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 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Scroll to Top
    Table of Contents || 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怙主 果碩仁波切講授
      敬禮至尊上師

      1. 一切佛語心要義  諸聖佛子讚揚道  有求脫者津梁  我當隨力而宣說
      2. 彼不輪迴樂  為令暇滿不空過  勸依佛喜道諸賢  具清淨心善諦聽
      3. 無真出離難止息  捨求有海安樂果  貪著有樂能縛身  是故首當出離心
      4. 暇滿難得壽不留  修習能斷今世欲  業果不爽輪迴苦  數思能斷來世欲
      5. 至於輪迴圓滿事  不生剎那之希願  晝夜恆求解脫心  生時即起出離心
      6. 出離若無淨發心  執持修習終不成  無上菩提圓滿因  智者當發菩提心
      7. 四大瀑流猛漂激  業繩緊縛難掙脫  既入我執堅鐵網  復被無明大闇蔽
      8. 無邊生死生復生  三苦逼害恆相續  審思如斯眾慈母  當應引發殊勝心
      9. 不具通達實相慧  雖修出離菩提心  終不能斷生死根  應勤通達緣起
      10. 能見世出世間法  果隨因行永不誣  能滅實執諸所緣  此乃正入佛喜道
      11. 現分緣起不欺  空分遠離實執意  若時二者別現見  爾時仍昧牟尼旨
      12. 唯見緣起全不誣  即滅實執取境相  若時同起非更迭  乃圓成正見觀察
      13. 此復現相除有邊  及以性空除無邊  若知現空顯因果  不為邊執見所奪
      14. 如是聖道三關要  若得如實通達時  子應依靜勤精進  發奮速疾修究竟

      壹、前行

      聖道三要」是一位希求解脫成佛的修行者,在邁向解脫成佛的過程中,所必須修持的三種心要—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慧。「出離心」意指行者希求出輪迴中解脫的心;「菩提心」意指行者希求自己與一切如母有情,皆能從輪迴中解脫;要能解脫生死的束縛,證得圓滿佛果,除須具足出離心與菩提心兩種方便,尚須與通達諸法實相的空性正見慧雙運修持方能證得。以上三種心要,為行者修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與過程,故名為「聖道三要」。

      宗喀巴大師曾說過一句偈頌,偈頌意義是:「吾人此生能獲得具足八種暇滿、十種圓滿的難得人身,因緣極為殊勝可貴;此因於吾人無數次的輪迴裡,或投生於三惡道,承受極大的痛苦,無緣修學佛法;乃至往生人、天善趣,若未能值遇佛陀或佛陀的教法住世,亦無緣修持佛法。因此,此生能獲得具足暇滿難得的人身,並值遇佛法住世,應當精進努力修持,方能圓滿人生的意義。」

      行者所獲得的人身,並非僅只是一個肉體的身軀而已;而是具有無限可能且極為難得的人身。此生若因心中所起種種的惡念,去造作種種的惡業,將來必定淪入三惡道中,承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同樣的,若能利用此生,廣行諸善事,勤耘福田,將來必能往生人天善趣,即使福報極大的帝釋梵天,行者亦能以此生所累積的福德而能得生。此外,若能更進一步,以清淨的動機,精進地修持佛法,將來必能證得具足一切種智的殊勝佛果。

      人身的難得可貴,更勝過能滿足吾人一切欲求的「如意寶」;此因「如意寶」僅能滿足眾生現世的欲求;而行者卻能以此人身修持佛陀的教法,得以從無止盡的輪迴中解脫,進而證得圓滿的佛果。吾人若損失些許世間的錢財,旋即懊悔不已,怨天尤人!然對於比如意寶更為珍貴的人身,卻隨意棄置,絲毫不加愛惜,不僅不知利用此生值遇佛法的殊勝機緣,努力修持;反而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終至淪墮惡趣,令人不勝惋惜!

