佛的圓滿法身色身,否則將不能圓滿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功德。以此發心,從而令自己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是由利他的精神而發起,而利他的精神必須不斷修持慈心與悲心,淨除有情眾生的一切痛苦,使其能獲致一切安樂。眾生所面臨的痛苦與所悉求的安樂,並非僅止於眼前短暫的痛苦與安樂,而是必須協助有情眾生能淨除心續中的煩惱,進而去除業障,斷除心續中一切煩惱習氣的種子,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從而證得究竟的圓滿佛果,若非如此,則利他的精神將流於片面而短暫,無法圓滿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功德

      行者欲使一切有情眾生能獲致暫時與究竟安樂的功德,首先必須去除自身的一切過患,從而證得佛的圓滿法身功德,方能達致。行者欲應一切有情眾生的因,而示現各種應化身,必須證得佛的圓滿色身功德,方能如願。此為行者發起菩提心之次第。

      行者若安住於涅槃寂靜之中,將無法圓滿利他的功德,故由於利他的精神,行者不住於涅槃;復因行者願能證得圓滿佛果,故不住於輪迴大乘行者由於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故能同時捨離輪迴涅槃,不住於兩者之中。

      大乘佛法之精神必須同時包含利他與證悟正等正覺,二者缺一不可,行者若僅求自己能證悟正等正覺,並不能成為一位大乘行者。小乘聲聞緣覺聖眾,亦執持自己所修持的方法與證得的果位,均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然而彼等所證悟之果位,並非是究竟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是故,唯有結合利他的精神與希求證悟正等正覺而修持,方能成為一位大乘行者。彌勒菩薩曾開示:「由利他而求菩提。」精闢地闡述菩提心的內涵乃是利他與希求證得圓滿菩提,行者由發起利他的強烈動機,希求自己能證得圓滿佛果的心願將隨之產生,願自己能證得佛果,以具足能力利益一切有情眾生

      貳、七重因果教授

      一、教法的傳承

      導師釋迦牟尼佛傳下無數修持菩提心的方法,主要的傳承可略分為:一、七重因果。二、自他相換。其中,七重因果教授是由彌勒菩薩開示於「攝大乘論」一書中,傳與無著菩薩,復由無著菩薩授與阿底峽尊者。自他相換教授則是記載於「華嚴經」之中,由文殊菩薩傳與龍樹菩薩,復由龍樹菩薩授與寂天菩薩。行者無論採用何種修心的方法,最終所欲生起的菩提心,其本質皆相同。二種修心方法的目的雖然相同,但自他相換教授適合心續中已累積修持菩提心習氣的利根行者,此種修心方法較七重因果教授艱深。亦有人認為自他相換教授包含七重因果教授的內涵,然而若詳加比較其修心的次第,仍可發現兩者存在些許差異,此一觀點說明二種修心方法可合而為一。

      吾輩修行人過去未曾聽聞修持菩提心的教授,心續中亦未曾留有修持菩提心的習氣,若於修行之始,即以自他相換作為修心的方法,恐將難以生起覺受,故初次修學菩提心的行者,應以七重因果教授作為修心的方法較為適宜。

      二、教法名稱之由來與次第之安立

      七重因果教授的名稱,來自於此教授有七項修心次第,前項次第為後項次第之因,後項次第為前項之果,由此命名為七重因果教授,其次第分別為:
      一、知母
      二、念恩
      三、報恩
      四、慈心(悅意慈)
      五、悲心
      六、增上意樂
      七、菩提心

      大乘教法的精髓在於菩提心,而大乘教法的根本在於悲心,行者修持大乘教法,必須由悲心開始修起,而修持悲心的方法即為知母、念恩、報恩、慈心。行者欲生起菩提心,必須視救度其他有情眾生能離苦得樂,為自己責無旁貸之大任,此種超越僅求自己能獲致解脫的心念(增上即超越之意),而將救度眾生視為自己責任的精神,即為增上意樂;欲生起增上意樂,必須對深陷於輪迴無邊痛苦眾生,感到極為不忍,從而生起悲憫心;欲生起悲憫心,必須能以歡喜心觀待一切有情眾生,視一切眾生皆如自己摯愛的親友,從而生起慈愛心;欲生起慈愛心必須了知於吾人無數次的輪迴之中,每一世均有一位母親,故每一位有情眾生皆可能曾經是吾人的母親,念及母親廣大無邊的恩澤,此刻卻深陷痛苦的漩渦之中,為人子者,若袖手旁觀,則無恥莫此為甚!故應當感念與報答母親的恩澤,從而生起慈愛心。

