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神變祈願大法會開示 2021 於尼泊爾 圓滿法洲寺 || Monlam Chenmo Teaching, 2021 Nepal

釋迦牟尼本生傳大乘修心七義

怙主果碩仁波切

2021 尼泊爾格魯祈願法會開示

格西噶哇中譯

Change Website Language
更改網站語言 སྐད་ཡིག་བརྗེ་ལེན།
Thay đổi ngôn ngữ trang web
Changer la langue du site
Note that some pages may not have translation in your language.
請注意,某些頁面可能沒有您的語言翻譯。
Notez que certaines pages peuvent ne pas avoir de traduction dans votre langue.
Lưu ý rằng một số trang có thể không có bản dịch sang ngôn ngữ của bạn.
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Scroll to Top
    Table of Contents || 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天 2021-02-23

      今天,依照祈願法會的傳統, 仁波切為大家講授釋迦牟尼本生傳

      現在是供養曼達。 

      聖天菩薩講到,我們從無始以來流轉到現在,一直在無邊無際的輪迴大海裡受苦,但直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對輪迴痛苦生起恐懼心,這是很奇怪的!現在我們暫時遇到了一個好的善,得到了暇滿人身,值遇了善知識,遇到了珍貴的佛法。在得到寶貴的人身後,對我們來講,現在是決定性的時刻!到底是解脫向上還是下墮輪迴?其結果都取決於自己。由於無明,我們的等習氣都非常重!在選擇的時候,我們只是選擇對今生有暫時好處的事情,但是輪迴裡沒有真正的快樂,眾生只是把有漏的快樂看成真正的快樂,把壞苦看成快樂,並執著追求於此,這樣便忘記了追求解脫,迷惑在痛苦裡面, 因而失去了選擇得到永恆快樂的機會。因此是要得到永恆解脫的快樂還是繼續受苦?現在便是面臨選擇的決定性時機!我們已經得到了寶貴人身,就不要於選擇方面再出現錯誤,而是要進入正確的道路,也就是要依照釋迦牟尼佛教授的四聖諦來修行。佛陀已經把佛法講的很清楚了,並傳授給了我們,現在我們遇到了這樣正確無誤的教法,需要好好珍惜!今天講佛的本生傳,是因為過去聖者就是這樣去實修的,所以得到了解脫果位。我們作為佛陀的追隨者,也要這樣去做。

      今天為了一個好的緣起仁波切給我們念誦一下勇士論師智軍所作的釋迦牟尼本生傳第34品。 過去的菩薩們,由於他們修行的力量,不會去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而是脫離世間,到寂靜的地方去修行,這是佛陀的行為。

      佛陀本生傳主要是記錄菩薩行,修習慈悲心菩提心。我們聽聞佛陀所說的三藏(經律論)、所說的每個法的精華就是現觀莊嚴論等經典,而完整的將這些經論的意涵總合起來配上修行一起宣講的就是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精華就是菩提心

      接下來今天要講的是大乘修心七義

      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都是修心的法,所謂的「法」就是「修心」,佛陀是為了讓我們修正我們充滿煩惱的心,而對我們講法。整體而言,法就是「修心」,而這裡講的「修心」指的是「修菩提心的口訣」。而在這當中,以修自他相換的口訣稱之為「修心」。道次第裡面的菩提心是所有佛法的精華,以及《集學論》、《入行論》等等,都是教授大乘最主要的法—菩提心大乘修心七義大乘菩提心修法,由阿底峽尊者請法,自金洲大師傳承下來,主要修習勝義、世俗兩種菩提心。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好好修的話,要依照上師的慢慢引導,使我們漸漸變成菩提心的修行者。因此將本法分成七個次序:(一)開示加行基礎法 (二)正行修菩提心(三)轉惡菩提道(四)開示一生修持之總綱(五)開示修心純熟之量(六)開示修心三昧耶(七)開示修心學處。

      菩提道燈論》是阿底峽尊者造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基礎。 在西藏前弘期之後,智慧尊者菩提尊者經過了艱難歷程,把阿底峽尊者迎請到西藏尊者在尼泊爾住了一年多,期間於猴子山居住講法,並建立了一個寺院,我們有時間應該去那裡朝聖。尊者之後去了阿里地區,居住的第一個寺院是托林寺,在阿里附近。尊者在三年後本來要回印度,歸途遇到戰爭,就返回到拉薩聶唐那個地方,主要的時間都在聶唐,圓寂地也在聶唐,享年73歲。

      阿底峽尊者的主要弟子有仁欽桑布、那措譯師菩提尊者等等。自他相換的口訣沒有傳給其他人,只傳給仲敦巴尊者仲敦巴尊者噶當派的創建者。仲敦巴尊者有三位傑出的弟子,即博朵瓦仁欽賽、京俄哇•楚成拔、普瓊哇•宣尼堅贊,史稱“三昆仲”。這三位弟子把噶當教法弘揚了起來。仲敦巴尊者把口訣傳給了博朵瓦大師。博朵瓦大師有八大弟子,博朵瓦大師將口訣傳給了霞惹瓦大師,霞惹瓦大師又傳給格西恰卡瓦尊者。因此本法在初期是一個人一個人口耳相傳。 格西恰卡瓦尊者本身是紅教的一個重要傳承者,後來把它寫成文字,著作了修心七義

      格西朗日塘巴著作了修心八頌,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教法,“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把自己的利益與快樂奉送給他人,自己來承擔他人的痛苦。我們無始以來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執著自己的利益,非常的自私,不關心他人並且還願其受苦。我們就是一直這樣被三毒,愛我執所控制,因此一直在輪迴中受苦。是什麼使得我們在輪迴裡面受苦?其根本是愛我執的關係,所以我們要把愛我執看成是真正的敵人,要把利益和快樂給予他人,自己來承擔他人的痛苦

      格西恰卡瓦聽到後就去尋找這個修心教法,而這個教法格西朗日塘巴講的,但在那時他已經圓寂,後來在格西霞惹瓦處獲得修心八頌的傳承。恰卡瓦尊者並不是隨便就接受這個教法尊者那個時候已經是非常有名的上師,就去觀察霞惹瓦尊者如何講法,當時霞惹瓦尊者在給大眾教授般若經論,並沒有講授修心法要,恰卡瓦尊者就在那邊等那些法會的僧眾出去後,只剩下霞惹瓦尊者繞塔恰卡瓦尊者就跟著過去,把自己的披肩放在地上,請上師坐在上邊。

      霞惹瓦問說:您有什麼事情?

      恰卡瓦尊者說:我有事情要詢問。請您一定要坐下來。

      (恰卡瓦尊者)請問上師說,我看了“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這句頌詞,請問您是否有這個口訣?我需要領受這個口訣!

      霞惹瓦說:有!我有!

      恰卡瓦尊者問: 您怎麼在弘法時,都沒有講到?為什麼?

      上師說:當時沒有適合講這個法的對象,如果沒有合適的宣講的對象,即使有(這個口訣)也不可以講。

      恰卡瓦尊者說:請您授我這個口訣!

      上師說:如果你可以在這裡住久一點兒的話,我可以把本法傳授給你,瞭解了口訣後,要去實踐!