      修行的重點,不在於表相,而在於如何修正自己的意念與調伏自己的心性?此為行者須深入思維的主要課題。行者聽聞任何佛陀的教法之後,即當將教法付諸實修,唯有藉由實修,方能將業障逐步淨除,並於心續中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從而真正從輪迴中解脫。行者於無止盡的輪迴中,並非不曾聽聞佛陀殊勝的教法,但卻不知真正用於實修,以致此刻仍在輪迴中流轉,無法獲得解脫。是故,行者當反躬自省,若未能將所聽聞的佛法用於實修,當生起極為懺悔慚愧的心,從今而後,應當精進實修所聽聞的教法,使生命過得更充實。

      每個人都希望生生世世跟隨上師、諸佛菩薩,但反省自身的所作所為,卻是不斷地藉由身、語、意三門,不斷地造作惡業,此與吾人所希求的願望背道而馳,依此而行,吾人的願望絕無實現的可能!唯有意念、行為與願望相符,願望才有可能實現。佛陀曾說過:佛不能以手拔除眾生的痛苦,佛不能以水洗淨眾生的罪業,佛也無法將祂的證量,轉移至眾生的心續。佛只能為眾生開示正法,教導眾生能依教奉行,唯有透過不斷精進地修持,方能有所證悟,從輪迴中解脫,獲致究竟安樂的希願也才能實現。

      行者由於累世清淨地持守戒律,加上往生人天善趣的願望,今生方能獲得人身;若無持戒清淨的因與往生人天的善願,絕不可能有這樣的結果。是故,行者應於心中生起強烈的信念,要珍惜如此難得的機緣,精進修持正法,不虛度光陰。若不能好好把握此生,則如同以極為昂貴的價格,向他人租借物品,卻將其棄置一旁,不加以利用;然後心裡想著:下次租用此物時,再妥善加以利用;是極為愚的觀念與行為。

      人身具有三種共同的特點:
      一、人一定會死亡,
      二、無法預知何時死亡,
      三、死後唯有我們所造作的善、惡業相伴隨。
      吾人窮盡一生之力,所追求的權勢、財富,在臨終時,沒有一樣能帶得走。從今生到來生,唯有「意識」是連續不斷的;此生所造作的善業與惡業,就隨著意識延續到來世。因此,以貪求榮華富貴的心念,所造作的種種惡業,不啻是促使自己來世淪入三惡道的沈重包袱!三惡道的痛苦,是我們所無法忍受的,就算投生為人或天人,具有極大的福報;但就輪迴的本質,仔細去思維,將會發現在人或天人之中,沒有究竟安樂之處,縱使享有短暫的安樂,也是轉瞬即逝,剩下的仍只是苦苦壞苦行苦等諸苦。因此,唯有把握此生,精進修持正法,使自己從輪迴中,徹底獲得解脫—-證得佛陀的果位,方能得到究竟的安樂;若仍執著於現世短暫的安樂,而繼續造作惡業,將沈淪於無盡的輪迴中,求出無期。

      所有的有情眾生,均有「希求安樂、厭離痛苦」的特點;因此,行者不僅希求自己能從輪迴中解脫,更應幫助其他眾生,亦能從輪迴中解脫獲致究竟的安樂。欲圓滿此菩提心願,首先需證得佛陀的果位,因為,唯有佛具足如此殊勝的能力;而欲證得佛陀的果位,唯有依循具德成就上師所傳授的心要口訣,精進修持清淨正法,才能圓成佛果,利益無量的有情眾生。

      貳、正行

      傳承

      菩提道次第是總攝佛理的精義,由大乘佛法的兩大車軌—深觀見派的「龍樹菩薩」與廣大行派的「無著菩薩」所闡揚的的義理,由諸多大成就者延續此傳承,直至阿底峽尊者總攝了深觀見派和廣大行派的殊勝教授,造「菩提道炬論」。復經由歷代祖師傳承至宗喀巴大師;大師將此殊勝教授予以發揚光大,造「菩提道次第廣論」,再由諸多成就者延續此心要傳承至今。歷代有許多大成就者均留下註釋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例如第五世達賴喇嘛所著作的「菩提道次第文殊教授」。而「聖道三要」更是菩提道次第的精華,所以極其珍貴殊勝,希有難得。

      修行的目的是要成就佛陀的果位,因此,須認知正確的修行方法,及於修持過程中,會有哪些障礙和體悟產生?唯有依循上師的教授和口訣,行者方能認清修行所會遇到的障礙,依止菩提道次第如實而修,能漸次獲得體悟,終能圓成佛果;而「聖道三要」為菩提道次第最殊勝的教授。