      修心的要訣在於必須依循次第而修,唯有對前項次第生起覺受,方能修持其後的次第,終究能生起真實的菩提心。若未能依循次第而修,則所生起的慈心、悲心菩提心,都將短暫而片面,無法隨時隨地對一切有情眾生任運生起慈心、悲心菩提心,此乃由於未能對每一項修心次第如實生起覺受,由於基礎不穩固,故無法達致生起菩提心之目的。

      行者過去未曾於心續中植下並串習修持菩提心的習氣,以致於此刻即使竭盡所能策勵自己能生起慈心、悲心菩提心,仍感到十分困難,縱能生起時間亦極為短暫。由於過去生未能串習修持菩提心,所以今日未能生起菩提心;若此生再不依循次第精進修持,則將來必定仍一事無成。故行者應下定決心,努力依循次第串習修心,使自己能於每一項次第皆能生起覺受,有朝一日,必能生起真實的菩提心

      七重因果次第之安立,除將前六項次第安立為生起菩提心之因,而菩提心為前六項次第之果,此一方式之外;亦有將增上意樂與菩提心安立為果,而將前五項次第安立為因的方式。後者如是安立的根據,即是由於大悲心大乘教法的根本,以此精神而如是安立。

      入中論」嘗云:「悲性于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贊大悲心。」大悲心為行者修持大乘教法的前、中、後三個時期的根本,亦為大乘佛法的種子。行者為何發心入於大乘之門?其原因即在於為使一切有情眾生皆能離苦得樂,祈願自己能證得圓滿佛果,以具足能力度化一切有情。故於修行之初,行者對眾生正不斷承受著巨大痛苦之情形,感到極為不忍,願能由自己承擔有情眾生痛苦,此即於修行之初需生起大悲心的原因。行者唯有生起大悲心,方能入於大乘之門,成為大乘種性之一員。

      行者發起願菩提心之後,必須修學各種難行的菩薩行,證悟各種道次第,以證得圓滿佛果,過程中,存在著無數的艱難險阻必須加以克服,若無大悲心的驅使,行者將無法通過重重的考驗與試煉。

      佛陀證悟圓滿菩提之後,由於悲憫無數的有情眾生,仍於輪迴中漂流不止,因此,佛陀並未入於涅槃之中,而不斷行持各種利益眾生菩提事業,直至輪迴空盡為止,吾人今日仍能受用佛法的利益,此即源自佛陀永無止盡的大悲心

      行者欲生起悲心,必須泯除將眾生區分為親友、怨敵、中庸(不相干)三類的分別心,將一切有情眾生視為自己最摯愛的獨子,以如是歡喜與平等之心觀待一切有情眾生,此即悅意慈心。

      慈心可分為「悅意慈」與「令具樂慈」(願眾生皆能具足一切安樂)二種,悅意慈必須於悲心之前生起,令具樂慈則可於悲心之前或之後生起,此為慈心與悲心因果關係。往昔,吾於國外演講時,曾有一位聽眾認為悲心的生起較慈心容易,故其認為悲心的次第應安立於慈心之前。彼能有如是之見解,表示曾深入思惟慈心與悲心,實屬不易!此見解即將令具樂慈安立於悲心之後,故令具樂慈與悲心之次第,並無決定,然而,悅意慈之次第必然須安立於悲心之前,行者唯有生起悅意慈能平等觀待一切有情眾生之後,方能進而生起真正的大悲心

      觀修悅意慈之前,必須修持知母、念恩、報恩三項次第,而修持知母之前,必須修持平等捨心作為前行。修持平等捨心猶如建築房屋之前,必須先將地面整平,土地整平之後,方能於其上堆砌建材。吾人皆貪愛自己所喜愛的對象與恨所厭惡的對象,此種不平等的分別心,即為修持平等捨心時,必須加以對治與去除的惡習。平等捨心可略分為行捨、受捨、無量捨三種。行捨即指吾人於行為上,應遠離取、厭惡、漠不關心等分別;受捨即指吾人於感受上,應遠離苦受、樂受、捨受(不苦不樂受)等分別;此處行者所要修習的是無量捨心。