      我們一般聽完教法後,只想到我們全領受到教授了,卻沒有好好修。

      上師說:如果你在這裡住下來,我可以給你提供吃住資具,你住久一點。

      恰卡瓦尊者就住了下來,就跟阿底峽尊者金洲大師那邊求法時一樣。阿底峽尊者金洲大師住在一起,領受口訣後去實踐修持,生起證量。

      於是格西恰卡瓦就在霞惹瓦尊者處接受了完整的口訣教授。在那個時候有很多麻風病人,是非常難以治癒的,因此人們會把麻風病人放到偏遠的地方,只是給他們飲食而已。格西恰卡瓦就到麻風病人聚集處講這個菩提心的法要,”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很多麻風病人得到療癒,因此 這個法又叫麻風病的法。從那個時候開始,格西恰卡瓦認為這樣珍貴稀有的竅訣,若只是單傳或密傳,恐怕會失傳,未來的眾生實在難得利益,所以他開始普傳此法。這是修心七義的背景。

      而後有大量各種不同的版本的《修心七義》的根本偈,參差不齊,很多地方順序前後顛倒。後來有專修者郎忍巴勸請帕繃喀大師講授此修心七義法。帕繃喀大師把這些舊的根本偈子整理起來,造作此文《大乘修心七義》。

      【敬禮大悲!】

      在初,中,後三時均極為重要之大悲心,於彼前敬禮!

      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作者殊勝:

      甘露藏教授,金洲所傳來。】

      這個甘露藏的法,他是可以清淨我們所有的煩惱病的藥。在藥師經裡講到,去除痛苦甘露法是所有藥裡面最為殊勝之法,可以去除所有疾病。我們的痛苦來自集諦,可以把煩惱業障的根去除的就是佛所說的教法。口訣甘露的精華,法的精華是菩提心,這當中修心的教授,其內的自他相換之法,乃是法的甘露,是法裡面最為精要的甘露藏!

      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如金剛日樹,文義等應知】

      比喻法殊勝如同金剛鑽石。所謂金剛鑽石,即使是破碎掉了,依舊還是金剛鑽石,只要一小片還是具有鑽石的價值,映蔽其他珍寶。而此大乘修心,自他相換的教授,即使只做了些許的思維也可以減弱、削減我們的愛我執。又比如藥樹,採取藥樹一小片的果實葉子,做成一個小小的藥丸,也可以治好疾病。如同在一個完全沒有窗戶的黑暗的房屋裡面,有個小洞讓一點點的陽光照射進來,就可以消除屋子內的昏暗;如此一般,一小分的修心教授就可以破壞我們的愛我執,因此這樣的教法是實修的教法精華。

      【先學諸加行。】

      加行是指暇滿人身、無常輪迴過患、以及業果不虛。在此前行四法之前是親近善知識。道之根本是依止善知識,我們的修行需要依止善知識,如果遇到惡知識就不好了。所以親近善知識最為重要!

      依止善知識有依止知識利益、不依止與不如法依止之過患、意樂依止法、加行依止法。種子要發芽的話,需要遇到水分滋潤,否則經過很多年也無法發芽。如此一般,我們的心需要得到上師加持。在此首先迎請資糧田。如果資糧田的主尊是迎請佛陀的話,在此處觀想佛陀是四身體性及三寶總具的體性,與自己的上師體性無別。要趨入加持,我們要思維上師佛陀無二無別。佛陀傳下的法,歷經傳承上師,到直接向我們宣講這些口訣的上師上師直接對我們詮說,然後我們趣入了加持,因此我們要觀想佛陀與自己的上師體性無有分別,上師除了跟佛陀的體性無別以外,也需要思維自己的上師與所有的傳承上師都體性無別,上師並不是憑空出現,而是一代傳承一代而來。

      觀想上師的面前,供養曼達,以三大義的方式祈請,祈求加持在相續內快速生起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第二天 2021-02-24

      各自手中握有自主權、能夠成辦脫離輪迴苦海、成辦佛果位的時候,要好好把握,我們今生得到了暇滿人身,有這樣好的機會,要珍惜。現在所有的條件都齊全了,需要好好實修。不然,如果墮入惡趣無底深淵的話,屆時才想要修行、成辦,已經無法自主了。我們要如是說,如是做。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我們要成佛,要如是發起菩提心釋迦牟尼佛具備善巧慈悲,為了攝受我們五濁惡世的所化機,於往昔五百清淨身,五百不清淨身,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得到了佛果位。佛的事業中,最為殊勝的是語事業。為什麼呢?因為開示成辦解脫、佛果位解脫道,是要透過言語去宣講。雖然化身示現可以破除很多障礙,但是開示解脫道,需要透過言語去宣講,因此從在鹿野苑五比丘初轉四諦法輪起,不管講了多少的法,我們現在處在壽命很短的濁世,有的時間很短,需要去做大事、要修行,但廣大的修行,我們也沒能力,我們智慧不夠、時間也很困難,因此要取其精華來修持。

      而八萬四千法中,其精華是菩提心。在所有諸佛菩薩開示法教裡面,包括無著菩薩寂天菩薩龍樹菩薩等,都提到自他相換,修行菩提心教法作為修行精要。從佛陀文殊菩薩彌勒菩薩,以及像寂天菩薩所著作的入菩薩行論、集學論,還有阿底峽尊者著作的菩提道燈論,都是將解脫成佛的道,無餘,齊全的教授給我們。特別是金洲大師所傳下來的大乘修心法,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精華中的精華,就如同牛乳裡面的醍醐,就是菩提心。如同大雁飛到天空要具備兩個翅膀飛行,我們要成佛需要具備勝義、世俗兩個菩提心,以此方可成佛。修心教法很多,此處所講的修心八頌修心七義,所有法的修行次序排列很完整。包括前行中的暇滿人身、無常輪迴過患、業果。正行裡面之勝義、世俗菩提心。結行之發願迴向。往昔釋迦牟尼佛是如此修行。佛陀過去世的事蹟,就是佛陀本生傳中記述佛陀那時候的種種菩薩行。忽略自己、珍愛他人,佛陀在過去很多世中,無論是在做國王的時候,布施王妃、金錢、大臣或者種種把自己的身體布施出去,不管有任何受用,都不惜的全數布施予他人,行菩提心的修持、忽視自己,珍愛他者的修持,這些是佛道的主要精華。

      給予佛陀本生傳口傳

      一 開示加行基礎法

      前行四加行要思維暇滿人身,無常業果輪迴過患。而在此之前是親近善知識。修行分加行,正行,結行,以及座上與座間的修行。 在座間的時候首先修行六加行

      (一)打掃住處,莊嚴安布身語意所依:打掃除垢,把修行的地方打掃乾淨。

      (二)由無讒求諸供具,端嚴陳設,做供養,擺供品。

      (三)身具八法或隨宜威儀坐安樂座,從殊勝善心中修歸依發心。 在禪修墊上以毗盧遮那佛七支座,斷除世間法。依照噶當派組師的教授,我們要把自己的過患發露出來,比如格西奔公甲把灰撒在供品上面的故事,就是觀察自己的動機清不清淨。

      坐好後,調整動機、動機調整好後,歸依發心、出離心菩提心,下士道和中士道。最初要不著此生,一開始要先想為了來生,不著此生,如果只圖此生的安樂,則無法修行。一開始就要這樣調整,後面才要調整已經沒有用了,一開始就錯了,後面怎麼調整也沒用。

      先要為了來世,再來要觀所有的輪迴都是苦的本質、沒有堅實,這些都聽過很多次了,也累積了很多經驗,這些(輪迴事)都沒有什麼堅實、不可取,既然如此,就應該要實踐,學習、讀經就是要實踐,先求解脫輪迴痛苦,然後不是只為自己,為了一切有情,思維菩提心歸依發心好好調整內心,念誦歸依發心,歸依發心把內心調整好後,要淨障集資。要做的是累積福德、淨除蓋障,念七支分,在做七支時,要迎請資糧田。