      「聖道三要」乃是由文殊菩薩親自傳與宗喀巴大師的心法,且如同上師與弟子一般的教授,復由宗喀巴大師傳授與其弟子「阿旺札巴」,並由其記錄與傳承。

      「聖道三要」有許多不同的傳承,隨著傳承的不同,於講授時,所安立的科判亦有所不同。上師係以甘肅「拉卜楞寺」第四世嘉木樣仁波切所傳為依歸,其科判與「菩提道次第廣論」同,依次為:
      一、為明法源清淨故,釋作者之重要。
      二、為於教授生淨信故,釋法之殊勝。
      三、於具足二種重要之法,應如何聽受講說?
      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禮讚供養

      首先講解禮讚供養:「敬禮至尊諸上師」,在此所指的上師為文殊菩薩,依藏傳佛教的傳統,翻譯「經、律、論」三藏中的論部時,首先均以禮敬文殊菩薩揭開序幕,禮敬文殊菩薩有兩種意涵:
      一、為明法法源清淨故,釋作者之重要。
      二、為「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之道前基礎—依止善知識,雖然在「聖道三要」中,並未安立此科判,但「依止善知識」為一切修行之根本,故於此安立。

      「聖道三要」為宗喀巴大師所講授。大師被視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除於大師出生時,父母親所得的各種稀有夢兆和瑞兆之外;大師卓絕的修行歷程,深廣的證量,弘法利生的偉業,均說明大師是文殊菩薩真實的的化身(詳細內容請參閱大師的傳記)。

      阿底峽尊者

      大師初至阿底峽尊者的大弟子仲登巴,所建的「熱振寺」學習時,曾在佛像前做了極大的供養與虔敬地祈請;並在此閉關修持三個月,親見釋迦牟尼佛,與文殊、龍樹等甚深見派的傳承者,以及彌勒、無著等廣大行派的傳承者,毫無間斷地直至阿底峽尊者及尊者的幾位主要弟子。其後,釋迦牟尼佛及所有菩薩,均化光融入阿底峽尊者的心間,尊者即與大師如同老師親自指導學生一般地講授佛法,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

      講授結束後,尊者的主要弟子—「仲登巴」、「博多瓦」也化光融入尊者心間,尊者以手摩大師頂,作如是言:「將來於弘揚佛法的事業上,我將盡力協助你。」由於大師親得阿底峽尊者及許多成就者講授菩提道次第的因緣,後來大師將尊者所著的「菩提道次第炬論」,加以深廣的演述,使其更為詳盡與完備,而著成「菩提道次第廣論」。因此,於講授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前,須先略述菩提道炬論的作者—阿底峽尊者的生平:尊者是當時候印度的兩大寺院—「濟迦瑪羅西羅寺」與「那瀾陀大學」的上座。由於當時前後任兩位藏王,不忍見西藏佛法衰落與式微,發心欲重振佛法,復知悉尊者為印度的大成就者。因此,極力迎請尊者入藏弘法,唯當時印度的國王和許多寺院的住持,均不願尊者至西藏弘法,然因藏王極其誠敬地禮請尊者;因此,尊者乃決定前往西藏,印度國王和眾寺院住持只得應允;但約定去藏三年後須返回印度,尊者欣然接受,於是正法弘揚於西藏的因緣終於成熟。三年後,尊者為遵守諾言返回印度時,恰逢尼泊爾發生戰亂,交通受阻。因此,尊者一生均留在西藏弘法,「菩提道炬論」也是於此時所完成的偉大論著。

      「菩提道炬論」為總攝菩提道次第「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與上士道)的精華,「菩提道次第廣論」為闡揚「炬論」甚深妙義的著作,而「聖道三要」又為廣論之精華。因此,簡單介紹炬論的作者—阿底峽尊者,及廣論、聖道三要的作者—宗喀巴大師。

      「敬禮至尊諸上師」—乃是宗喀巴大師禮敬從釋迦牟尼佛以降,甚深見派傳承的文殊菩薩、龍樹菩薩…,廣大行派傳承的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等歷代傳承祖師,將這些祖師均視為與文殊菩薩無二無別而禮敬之。