      (一)七重因果教法之前行平等捨心

      等捨心不僅是一切道次第證量與功德生起的基礎,亦是去除痛苦與獲致安樂的根源。佛法的精髓是菩提心,欲生起菩提心必須先生起悲心,欲生起悲心則必須先具足平等捨心,因此,平等捨心乃是行者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與功德的基礎,且能證得究竟安樂的圓滿佛果。吾人由於未能生起平等捨心,任運生起的心念,皆是取自己所喜愛的對象與恨自己所厭惡的對象,由此而造作種種惡業,導致須承受惡業的苦果,因此,行者若能生起平等捨心,則能遮止煩惱生起之門,免於繼續造作惡業,從而斷除一切痛苦的根源。

      修持平等捨心的方法可略分為二種:
      1、(1)首先觀想面前有中庸(非親非怨)的有情眾生,思惟若隨意傷害非親非怨的有情眾生,乃是極為瘋狂的舉動,故不應對彼等造成傷害。復思惟彼等過去或許曾經對吾人具有深厚的恩德,故不應對其漠不關心。

      (2)其次,觀想面前有摯愛的親友,思惟貪愛執著,乃是將吾人繫縛於輪迴大海之中的枷鎖。由於貪愛執著所產生的過患,使吾人生生世世於輪迴中流轉不止,不得解脫。吾人對親友產生貪愛執著,並非全然由於親友對吾人有任何利益,而是由於吾人過去所串習貪愛的習氣,因而對彼等心生貪愛執著,且此刻對吾人有飲食、醫藥、衣服、臥具等利益的親友,過去或許曾經對吾人造成極大的傷害,此刻僅對吾人略施小惠,吾人即對其心生貪愛,此為極不合理的行為,故應遮止與捨棄對親友的貪愛執著

      (3)最後,觀想面前有怨恨的仇敵,思惟由於恨造成自己與他人皆須承受痛苦的巨大過患,入菩薩行論嘗云:「莫如恨罪業深。」故不應對其心生恨,而應平等視之。吾人對怨敵心生恨,並非完全由於怨敵對吾人造成傷害,其中有部分情形是他人並未傷害自己,而自己卻由於過去所串習的煩惱習氣,而對怨敵生起恨心。例如,原先經濟狀況相近、和睦相處的兩個家庭,若其中一家因為從商致富,兩家之間出現貧富差距,原本和睦的鄰居,可能逐漸冷淡,甚至不相往來。即使面臨他人傷害自己的情境,亦應思惟此刻彼等雖傷害吾人,然而彼等過去或許曾經犧牲生命以保護吾人,如此難以回報的深厚恩德,如何能對其心生恨呢?無論由吾人或其他有情眾生的觀點,對中庸、親友、怨敵生起冷漠、貪愛恨的心念,皆屬不智且不合理,此因眾生業力與習氣的牽引,皆心性不定且身不由己,彼等並無法自主決定成為吾人的親友或仇敵,猶如三位飢渴交迫、衣衫襤褸的乞丐同時向吾人乞討,對吾人而言,彼等皆是亟需救助的對象;對彼等三人而言,皆渴求吾人施以援手,若吾人以分別心,僅對其中一位(親友)布施飲食衣物,卻對其他二人視而不見,甚至予以喝斥,此等心念與行為,乃極不合理!有情眾生為心續中的煩惱業障所驅使,此刻所處之悲慘情境亦與乞丐相去不遠,故吾人應捨棄分別與不平等的心念,而能平等觀待之。

      2、觀想怨、親、中庸三類眾生同時現前,中庸者位於行者前方,親友位於右方,怨敵位於左方,同樣以前述的觀修方法,修持平等捨心。

      行者可視何種方法較易觀修與生起覺受,作為抉擇觀修方法的依據。

      如是觀修之後,行者可進而思惟人生的過程中,利害無常(此刻利益吾人的眾生,過去可能曾經傷害吾人;而此刻傷害吾人的眾生,過去或許對吾人深具大恩,眾生對吾人造作利益或傷害,實屬不定)、怨親無常人生的過程中,常有親友反目成仇或怨敵成為摯友之事)二種現象,怨、親、中庸三者亦是變幻不定,以此思惟使平等捨心更加堅定。