      我們不要執著今生。在下士道共與不共的修法中,首先就要把執著斷除,為了來生而修行,若是執著今生就無法修行。

      再來思維輪迴之過患,自己知道後要取其心要。如果聽了佛法之後卻沒有改變是不可以的。所以要如是思維,把歸依發心做好。

      (四)觀想資糧田。觀想方式有很多, 歸依的資糧田是以佛陀為主尊,比如觀想釋迦牟尼佛為主的十方三世一切佛皆顯現在我們面前的虛空中,即代表了一切三寶本尊護法等等。資糧田乃是累積福德的田,迎請資糧田後,再融入智慧尊。我們要恭敬三寶恭敬的迎請資糧田。而不能像觀光客一樣,對歸依境沒有恭敬心,這樣是不可以的。如果對三寶恭敬的話,不僅沒有累積善業,反而會累積惡業。以前也講過,大家在大殿裡面恭敬,出門的時候要轉身恭敬一下。我去日本的時候,他們做的非常好。有些人說一切都是內心,說外面不重要。可是,沒有外面顯現的話,裡面的恭敬又如何而來?外在的行為產生之前,會先產生內心的想法。很多人喜歡在房內擺設身語意的所依、照片,但主要的身語意的所依是在心裡,主要是要用心去觀想觀想身語意的所依,迎請智慧尊融入,要觀想這是三寶總集的體性、是真正的佛,好好的勝解、好好禮敬。

      (五)攝集積淨關要,奉獻七支與曼陀羅觀想資糧田後需要累積資糧,懺悔罪業,做七支供養。我們累積資糧,懺悔罪業最為殊勝的法要便是七支供養

      在我們自己的頭頂觀想根本上師比丘相,坐在蓮花月輪上面,具有彩虹光的身體,對面是資糧田。如同在灌頂的時候,我們去壇城供養花給本尊,事業金剛上師牽著我們的手,把我們介紹給本尊,希望本尊攝受我們,一直到成佛為止。自己頭上是根本上師,向諸佛菩薩祈求。在面前虛空觀想境,然後要從內心深處祈求傳承上師祈請文,來念誦傳承上師祈請文儀軌。傳承上師加持對我們非常重要。尤其是道次第的傳承上師祈請文,從上師善慧能仁金剛持宗喀巴大師等等上師,乃至兩位至尊,達賴喇嘛法王班禪大師的傳承。資糧田裡面宗喀巴大師代表了所有的傳承上師觀想清晰穩定之後,所有的傳承上師融入到根本上師身體裡面,接下來所有資糧田聖者們融入根本上師身體裡面,根本上師在我們的頂間,這時自己頭頂的根本上師變成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是所有諸佛慈悲心的總集,菩提心的根本是來自大悲心,是大悲心一直增上,輾轉成為菩提心。之後觀想對頭頂上方的觀世音菩薩七支供養。然後念誦普賢行願文廣的七支供養。這裡我們做短的七支供養就可以。

      (上師在念誦七支供養的偈頌。)

      (六)如教授祈請決定令與自心和合。

      要以三大事啟請(三事求加),將不恭敬善知識等等的惡業去掉,累積親近善知識所得到的福報資糧,並祈請上師加持把我們所有顛倒心都斷除掉。我們要好好觀察自己的心,比如不親近善知識這些惡業,看上去似乎很遙遠,實際上並不是這樣,而是斷除自己當下的顛倒識。清淨所有的障礙。好好的祈求所有諸佛菩薩心相續裡面的智慧菩提心、歷代祖師菩提心,他們所具備的功德、精華,就是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傳授給我們,使得我們生起這兩種心。所以說我們修的時候,如果太舒服,生活太豪華的話,不會去修。而生活太窮苦的話也不會去修。不管是太貧窮,還是太富有都會有修法的障礙。太有名、地位太高者,也會沒辦法修,太低下、心太過自卑也沒辦法,過得太舒服不想修、無法修,太辛苦、太痛苦也沒辦法,生病的話也會有病痛的困難。

      並且我們要發願,即使遇到所有的障礙,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障礙都要好好修,好好祈請。

      不止如此,自他相換的修持、修心的修持,如果沒有自他相換的修心的口訣教授,在五濁惡世要把惡轉成道用、轉成法是很困難的。

      要祈請不管內外出現哪些障礙跟惡,都能將這些障礙跟惡轉成法、轉成菩提心的修持,這是祈請的重點。要好好祈請,這是我們(祈請)的目標。

      生病、障礙、惡等,如果將會發生的話,祈請不要發生,若發生了,要能把它們轉成助伴。

      加行講完後,要進入座上正行。而後結行時要好好迴向。如果可以的話,就念普賢行願品,如果沒辦法的話,可以念的: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念短的,把所有的迴向都統整起來。以前就發生過,有人去拉薩朝聖、去看大昭寺釋迦牟尼佛像,拉薩的人們口才很好,祈願迴向時能唸出很多東西,有一個人站在後面,不會念迴向文,聽到拉薩的人念那麼多迴向文,心想:這樣迴向真的很好,他們是怎麼做迴向,我的迴向也就跟他們一樣!我們沒有辦法做比菩薩迴向文殊普賢迴向還要再好的迴向,因此過去妙音文殊普賢菩薩等怎麼發願、怎麼迴向,我的一切善也跟著這樣迴向!

      大家在座下的時候不可以放逸。不該跟在座上時的行為恰恰顛倒, 在座上時修學慈悲心菩提心,結果座間卻都在持取愛我執、自利損他,原本提升的心,瞬間又退轉下去了。

      比如燒水的時候,總是將火燒旺一兩分鐘便關掉,放十五分鐘,這樣水燒得開嗎?這樣不管反覆幾次,水不可能煮沸的。

      所以我們有時信旦旦的說要念誦、要修持、要共修、要法會,結果法會一結束,就歡天喜地的跑去享樂,這樣的話沒有辦法成功的,因此座上與座間都很重要。

      在依止上師方面,我們要學習常啼菩薩依止法湧菩薩(譯註:法湧藏文ཆོས་འཕགས།,梵文dharmodgata,此處循玄奘法師《大般若經》之譯例。),阿底峽親近(依止)金洲大師仲敦巴親近(依止)阿底峽尊者噶當派昆仲也就是博朵瓦他們對仲敦巴的親近(依止)方式,比如仲敦巴尊者只要看到阿底峽尊者房間有了灰塵,隨時都會用衣服來擦乾淨,如是依止上師,因而今生得到很大成就。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在佛經裡面也有講到善財童子依止至尊彌勒怙主的方式,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只是我們沒去打開佛經來看。我們很多的上師口傳、在教授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傳「論」,很多國外華人都只看「佛經」、只講「佛說的經」,我們只看論、只講論,這樣都是不夠的!。

      因此我們要好好思維暇滿人身有重大意義,然後導向法,法的精華是菩提心,思維暇滿人身義大導向修菩提心;思維死無常,然後導向修菩提心;思維業果,然後導向修菩提心;思維輪迴之過患,然後導向修菩提心

      要如何思維暇滿人身義大然後導向修菩提心呢?

      就像前面講的,上座時與座間時,座上有前行、正行、結行,前行有六加行之前講過了,

      要如何思維暇滿人身義大然後導向修菩提心呢?首先需要辨認“ 暇滿”,講到暇滿,懂得怎麼算(八暇、十圓滿),但我們還沒真正的了解何謂“暇滿”。要先在心裡辨識暇滿人身,之後才會知道這樣的暇滿人身意義重大,思維暇滿人身意義重大以後,必須導入修習菩提心

      如果沒有好好認識到暇滿人身的話,只是在嘴巴講,沒有生起暇滿人身的量,這樣子沒有效果。如果今生不生起暇滿人身的證量,那在死亡的時候墮入惡趣,就非常難以再次獲得此暇滿人身了。此暇滿人身如同天上閃電一般, 一閃即過。我們要用心好好思維,否則只是嘴巴念,雖然自己當下有自主的權力,但是沒有去珍惜,死後墮入惡趣後,由於失去了暇滿人身,就沒有機會再聽聞,修習法要。今生已經得到了暇滿人身,要認識到從無始以來我們就在三界裡面輪迴流轉,受到了無盡無量的苦,同時又造作了無量無邊的苦因,在輪迴裡面受苦,造業。這就如同油鍋炸東西一般,我們事實已經被炸的熟透了,已經被苦給煮熟了,對苦毫無感覺,對於苦苦,能夠理解,但日夜不停地受到壞苦行苦的傷害,但依然還把苦當作樂,然後為了得到這些苦而放逸,一天到晚都在想這些、造作苦的因。