      佛經中記載:佛陀曾教導一位極為吝的弟子,以左手拿起自己的財物,交給右手,並觀想左手是自己,右手是其他眾生,以此方法對治吝。作為一位佛法的修學者,對於所曾經聽聞與思惟的教法,必須戮力實踐,使心續能逐步產生體悟,此為獲致成就的唯一途徑。若未能努力實修,縱然博學多聞,所能產生的功德與利益,仍屬微薄而有限!故行者當依四無量心所云:「願一切眾生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如滿月一般毫無闕漏的平等觀待一切眾生,不棄捨任何一位眾生密法的修持常以圓滿的月輪之上有一十字金剛杵為象徵,圓滿的月輪即代表世俗菩提心,唯有對一切有情眾生具足平等捨心,方能生起各種瑜伽次第(生起、圓滿次第)的證量,若未能具足平等捨心,則無法遮止貪愛恨等煩惱,如此,將對任何地道功德的生起形成障礙,使行者無法生起悲心菩提心,故行者不應棄捨任何自己所不喜愛的有情眾生,彼等正是行者能否生起平等捨心的關鍵,亦為能否生起各種瑜伽次第證量的根源。

      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於「無盡慧經」中,嘗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跟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為大乘前導」大悲心猶如種子,能長出茂盛的枝葉與豐碩的果實,行者能否生起各種地道功德,使自他一切有情能獲致安樂,其關鍵在於行者能否生起大悲心。「戒經」亦云:「廣大教理法海中,若欲抉擇最要者,恆以大悲心為最先。」大悲心是一切教法的精髓,行者若能於心續中如實生起大悲心的體悟與證量,即猶如手中持有「如意寶」能圓滿所有的希願一般,能通達一切的教法,行者若能精進修持大悲心,即猶如轉輪聖王馬車所到之處,百萬雄軍皆隨侍在側護衛一般,能獲致菩薩佛陀的證量與功德

      菩提心是決定行者能否入於大乘之門的關鍵,大悲心菩提心的基礎,大悲心復由利他之心而來,故行者必須於起心動念之間,恆常不離利他之心。

      (三)知母

      七重因果修心教授的第一項次第為「知母」,「知母」可由教理與口傳二方面加以說明,此處以吾人的意識最初入住母胎的過程,來論證眾生皆曾為吾人之母親。吾人由於意識入住母胎,而取得此世的生命,然而意識是相續不斷如瀑流一般,此剎那的意識產生的近取因,無法從外在的色法(物質)產生,而是延續前一剎那的意識而產生,外在的色法只能做為意識產生的助,故目前有部分科學家聲稱人類有能力複製新的生命,此種說法並不正確。人類藉由科技的力量,能複製身體的器官,然而卻無法由此途徑,製造動物的意識,只因意識必須延續前一刻的意識而來,無法藉由科技創造出新的意識

      佛經中,以新舊兩盞燭火為譬喻,當舊的蠟燭燃盡,將燭火引至新的蠟燭之上,則新燭火是舊燭火的延續,然而卻不能據此成立新燭火與舊燭火相同,吾人前世或許投生為畜生、或許生為天神,此生獲得人身,不可認為此生的意識即是畜生或天神的意識,而僅能成立此生的意識畜生或天神意識的延續。行者思惟意識能否突然產生?若能突然產生而不需近取因,則學習即喪失其意義。此因突然產生的意識是片段而不連貫的,此刻學習的成果無法累積至下一刻,此與事實相違背,故能成立意識是延續不斷的過程,此刻的意識是延續前一刻的意識而來,今天的意識是延續昨天的意識而來,如是回溯至吾人最初入住母胎的意識(羯羅藍位),亦是延續前一刻(前世)的意識而來,依此不斷推演,能成立吾人有無數的過去世之結論。吾人既有無數的過去世,每一世皆有軀體,在四種出生型態(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之中,胎生與卵生皆需要母親,故吾人曾有無數的母親,且每一世的母親不可能皆是同一人,由此成立一切有情眾生皆曾身為吾人的母親,且可能不止一次身為吾人的母親。以地球上的有情眾生為例,地球處於成、住、壞、空的循環過程之中,當地球壞滅歸空、尚未生成之前,原先存在於地球上的有情眾生意識,可能往生天界乃至其他三大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意識是如此延續不斷,一次又一次的入住母胎,取得一世又一世的生命,故佛經中提及:若以柏子(柏樹的種子)計算吾人過去生母親的數量,即使數盡如大地所有塵土的數目,依然無法窮盡。過去世的母親與今生的母親對於吾人的呵護、疼愛,沒有絲毫的差別,吾人如何能以分別心觀待對自己具足深厚恩澤的如母有情呢?即使此生無法認得過去世的母親,仍無法改變有情眾生皆曾不止一次身為自己的母親,對自己具足大恩的事實,故不應以分別心觀待一切有情眾生,視一切有情眾生與此生的母親無有差別,若未能如此,即與不認識此生的母親的情形相同。