      造作如此的因,能夠得到的果,也就是在輪迴裡繼續輪轉、甚至墮入到無邊黑暗的三惡趣裡,除此以外,沒有別的。

      能夠得到此暇滿人身是非常困難。有所謂“龜頸”的比喻:譬如大海中有一隻盲龜,每過一百年才可以從水裡探出海面,露一次頭。而海面上有一段帶有一孔的牛軛隨著海水漂流。對於這只盲龜而言,它的頭正好穿過牛軛孔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我們今生獲得暇滿人身的難度等同於盲龜頭穿過牛軛孔的難度。因此我們現就要鼓勵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處境。現在就如同駿馬韁繩已經把握在自己的手上,因此自己就可以掌握前進的方向,如果沒有掌握好,就會繼續在輪迴裡面流轉。這裡的韁繩就是指正知正念不放逸。另外教法的根本是戒律,我們必須要有正知正念才可以接受戒律,好好修行。我們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要持守戒律,行為要謹慎。

      我講話比較直接,不懂得怎麼說好聽的話。

      我們這次的法會,在網上參加的許多是在家居士,而現在大殿裡面是很多出家僧眾。我們能夠投生在佛教家庭,遇到佛教文化,這是非常難得的。所以說自己要修行佛法,不管出家還是在家都要好好修行。

      雖然有在學習佛法,但是心卻無法安住在法上,為什麼呢?因為對於此生的著,知道了嗎?最先要對付的是對此生的著,而對此生著的過患是怎麼來的?就是我們沒有好好認識具足八暇十圓滿的人身。

      舉個例子,這個例子是兩位至尊歸依處(特指 達賴喇嘛尊者的兩位經教師,林仁波切赤江仁波切)時常講到的。

      有個貧窮、三餐不繼的乞丐擁有一個鑲有珍珠鑽石寶物的盤子。他不知道這個是無價之寶,而是以乞討為生,每天都會拿著這個珍寶盤去乞討,時而填飽肚子,時而挨餓,沒有脫貧。為什麼他沒法脫貧?因為即便他手上握著珍寶,但他自己沒辨識出來。我們就跟這個無法在內心辨識的案例一樣,知道些佛法,知道歸知道,但如果不去修行、不依正知、正念、不調伏心續的話,根本沒幫助!

      著此生,就是因為內心沒有辨識出,自己手上正握有稀罕珍貴的八暇十圓滿的人身。

      如果這位乞丐知道手上握有珍寶,遇到自己熟識、善良的人,幫助他拿去賣,不然可能會被騙(笑),他只要馬上拿出一小部份去賣,然後拿去置產買房、買土地,就能過得很舒適。如果在內心辨識出暇滿人身如同珍寶盤一樣稀罕珍貴,就會產生珍惜的心,一分一秒都不會浪費,如果空過、浪費時間的話,會感到可惜,我們已經浪費了很多時間,卻不感到可惜。

      第三天 2021-02-25

      寂天菩薩金洲大師阿底峽尊者,乃至噶當派祖師們,都講到了大乘佛法裡精華中的精華教授便是修行菩提心、自他相換。修習菩提心的教授很多,今天我們進行的是七因果的教授。

      繼續給予釋迦牟尼本生傳口傳

      之前講了四加行。 接下來是正行修菩提心自他相換,以及惡菩提道用。首先四加行主要是三士道中,下士道與中士道的教授。暇滿人身難得與死歿無常是下士道的教授,讓我們捨棄今生,希求來生。業果以及輪迴過患則是中士道的教授,由於知道輪迴的過患,本性是苦,因而對輪迴產生厭惡,對其產生想脫離之心。再來正行修菩提心,除了自身之外,還有無邊無際的如母有情,他們都對自己有極大的恩德,我們所擁有的這些受用,都是依由其他眾生而來,跟眾生息息相關,因此從無始以來至今,對自己有極大恩德的如母有情們希求快樂,但是不懂得如何成辦快樂的因,反而因為顛倒,製造痛苦的因,直至今日,還一直在輪迴裡面受苦,對他們生起悲憫,要帶給眾生快樂,而且不單單只是暫時性的快樂,而是要將他們安住在永恆的安樂解脫和一切遍智的果位,如此想後,修持菩提心,來聽聞菩提心的教授。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好好做六加行。如果沒有好好做前行的話,就沒有好的正行。淨除障礙,累積資糧能夠成熟正行修行的條件。在修加行法時,我們做七支供養曼達拉供養,依照三大事求加持來祈請。祈請的時候要從內心深處發出,而不是僅僅從嘴巴講而已。比如在頂禮,念誦佛號的時候,都要好好祈請。如果沒有好好思維修行暇滿人身的法,不容易生起之後次第的證量,因此必須要結合而修。

      在正行時,對面的資糧田聖眾融入自己頭頂的根本上師根本上師再轉換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諸佛大悲心的化現,大悲心也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大悲本尊觀世音,因此有不共的特殊加持,觀修(上師)為觀世音的形相,本性是三寶總具體。

      依次思維正行的教義,包括暇滿人身難得,人身如意寶等。世間如意寶可以滿足我們日常生活資糧等等願望,而此人身是勝義如意寶,比之千萬世間如意寶還要殊勝。

      噶當派三位祖師為首,像阿底峽尊者仲敦巴尊者,博多瓦尊者等都是把自他相換,修菩提心教法作為精要來修行、弘揚。從無始以來的前世,一直到現在,今天我們能夠在五濁惡世的時代裡面終於獲得這樣的暇滿人身。人之壽命在八十歲左右,相較而言這個人身壽命極為短暫,而我們的前世則是如此漫長,相較而言此人身即是一刹那而已。因此要思維無常、知苦。如果執著今生的話,就是沒有真正理解輪迴的苦。

      我們修行的心續裡面沒有證量,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修行暇滿人身。比如之前講到的故事,一個乞丐手裡拿了一個珍寶盤子,卻不知道,而依舊以乞討為生。這便是由於我們沒有認識到此暇滿人身寶貴難得,如果能夠認識到的話,依此寶貴人身我們就可以成辦非常多有利益的事情,就今生而言,能夠成就很多事情,解脫佛陀果位,也能靠此成辦,這個暇滿人身是非常的短暫。以前我們上師比喻過,寺院裡面有很多僧人,每個人都有一間小小的房間,他們很喜歡喝奶茶,但是很多人自己沒有茶桶,因此需要從別處借來借去。如果拿到了茶桶,把它放著,不拿去做茶,即使借到了茶桶也沒有用。因此獲得了暇滿人身,就該發揮作用、好好修行,成辦佛果。

      我們由於不認識此寶物,因此在輪迴中受苦,就是由於這樣的無明,產生迷惑而耽誤了時間修行。

      之前這些教授即是佛所說的精要口訣,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的口訣教授了。以前密勒日巴尊者跟弟子們一一道別。之後讓其他的弟子離開,而把岡波巴留下來,說今天要給他一個特別的口訣。繼而又說,今天就算了,下次再給你口訣吧。因此岡波巴就要離開,而後密勒日巴尊者再把岡波巴喊回來,背對他,因為禪坐很久的故,尊者臀部的肉已經開裂了。尊者說道,我是如此這樣苦修的,你也要努力。在這裡,尊者知道岡波巴可以做到這樣的苦修,因此單獨給予他這樣指示。