      行者修持「知母」時,應先由週遭容易令自己生起貪愛恨的眾生作為修持的對象,然後由近而遠逐步擴展,較為容易生起覺受;不宜由遠而近,將心念專注於中庸的有情,卻將與自己較為親近的有情棄而不顧。依親友、怨敵、中庸的觀修順序,作為觀修「知母」的對象,視此三類有情眾生的本質皆與此生的母親相同。

      欲生起菩提心須先修持「知母」的原因,在於菩提心由大悲心而來,而大悲心由悅意慈心而來,悅意慈心是由念恩與報恩心而來。母親是吾人所有親眷中,最為親近且恩澤最為深厚的人,故修持「知母」最易引發念恩與報恩心,從而逐步引發悅意慈心、大悲心乃至菩提心

      (四)念恩

      觀修「念恩」必須以「知母」的修持為基礎,行者由認知一切眾生皆曾不止一次身為自己的母親,進而思惟一切眾生皆與此生的母親相同,對自己具足生育、教養的無盡慈愛,如是感念如母有情的深厚恩澤。觀修之時,不宜將如母有情觀想為具足極大力量之人,而應將其觀想為飽受病苦煎熬而虛弱不堪的情形。無論觀修何種教法,皆須使自己融入所觀修的情境,猶如身歷其境一般,生起真實的覺受,例如,觀修三惡道的痛苦時,行者必須使自己如切身感受到烈火燒炙、寒冰凍裂、飢火中燒等巨大的苦楚,使自己對三惡道生起極度畏懼的心念,觀修「念恩」時,亦須如此。使自己觀修猶如處於母親腹中、懷中,如是觀修母親的生育與養育之恩。切不可如觀看壁畫一般,境我二分,事不關己,如此將無法生起任何覺受,亦無法由此觀修而生起任何證量。

      觀修「念恩」的次第,可分為初、中、後三個時期。初時,觀修母親懷胎之後,一舉一動皆甚為不便,即使簡單的行動(如翻身、入座、起身…),對懷孕的母親而言,均是沉重的負擔,然而,母親卻不以為苦。飲食起居亦須受到諸多限制,為了保護腹中胎兒,一舉一動皆須和緩;許多過去喜愛的食物,惟恐對胎兒產生不良的影響,皆捨棄不食,凡此種種,皆出於無私而偉大的母愛。

      吾人試想:若身體背負一、 二公斤 重的東西,莫說一日,僅數小時,吾人即感到疲倦、累贅而失去耐性,而母親卻須於懷胎的過程中(妊娠的最後三個月,負擔尤其沉重),日日如此,若非母親如此小心翼翼地保護胎兒,吾人今日如何能平安誕生、擁有健康的身體乃至有修學佛法呢?縱使承受著諸多不便與痛苦,母親仍不以為意,胎兒誕生的那一刻,母親如獲至寶,所有的痛苦皆一掃而空,滿心喜悅地迎接胎兒的到來。

      胎兒平安出生之後,母親無微不至的呵護,教導孩兒吃、喝、走路、講話…等各種生活技能,擔心孩兒的身體健康,一旦孩兒身體不適,即四處求醫,廢寢忘食地照顧著孩兒,將最好的食物留給孩兒,如是廣大的恩澤,不勝枚舉,此為中期之母恩。