      這樣的具足八有暇十圓滿的人身,構成了道的基礎或根本,是令暇滿有義的基礎。如果不在道的基礎下功夫,覺得這都已經聽過了,打算立即立即掌握高深法類,這就好比沒有支撐點,是不可能一下子跳到高處的。如果不在道的基礎下功夫,高階的道就不會在相續中生起。同樣,對於這些道的基礎,從一開始就要次第不亂,下大功夫精勤學習。然後,那些高階的道就會在相續中漸次生起。比方說,沿著樓梯一級、二級往上走,就會毫不費力。我們又不是體育競技,要慢慢往上爬。如果是老年人,慢慢爬才能登上去。這便是噶當派的教授傳承──上師龐亭巴,龐亭巴是取自於一個地方的名字。他說:長時觀修暇滿人身難得意義重大,產生覺受以後,後續的法,都能輕易地引生出來。

      格西博朵瓦說:如果不好好修習下士道,後面要修的道則不會達成。如果不好好打基礎,就如同在冰上建屋,冰一旦融化屋子即坍塌,跟在沙上面蓋房子是一樣的,基礎都不牢固。正如噶當三昆仲言及,我們一定要知道得到了暇滿人身,需要汲取其大意。若是得到這個人身卻沒有好好利用,則如法稱所講,現在我們有這個自主權而不去珍惜的話,之後失去此寶貴人身,後悔就來不及了。

      我們要修清淨法,取其心要。有很多修持氣明點修法,不要就馬上撲過去。而是首先要打好基礎,修好菩提心。修菩提心沒有任何的危險性,能修持越多越好,它完全沒有任何的危險,一開始修持好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有時我們看到那邊死了個人、聽說誰遭遇什麼事情、遇上什麼困難,單這樣想沒有幫助,這樣只是指著別人而已,要指向自己,生起覺受。我們需要向內觀察,而不是向外追逐。首先思維八無暇,思維的時候要把自己親身融入進去,而不是如同在看電影,於己無關。

      現在思維地獄之苦。地獄是如何產生的?也是自身造作惡業才產生地獄;如果自己未造作地獄的因,則不會受到地獄之苦。在業果教授裡面講到,一粒小小的種子就可以生起高大的樹木。此樹下可以遮蓋五百個馬車,釋迦牟尼佛可以在樹下講法。如同一個桃子可以長出很大的桃樹,此樹生起無數蜜桃,每一個蜜桃又會生起一顆大樹,因此一顆桃子可以生起無數桃子。一個業是圓滿業的話,其過患非常嚴重。在十幾天裡面就可以增長千百萬倍。內在、外在的因果皆是如此。其苦果若是發生在人身上是無法忍受的。如果殺人後沒有懺悔的話,其惡業就會增長廣大,因而感受到地獄之苦果。外在物質有因果的關係,業障本身則是心所造業。在修行的時候,要如實體會自己生在地獄,比如寒熱地獄痛苦。我們今生得到暇滿人身,幾天不吃飯就覺得很痛苦。相較地獄之苦,饑餓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因此體會寒熱地獄之苦後,要為我們還沒有生在地獄而感覺到幸運與歡喜。自己幸而沒有到地獄,並且要好好教育自己,要努力修行,珍惜此寶貴人身,自己下決心一定要這樣做到。

      繼而思維餓鬼道之饑苦;畜生道為愚蠢之苦;阿修羅為戰爭之苦;欲界天人盡享欲樂無法修行;色界無色界天人其修行沒有堅實的禪定,沒有辦法得到解脫。生在人道的話,如果生到邊地,五根不全,聾啞,愚笨,對於佛法聽而不屑;即使是生到有佛法的地方,自己卻有邪見。假使自己變成佛教徒,需要感恩這種機會。然而像農夫,每天都需要辛勤勞作,把精神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回家後已經疲憊不勘,也沒有時間修行,要照顧家庭,如此辛苦;所作這些都是為了家庭,有的人為了養家,要做生意,辛苦努力,有的人心裡面知道需要修行,卻沒有時間,為了家庭還造作了眾多十惡業,有些甚至犯下無間重罪,造很多罪業,為了養家活口,造下無量無數的罪業,這些罪業沒得分攤,只能自己扛著走。孩子長大之後,不聽話,極不孝順,父母看到孩子如此這般只能傷心,心裡面依舊無法放下。父母親辛苦工作一生,衰老時卻只能將一切都放棄,無法帶走任何財富、資具,唯有惡業伴隨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繼而,官員也有自己的苦,比如我慢心等等。有權勢的人造作更大的惡業。有些人聽聞很多教法卻不實修。比如說有些出家人,只會出去經懺,將佛法變成了一個如同提供吃喝的工作。這樣是非常可悲的。如果出家人是以利他的心幫助在家人去修法,這是正確的。但是如果自己的工作變成了趕經懺,這樣就不可以了。還有另外一些人雖然在修行,修行的目的卻不是為了來生,只為了此生。即使在共修的時候也是為了今生名聞利養而已。這樣修行雖然也是累積福德,但是此是不如法。為了來生而修行才是如法。如此修行的話,不止是利益到來生,對今生也有無盡利益。

      有些人修行會遇到邪師,因此依止具格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今生學習世間法的時候需要好的老師,在修行佛法,要獲得解脫、一切智,更需要有正確、具格的上師。具格的條件在《莊嚴經論》說到有十項標準,完全具備十項的上師不容易找到,最起碼需要有一項,就是要依止「認為比起此生,更加看重來生」的上師,如果沒有這點的話,不能夠成為善知識。如果找的老師是看重今生,不為來生著想的人,依止他的話,只會想做跟此生相關的事情,不會去想到要為來生做什麼。加上如果是大乘佛法善知識,則要做到比起自己,更加重視他者,所以要依止能夠開示成就解脫、一切智的道、能夠無錯誤的開示四諦的取捨、十二緣起支、基—二諦、道—方便智慧二者、果—二身。若把二諦延伸,可以延伸成四諦四諦當中所捨為苦、集,所取為滅諦道諦輪迴的方式有入輪迴、脫離輪迴十二緣起支,有順次跟逆次兩種。若要廣的講述四諦的取捨,則會延伸講到十二緣起支,要懂得無誤的開示對治品、修持道(的善知識)。

      今生我們獲得暇滿人身,遇到佛法,又值遇大乘善知識,尤其是包含所有顯密教法宗喀巴大師的傳承,有能夠通過三年三個月而成就的無上密續金剛乘,有這樣的口訣教授。

      而這樣的口訣教授的基礎是菩提心,在達到之前,需要具足四前行。如暇滿人身難得、意義重大等,要好好的認識,我們已經得到八暇,有些人因為放逸懈怠,自己把自己弄成無暇。

      我們修行就是要守護心,如同噶當派大師們教言,要好好守護自心。我執,愛我執煩惱,會擠破頭的進來,我們會不自主的就隨著煩惱走,煩惱的力量很大,所以我們要對抗煩惱,當慢疑等煩惱產生的時候,要把它指出來、不讓它們闖進來,要守護住心。

      很多人由於愚無明故變成無暇,無法放下今生, 這樣就沒有辦法好好修行,修行不會獲得成就。這樣子就如同小牛被繩子拴在木樁上面,小牛繞行木樁,繞一圈繩子變短、再繞一圈,繩子變更短,繞到最後牛脖被纏繞在木樁上面,絲毫動彈不得。如果我們繼續執著今生,沒有辦法放下,繞啊繞的,就把暇滿人生給浪費掉了。就如同被繩子套住的牛一般。過去已經有無數大成就者一生獲得雙運果位,他們修行的根本就是捨棄今生,跨過去這個門檻就會得到成就。很多僧眾離開家鄉到三大寺去學習佛法,實修閉關。要離開家鄉非常困難,無法放下父母、還要行走多月才會到達。但是終究會有一天跨過這一關,跨出第一步,後面就會接續完成、若放下今生,後續要獲得解脫和一切智,就不會有困難,噶當巴的善知識們,還有其他人都這麼說。

      因此好好思維八暇十圓滿。好好觀察自己是否完全具備了自他五種圓滿,總計十個圓滿。這個圓滿指的是「達到」、「獲得」、「擁有」,自己能精進努力,具有信心,對業果信心、對三寶信心、遇到善知識、得遇顯密雙運佛法、這些該具足的順全都湊齊了,該脫離的都脫離、該有的都有了,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機會了,今天具足了這些,以後什麼時候能有,都很難說,若今天要去成辦佛果位,能夠去做,要去修菩提心是很容易的,做不到的是因為無法放下此生的著而耽擱住,最難的就是這點! 而讓自己那麼困難,是自己造成的,愛我執讓自己去造作這些困難。如果能夠放下此生的著,對來生的希求自然而然會生起,對輪迴的這些困難跟辛苦,都會產生厭惡,生起希求解脫之心,自己生起希求解脫之心後,去聯想到他人是很容易的,進而生起菩提心的話,就成為了菩薩

      我們都離開家庭出家了,若是在家,會比較困難,既然都已經出家了,就要想說我們必須要當個菩薩、必須要在心續裡生起慈心、悲心菩提心,必須要把此生的著給捨棄。要一個個的去想、想說該這樣做啊、該下定決心這樣做,我現在有這樣好的順、遠離了違,現在不做,更待何時?要好好的修持清淨的教法,分秒都不浪費,要如此立下言,若這樣的話就能達到。

      第四天 2021-02-26

      我們今生有幸遇到宗喀巴大師顯密結合的教法,值遇善知識,因而要好好思維,從無始以來的前世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們經歷了無盡的輪迴痛苦,從無間地獄一直到有頂,不論投生到哪,其本質都是苦的本質。故而要真正認識到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因此我要脫離痛苦,擺脫這個輪迴,連一絲眷戀輪迴的心也不要有。不止這樣,我們要知道輪迴中所有的有情眾生,同樣也是希求快樂,遠離痛苦。但是由於愚無明的原因,他們並不知道如何成辦離苦得樂,雖然欲求的是快樂,但是所成辦的都是痛苦的因,而繼續在輪迴裡面流轉。

      無論如何,一定要使自己、以及無邊的如母有情,從輪迴中脫離,最終安住至無上圓滿佛果位,但自己並沒有這樣的能力,連把一位有情安住到佛果位的能力都沒有的話,更遑論所有的如母有情,而能將遍布虛空的有情輪迴以及輪迴之因徹底拔離的人,就是當初為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而成佛者,我們如果不成佛的話,就沒有辦法利益一切有情,因此一定要成佛,為此必須要修「道」。

      因為需要修「道」,因此開示「道」的具備大悲、方便佛陀,因為他的大恩澤,宣講了八萬四千法佛陀所宣講的任何的法,這些精華都收攝於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二者。

      佛教的兩大車軌善巧注釋的教授、寂天菩薩等將修持菩提心的口訣教授完整無誤的整合,而阿底峽尊者將這些帶來雪域西藏,經由仲敦巴尊者等傳承至今。

      我們今生遇到這個珍貴教法是非常幸運的,因而對於我們個人來講現在就是個善劫,現在該具足的順都具足了,該遠離的違也都脫離了,如果無法吸取這些法的精華,浪費了人生的話,沒有比這個還要再大的損失。

      從無始前世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浪費很多時間在無意義、放逸之事上面,現在獲得暇滿人身,具備圓滿的順,現在還為時不晚,若我們能好好的修持一兩個月、好好修持幾年,即使只是好好的修持一兩個小時也罷,若能潛心至誠的修習佛法,這樣也能成辦大義。我們正得遇非常殊勝、珍貴的教法,不要浪費時間,往後要好好修行,要如此許下承諾,要下定決心。到現在為止讀了那麼多經論,所學的經論就是要運用在修行上,要聞思修三管齊下,不要浪費時間,好好修持。

      我們昨天講到了前行四法,暇滿人身難得、死歿無常業果不虛,以及輪迴過患。此中第一位就是暇滿人身難得要取其大義。把這個基礎打好後,佛法修行的基礎就好,這樣就如同將水源引出來再灌滿我們各自的溝渠,水自然而有,亦即修道次第會自然而成。比如人身難得、死歿無常壽不留,乃至佛教的四法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此四法印教法的根基。首先講到諸行無常釋迦牟尼佛講授四聖諦時,首先是介紹苦,而介紹苦,必須介紹無常,宣講從無常至苦,由苦至無我。因為是依由業和煩惱所生的無常,所以是苦的有法、苦的本性,在講苦的時候,是先從無常講起。佛陀快要涅槃之前,也是說一切集作皆為無常,也是開示無常,然後示現涅槃

      在講諸集作為無常(諸行無常),當中講到「集作」,聚集因所作,因此叫「集作」,不是無無故而產生,而是聚集因而作,而且不是依由不相順之因,必須是由相順的因而產生。

      如果我們希求快樂、成辦永恆的快樂,永恆的快樂需要由相順的因而得,不是不相順的因,而相順的因是什麼?就是「法」,只為了來生,可以是正法的因,但不一定都是解脫的因,所以必須要有趨向解脫的因,如果都是趨向輪迴的因,這樣是不行的。在輪迴中我們現在所有的快樂都是有漏的快樂,食衣住行等等,要少欲知足,如果少欲知足,就是最豐富的,不需要再更多、更豐富,太多只會是產生煩惱的因以外,一點幫助也沒有。自己夠用就足夠了。對於我們出家人而言,佛陀講了使用的資具,其餘的都不需要,即使是飲食,也是當下即食,不要存留。今天吃多少拿多少,就把它吃完,明天要吃的,明天再去取。如果有多餘的話,只會成為煩惱的因,也會是痛苦的因。

      而我們現在的食衣住行都很豐富,這些都是由善業、福報而得。因而我們不要耗盡我們的福報,必須要趨向究竟之樂的因。為了要獲得解脫、一切智,所以要為來生作準備。一輩子要成就佛果位的話是比較困難的,我們需要生生世世好好修行。首先要離開自己的家鄉,在目前的環境中我們很容易造作惡業,所以我們要遠離讓我們生起煩惱的地方。我們離開家庭去出家,遠離城市,到僻靜處,所謂的寺院,就是僻靜處的意思,距離在家村莊遠的地方,出家就是要放下此生,我們出家已經遠離很多違了,這些新的無暇、違,很多都是自己造成的。

      最初,暇滿人身意義重大又難得,此生要把心轉向佛法,思維死無常,要為了來生,思維苦的過患,要趨向解脫、一切智之因。要能比起自己更愛護他人,生起慈心、悲心,要能導向菩提心。為了達到這樣,這四個前行是不得不做的。必須要打好基礎,也就是好好思維暇滿意義重大難得,比如若是水管通順的話,流水也就順通。若果思維暇滿人身的基礎出現問題的話,其後的次第修行就會出現問題。如同之前講到乞丐手中的珍寶盤,平時一定要去認識我們現在擁有的這個暇滿人身就如同萬千的如意珍寶

      思維人身難得,取其大義,之後要心向佛法,導向佛法以外,還要導向菩提心。如是觀想自己頭上為根本上師,資糧田化光融入頭頂的上師上師繼而轉換為大悲觀世音菩薩

      此生我們值遇善知識,獲得上師攝受、口訣,通過比之數億如意寶還要殊勝的暇滿人身,成辦暫時與究竟的大義。暫時的大義是指我們在沒有解脫成佛之前要生生世世可以修行,比如說來生獲得人天果位。如果來生沒有具備暇滿人身的話是沒有辦法修行的。究竟的大義便是獲得無上佛果。

      佛陀本生轉裡面,佛陀在過去生曾當過王子,那時將財物、眷屬布施了出去。

      此時仁波切給予本生傳口傳

      我們現在福報圓滿,生在善趣,通過守護十善業,來生可以獲得帝釋天等果位,於此暇滿人身可以得到八種異熟果,比如說來生有權勢,財富等等。要有豐滿的受用,要有其因—布施;要有圓滿的所依,需要其因—持戒;要有盛大的眷屬,需要其因—忍辱等等,我們現下的所依要成辦布施持戒忍辱是比較容易的,是能做到的!