      孩兒逐漸成長之後,母親若僅為自己謀求溫飽,則無須奔波勞碌,然而為了提供孩兒更為良好的生活條件,遂必須勤奮工作,與他人競爭逐利,縱使造做諸多惡業,來是須墮入三惡道受苦,亦在所不惜!僅求能積攢更多的財富,使孩兒能過著優渥舒適的生活,為孩兒犧牲自己的青春,甚至背負了諸多罪業,亦不以為苦,此為後期之母恩。

      然而,子女長大成人之後,或因事業有成,擁有財富、權勢、地位,遂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完全不感念母親養育的恩澤,此種觀念謬誤甚深。試想吾人今日所擁有的能力,乃是後天逐漸培養而成,而非與生俱來,若無母親的養育之恩,吾人如何能擁有今日的能力?不僅人類的母親如此,即使是其他動物的母親,雖然彼等因軀體、能力等種種條件與人類不同,而無法給予子女無微不至的呵護,但對於子女的慈愛之心,與人類並無二致,此種情形可由拍攝動物日常生活的紀錄影片中得知。行者觀修念恩時,最初應以自己的父母親為觀修的對象,思惟父母親對自己的養育之恩,然後,逐步擴及週遭的親友,次則擴及中庸的有情,最後,觀修的對象擴展至怨敵,此為念恩的觀修方法。

      (五)報恩

      行者若能於「知母」的修心方法,如實生起覺受,則容易趣入「念恩」的修持;若能於「念恩」的修心方法,如實生起覺受,則容易發起報恩之心。

      眾生由於受無明的蔽障與煩惱業障的折磨,身心均備受煎熬,且衰弱不堪!猶如喪失心智(意識的役使無法自主,在輪迴中流轉不止)、眼盲(看不見、認不清往生人天善趣的道路)、身罹重病(受煩惱業障的摧折,承受著身心惱熱的痛苦)、怒火(心)與飢渴之火(心)中燒、肩負重擔(造做了深重的惡業)、缺乏柺杖作為支柱(沒有眾生協助其遠離痛苦)、無人導引方向(沒有善知識導引其自輪迴中出離)的老婦,步履蹣跚地向著懸崖(三惡道)顛顛倒倒、跌跌撞撞(如母有情不知行善止惡,所作所為皆是惡業)地跛行而去,身陷險境而不自知,眼看即將自懸崖頂端墬下,當此危急的時刻,即使是與老婦非親非故的陌生人,尚且能生起惻隱之心,而伸出援手,為人子女者,豈能坐視而不設法營救?行者此生能獲致暇滿難得的人身,且能值遇善知識宣說正法,使自己能有修學大乘乃至顯密圓融的教法,猶如一位雙眼明亮能看清週遭事物的補特伽羅,因此,是最適合承擔救度身陷險境的如母有情的人選。

      觀修「報恩」時,行者除了協助如母有情遠離短暫的痛苦(遇有眾生飲食、衣物、醫藥匱乏時,對其布施)之外,尚須思惟如何幫助有情眾生能徹底自痛苦解脫,獲致究竟的安樂?除非自己能證得正等正覺的圓滿佛果,否則即無法圓滿如母有情求樂不能得、厭苦卻不能離的痛苦,如是令自己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六)悅意慈心

      悅意慈心能否生起的關鍵,在於行者能否反覆串習「知母」、「念恩」與「報恩」,若能藉由反覆串習而生起覺受,即能任運自然地生起以慈愛之心觀待一切如母有情的「悅意慈心」。修持悅意慈心可分為三項次第,一、何不使有情眾生得到安樂?二、願一切有情眾生具足安樂。(願心)三、使眾生獲致安樂的重任由我承擔。(增上意樂)

      (七)大悲心

      行者觀修平等捨心之後,猶如將土地整平,此時必須將一切功德的種子—大悲心,播入土中,且不斷以慈悲的水與養分加以灌溉,以此譬喻說明大悲心是一切功德菩提心的種子。

      悲心可略分為三類:一、對自己的子女所生起的悲心,稱為一般的悲心。二、經由修持禪定所生起的悲心,稱為具量的悲心。三、七重因果教法中,作為生起菩提心的近取因之悲心,稱為大悲心。此外,以生起悲心對象的不同,亦可將悲心分為三類:一、由觀待眾生所承受的各種痛苦而生起的悲心,稱為眾生悲心。二、由觀待眾生皆是無常(法)而生起的悲心,稱為於法的悲心。三、由了知緣起性空的真實諦,觀待眾生皆無自性而生起的悲心,成為於諦實的悲心