      有些人會說他沒有什麼供品來布施,不能這樣說。所謂布施是要「給予」的心。比如密勒日巴尊者在山裡並沒有廣大的能供養的東西,但是透過內心生起,要將自他的身語意三時的善聚、珍寶曼達觀想多種供品,供養十方諸佛菩薩,主要是「給予的心」,也將一切施予有情、對一切有情修慈心,這些都是布施的修持。

      我們現在的條件都具足,如果沒有去成辦大義,想法只是為了自己今生的利益、受用、發財、成名等等,只考慮自己,著自己的受用財富名聲,這是不可取的。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思維解脫成佛的道理,也沒有如理思維輪迴的苦樂。我們要得到快樂的話,必須要成辦善因,哪怕是在輪迴裡的快樂也是需要善因。然而我們雖然想得到快樂,卻由於無明故,沒有去造作快樂的因,反而造作惡因。我們要好好修行,比如說通過破瓦法,本尊密法等等,來生可以投生到兜率天淨土或者阿彌陀佛淨土。眾多淨土阿彌陀佛淨土是比較容易去的,除非自己本身有特別修某個本尊法,投生到該本尊淨土,在死亡的時候給予指示、辨識死亡過程、修破瓦法,這些是比較特殊的。不然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是比較容易一點的,這個經典上有紀載,跟密法也有相關。

      今生我們雖然獲得了暇滿人身,注意力卻容易為世間所吸引,這是因為自己周邊的環境都是等雜染,因此雖然有心想要好好修行,但卻很困難、很難實行,很難生起,因為遭遇惡友、環境也不好。而若投生到極樂世界,沒有現起煩惱者、都是很自然的生起強烈的慈心、悲心者,並且還能見到怙主阿彌陀佛,圍繞八大菩薩等億萬的菩薩眷屬、即使是阿羅漢聲聞,也有億萬聲聞眷眾圍繞,如此的圓滿眷屬、美好環境,投生在極樂淨土的有人和天神,投生到那邊的天神與人,自然的不會現起煩惱,也不用追尋財富受用,透過阿彌陀佛的願力,自己想要什麼,都能夠得到。

      極樂淨土一天的時間非常的長,一整天草坪翠綠、花朵盛放,將要謝掉的花,當微風吹過,花朵馬上自動變成新生的花,淨土裡面食物都是自然圓滿,希求享用的話,食物就自然現起。而想去供養十方菩薩、想要供養這些、那些東西給阿彌陀佛的話,只要心裡一想,這些供品就會到手上。淨土中遍佈湖泊,沐浴的時候溫度自然適宜,想要讓水涼一點、深一點、淺一點,心中想一下就會自然而成。其間有種種聖鳥神獸,這些不是我們一般的鳥、野獸,這些皆是諸佛菩薩願力而生、成辦宣講佛法。在淨土中壽命是無量的,自然有不退轉的果位,即是永遠不會再墮入輪迴。壽命無量,我們講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即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是一樣的。無量壽佛是依無量壽而取名,示現為報身像,手持充滿壽命甘露寶瓶無量光佛(阿彌陀佛)是因為其光無量而如此取名,是無量壽佛顯現殊勝化身的相。由於是殊勝化身故所以最終還是會不住於世(示現進入涅槃)。觀世音菩薩繼承其位。觀世音菩薩涅槃後便是大勢至菩薩繼承其位,所謂的大勢至就是金剛手,在密續中,金剛手示現威猛相,但在顯教裡,則是在家菩薩相。

      因為享有無量壽、獲得不退轉果位,修行密法,承多佛的願力,可以達到種種神變、到達不同佛土聽法、供養、修行,應該也可以去密法淨土

      我們要發願在菩提心上,這樣就會生為菩薩種性,在八暇十圓滿的人身,要成佛會比較快,因此觀待的是各自修持的因是否有具足。發願非常的重要,不管造了多少善根,都要好好的發願,發願成佛的話,這些善根就會成為成佛的因。

      要成辦究竟的大義,必須要受持清淨戒律,而人身正是受持戒律最殊勝的身所依。受持菩薩戒的身所依、特別是受持密乘戒的身所依,是以出生在南贍部洲具備六界的人身最為殊勝。

      投生到淨土眾生,即便獲得了不退轉位,但只有顯的教法,沒有密續教法,因此他們會發願要投生到密法興盛處,有些菩薩為了要快速的成佛,會轉生到密法興盛之處。因此我們現在已獲得「投生到淨土菩薩都發願想要轉生、想要獲得的南贍部洲胎生具六界的暇滿人身」,所有的順我們皆已具足,要認識到這點,非常的重要。

      我們若要去成辦暫時或究竟之事,必須要知道自己在現在這個身所依之上,是有能力可以辦到的,即使就只有活個一年,如果能夠好好的修行的話,也是能夠成辦很多很大的事情。即便是一個月、一天,只要能好好修持佛法,都能成辦大義。

      我們法會一、兩個小時,如果好好調整我們的動機,為了來生,特別是發自內心的深信三寶、深信因果、堅定信心,看到輪迴沒有堅實,欲獲得解脫、圓滿佛果位,而且以要將一切如母有情安置於佛果位歸依和發心好好攝持,好好的思維,必須要好好調整內心。我們常念歸依發心偈,不只要念,還要試著調整內心。

      先花幾天好好思維,先知道歸依發心偈的內容,在這三天、四天的法會當中,好好思維其意思,以後在念到歸依發心偈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偈的意思,就會推動自己去思維這些意涵,如果好好思維、在法會的一小時中,好好的念經,這樣也能成辦大義。淨障集資、累積轉化成道的習氣,每個剎那、每一天都能成大義。

      如果我們利用一兩天的時間,好好的受持大乘八關齋戒(大乘長淨戒),好好的持守,不沾染到任何的垢染,這樣能夠持守戒律清淨。

      光靠持守戒律清淨就夠了嗎?如果要生樹木的話,光種下種子夠嗎?肯定不夠,需要水、陽光、養分,因都需具足。需要發成佛的清淨、無垢的願、需要布施等為助伴、要發下希求殊勝法輪的清淨願,或者發往生極樂淨土的清淨願,成佛需要發下清淨的願!

      我們各自都有暇滿的人身,如果今天把上萬的金子、銀子堆成一堆放在那,然後問你:你要選哪個?是要選這樣的人身?還是要選成堆的金子銀子?你要選哪個?(仁波切反覆地問台下的人)

      這樣的人身,你也有,我也有,所以選金子銀子,是嗎?(笑)

      當然是要選這樣的人身,金銀無法讓你買到什麼,反而會把你扯下來,讓你對其生起心,然後把你拉下來。對自己的家人、對自己的父母要報恩,而該如何報恩?要以佛法報恩!佛經裡面有講!

      那要怎麼以佛法報恩呢?可以直接給他們財富、受用啊!

      給當然是可以給,但是會有個危險!

      你擁有財富,買套房子給他們,若他們因此生起心、慢心,平時會念六字大明,結果到最後連念六字大明都給忘了。

      忘法有很多種,有的因為懊悔而忘法;有的因為位階高、頭銜、名氣大而忘法;有的因為太低下,太貧窮而忘法;因為太過舒適而忘法、因為太過困苦而忘法,而要能夠不忘法,必須要菩提心的修持。如果沒有自他相換的菩提心的修持、將惡轉成道用的修持,就無法將那些惡轉為道用。

      若很富有的話,把你往下拖以外,要向上推、要去布施、要去供養,是有困難的。要是生起心,造下墮落惡趣的因,別人看了也眼紅、妒嫉你。

      大約八零年代,一九八五年左右吧,我回去藏地時,那時還沒很開放,大家也還沒有很富裕,沒有財富自由,之後變得部分人富裕、部分的人貧困,之後就有人這麼說:以前我們相處得很融洽、很和睦,但自從有些人變得富裕後,一些困苦的人就不喜歡他們,對他們起心。

      因為大家都沒有斷除煩惱,別人對自己起心,自己也會憤怒以對。所以這些(財富)對我們都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暇滿人身義大,而且難得,比如說:龍,龍是畜生道的眾生,牠們享有各式各樣豐富的財寶、非常的富有,但牠們沒有獲得暇滿的人身。密勒日巴尊者在關房裡,有時連糌粑都沒得吃,(有一餐沒一餐的),但他修行佛法,獲得雙運果位,在當生就獲得了雙運果位。因此比數十萬的如意寶還要來的珍貴的暇滿人身、在當生成辦圓滿佛果位的特殊身所依,不要白白浪費掉,心想該要好好的修持,不要荒廢,要這麼的立承諾。

      (口傳文殊觀想的方式等)

      我之前有想要傳一個妙音文殊的隨賜,之後傳也可以,可以依文殊讚的方式來傳,也可以依文殊真實名經的方式來傳,大家平常都有在念文殊讚,有時念文殊真實名經,這樣會特別的幫助。

      接下來跟著隨念文殊禮讚文、阿惹巴雜那帝 (文殊),之後要持念”帝”,念”帝”的時候,四個”帝”一起念,”帝帝帝帝”,每念四個就撥一個念珠,這樣撥25個就剛好念100遍。

      「禮敬上師怙主至尊妙音文殊」,將上師至尊妙音文殊視為體性無別,對其祈求、持念文殊、做觀想

      臺灣果碩大慈功德會 (gosoktaiwan.com)

      更多甘露教言
      More Teachings

      菩提道次第講授 格西丹增卻佩 || Lamrim Teaching with Geshe Tenzin Chophell
      勝觀(毗缽舍那)講授 格西洛桑曲燈 || Geshe Lobsang Choden Vipassana Teaching
      2023新春祝福與開示 || 2023 Lunar New Year Teaching and Blessing
      供曼陀羅法開示 初步測試版 || Teaching on Mandala Offering
      修心七義開示 初步測試版 || Teaching on Seven Point Mind Training
      顯密雙修及受持其戒律 初步測試版 || Teaching on Practice and Vows of Sutrayana and Vajrayana
      供曼陀羅法暨三主要道開示 初步測試版 || Teaching on Mandala Offering and three principle aspects of the path
      Jenang Initiation of Je Tsong Khapa Nepal 2022-03-22 || 三種姓合一宗喀巴大師隨許灌頂 2022-03-22
      六臂瑪哈嘎拉隨許灌頂開示 2021-10-24 || Mahakala Jenang Empowerment Teaching 2021-10-24
      聖道三要開示 2021-10-24
      怙主果碩仁波切74壽誕 || Kyabje Gosok Rinpoche 74th Birthday Celebration
      度母四曼達暨藥師八佛超渡法會開示 2021-03-21 於菩提法洲寺 || Tara Four Mandala and 8 Medicine Buddha Puja Teaching, 2021 at Yunlin Jangchub Choeling
      度母四曼扎法會開示 2020-12-20 於台北佛堂 || Tara Four Mandala Offerings Puja Teaching, 2020 Taipei
      四百供法會開示 菩提法洲寺 2020 || Gyabshi (400 Offerings) Puja Teaching 2020
      怙主果碩仁波切 – 菩提法洲寺 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開示 || Gosok Rinpoche Yamantaka Fire Puja Teaching 2020-08-16
      蔣孜曲杰怙主果碩仁波切73歲華誕壽辰多倫多開示
      怙主果碩仁波切73華誕法會開示 || Gosok Rinpoche Teaching on 73rd Birthday
      7 point mind training || 修心七義教授
      金剛薩埵百字明修誦法開示 || Teaching on 100 Syllable Vajrasattva Mantra Practice
      修心八頌教授 || Teaching on Eight Verses of Mind Training
      如果根是毒,枝葉也是毒;如果根是藥,枝葉也是藥 || Teaching on Poison and Medicine
      真修行人每天必定會冥想死亡 || Teaching on Meditation on Death
      格魯大威德火供 || Yamantaka Fire Puja Teaching
      共修開示 || Teaching on Group Practice
      藏傳佛教修行次第 || Stages of Tibetan Buddhist Practice
      聖救度母二十一尊供養暨祈請禮讚文簡修儀軌
      空性見教授——應成自續兩派中觀見簡介 || Teaching on Emptiness: Introduction to Middle Way
      怙主堪千果碩仁波切2016年中秋節開示 || Mid Autumn Festival Teaching
      怙主堪千果碩仁波切2015年中秋節開示 || Mid Autumn Festival Teaching
      佛法實修之道(二)——堪千果碩仁波切六秩晉六壽誕慶祝法會 || Path of Buddhist Practice 2
      堪千果碩仁波切於唐卡暨沙壇城展對工作人員的開示 || Teaching on Thangka and Sand Mandala
      佛法實修之道(一) ——4月7日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開示 || Path of Buddhist Practice 1
      無量壽佛隨許灌頂法會開示 || Amitayus Empowerment Teaching
      《甘丹聖教增廣願文》講解 || Teaching on Aspiration Prayer for the Flourishing of Je Tsongkhapa’s Teachings
      不動佛隨許灌頂開示 || Akshobhya Empowerment Teaching
      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灌頂開示 || Thousand Arm Chenrezig Empowerment Teaching
      白瑪哈嘎拉隨許灌頂開示 || White Mahakala Empowerment Teaching
      尊勝佛母隨許灌頂法會開示 || Usnisavijaya Empowerment Teaching
      仁波切六秩晉五華誕祝壽法會對多倫多弟子開示 || 2011 Toronto Teaching
      曼陀羅表義——大威德金剛壇城所表義解 || Teaching on the Meaning of Yamantaka Mandala
      白度母如意輪火供法會開示 || White Tara Wish Fulfilling Wheel Fire Puja Teaching
      聲聞乘道次第概述 || Teaching on Sravakayana
      大悲觀世音菩薩與圓融自在的人生 || Avalokitesvara And a Happy Life
      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開示 || Yamantaka Fire Puja Teaching
      十二緣起支 || Teaching on Dependent Origination Pratityasamutpada
      迴向願文 || Teaching on Dedications
      如何斷除對此生的貪著 (噶當十秘財) || How to Get Rid of Attachments in This Life
      如何斷除對來生的貪著 || How to Get Rid of Attachments to Samsara
      菩提心的殊勝 || Teaching on Merits of Bodhicitta
      暇滿難得 || Teaching on Precious Human Rebirth
      死無常 || Teaching on Impermanence
      觀修菩提心的方法 || Teaching on Bodhicitta Practice
      浴佛法會開示 || Vesak Day Teaching
      菩提心的功德利益 || Teaching on Merits and Benefits of Bodhicitta
      聖道三要教授
      大乘長淨戒開示 || Mahayana Vow Teaching
      大年初三祈願法會開示 (談煙供及護法的供奉) || Smoke Puja and Protector Offering Teaching
      藏傳佛教的內涵 || Teaching on Tibetan Buddhism
      皈依開示 || Teaching on Taking Refuge
      三十五佛禮懺法教授 || Thirty Five Confession Buddhas Teaching
      大禮拜的功德 || Benefits and Merits of Prostration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