      觀修悲心的方法,可由觀想週遭乃至三惡道的眾生所承受的痛苦,令自己生起悲心。例如觀想人們遭人殺害或因犯法而即將被執行死刑的時候,驚恐萬分、哀憐無助的情形;或觀想地獄道眾生,承受著各種冷、熱的殘酷刑罰,痛苦呻吟、哀嚎的情形;或觀想餓鬼道的眾生,不斷承受飢渴之苦的煎熬,即使費盡心血獲得少許飲食,送至嘴邊之時,即為喉中所噴出的猛烈火焰所燒毀…,從而令自己生起悲心

      三惡道眾生的處境至為悲慘,所承受的痛苦至為巨大。然而,此刻尚未墮入三惡道的眾生,由於不斷造做惡業,累積了無數墮入三惡道的因,將來必然淪墮惡趣,承受無量無邊的痛苦,行者如是反覆思惟與串習,令自己猶如慈母不忍愛子受苦,亟思如何盡一切所能援救愛子遠離痛苦一般,生起欲協助有情眾生遠離一切痛苦及苦因的悲心

      (八)增上意樂

      悲心的生起,意指行者已然生起救度一切眾生遠離痛苦及苦因的意念;增上意樂則是由於不斷地串習、強化此一意念,而能任運自然地生起,由自己荷擔救度眾生遠離痛苦及苦因的重任之決心,兩者的差別,在於大悲心屬於意念,增上意樂則是決心。

      增上意樂係由不斷的串習大悲心而產生,行者能否藉由修持密法而迅疾獲致成就?其關鍵仍在於能否生猛利的悲心悲心的廣大與否?決定行者獲致成就的遲速。往昔殷重修持悲心而獲致成就的大德,曾開示可經由某些現象省察自己是否生起大悲心?例如,行者只要思惟三惡道的痛苦,隨即寒毛倒豎;思及有情眾生此刻正承受著如此巨大的苦楚,不禁悲從中來,淚水奪眶而出;自己猶如孤立無助的幼童,僅能呆坐於地,口中不斷地呼喊著母親一般,此為行者判斷自己是否生起大悲心的依據。

      行者若能生起大悲心,經由不斷串習,即能發起承擔救度眾生遠離痛苦及苦因的願與決心。行者修持增上意樂時,須任運自然地生起救度眾生遠離痛苦及苦因的願與決心,即使須替代如母有情地獄中受苦長達數劫,亦甘之如飴,如此,方能如實生起增上意樂的覺受。

      (九)菩提心

      發起增上意樂之後,行者復思惟自己縱然具有強烈希求救度眾生願,然而此刻卻連救度自己的能力亦不能具足,如是思惟唯有證得正等正覺佛陀,方能具足救度一切眾生的能力。四聖眾之中,聲聞緣覺由於僅希求自己的解脫,故彼等救度眾生的能力與功德,不及初地菩薩的千分之一;初地菩薩救度眾生的能力與功德,亦不及十地菩薩的千分之一;十地菩薩雖已具足極為殊勝的能力與功德,然而其救度眾生的能力與功德,仍不及佛陀的千分之一。如是思惟,令自己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唯有以利他的動機,發起希求自己證得正等正覺的圓滿佛果,如此,行者方真正發起菩提心,契入大乘教法的精髓,從而使自己入於大乘之門,成為一位受人天禮敬的菩薩。由於行者已然發起菩提,故能藉由修持密法,迅速成就圓滿佛果,菩提心的生起與否?為金剛乘行者能否藉由修持密法獲致成就的關鍵,故行者於此須殷重修持。

      行者雖處於五濁惡世之中,充斥著各種痛苦,然而,此生能獲得暇滿人身,且能值遇大乘教法(特別是顯密圓融的金剛乘教法),應深自慶幸自己是如此幸運,能擁有如此善好的因,必須珍惜此生難得的機,不斷於心續中串習與累積生起真實菩提心的善因與資糧,切莫虛度光陰,甚至造做惡業,如此,方能不負此生。

      http://www.kunphen.com/html/2010/gljy_0718/102.htm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