      上師在藏文中讀作「喇嘛」,其意為教證功德深廣之眾。因禮敬上師故,能獲得殊勝之加持,上師為加持與成就的根本。行者於心續中生起出離心,乃至證得雙運的佛果;再以此證悟的力量,去救度眾生。這些都是要藉著如法依止上師,以上師所教授的口訣、心要精進修持,才能達成;如果不能如法依止上師,根本不可能於自心續中生起任何功德與證量。因此,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以依止善知識為道前基礎,並且詳述如法依止善知識的功德,以及不依止善知識的過患,其理在此。行者當於意樂與加行中,如法依止上師。敬禮於藏文中讀做「恰澈洛」,此處有兩種不同的涵意:
      一、上師為安樂與成就之根本,故當禮敬;
      二、為免造本論的過程中,出現障礙,故祈請上師加持滅除一切違緣障礙。以上為第一部份—-為明法源清淨故,釋作者之重要。

      一、 一切佛語心要義  諸聖佛子讚揚道  有緣求脫者津梁  我當隨力而宣說

      此偈之意,即為之前所安立的第二個科判—-為於教授生淨信故,釋法之殊勝。「一切佛語心要義」,「一切佛語」指佛所說的所有經典,可如顯教分成十二個支分,其目的在於開示眾生如何能往生人天善趣?進而成就正等正覺的佛果的心要之道—-生起出離心。如果我們能觀照輪迴的本質是苦,沒有究竟安樂之處,如此生起真實的出離心,進而在此真實出離心的基礎上,方能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真正菩提心,從行者所觀照輪迴的痛苦,感同身受地以菩薩行去幫助其他眾生脫離輪迴,此須以出離心為基礎,才能達成。
      「諸聖佛子讚揚道」,「諸聖佛子」意指所有的諸佛菩薩,與諸佛菩薩所讚嘆的修行之道—-菩提心。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均是於久遠劫前,即已廣發菩提心,經累劫行六度波羅密的菩薩行,終能證得圓滿的佛果。因此,菩提心是諸佛成就的根本,也是諸佛菩薩所一致讚歎的殊勝真理。

      「有緣求脫者津梁」,「津梁」意指途徑與道路,此即說明空性正見慧的重要;吾等眾生之所以於輪迴中不停流轉,無法得到解脫,其根源在於吾人具有強烈的我執,深受煩惱障和所知障的支配,欲對治煩惱障與所知障的方法,唯有證得空性正見慧。

      「我當隨力而宣說」,此句為宗喀巴大師發起大悲心,願盡自己的能力,如同文殊菩薩、噶當派祖師的教授一般,無誤地宣說此總攝佛陀教義精華的「聖道三要」,俾能廣利有情,為如母眾生獲致解脫之津梁。

      佛法的心要為「菩提道次第」,欲修學菩提道次第,首須殷重發心,行者必須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願,精進修習,才能證得圓滿的佛果。此發心與小乘的發心兩者間有所差異,小乘的行者觀察輪迴痛苦的本質,以四諦十二因緣為修持的方法,為求自己能從輪迴中得到解脫,生起強烈的出離心而作修持。大乘的行者則不只是為了自己能得到解脫,同時還具有幫助所有眾生,獲致究竟安樂的心願。惟此非指大乘行者不須生起出離心,若無出離心為基礎,僅以利益其他有情的菩提心為依歸,當行者修持到達某種程度時,將會出現障礙;因此,大乘行者必須能如實觀照輪迴的痛苦,生起堅定的出離心,並以出離心為基礎發起菩提心,去利益其他有情,從而證得圓滿的佛果。

      例如,射箭時,必須對準目標,方能命中,此目標即為證得一切種智的圓滿佛果,而此箭即為行者的發心。當行者確立了證得佛果的目標後,即須將發心對準目標,方能獲致成就。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將一位補特伽羅(行者)從初學乃至證得圓滿佛果的過程,分為下士、中士、上士;阿底峽尊者於「菩提道炬論」中,也將一個行者修持的過程,區分為劣、中、優。如此的區分,並非就不同等類的行者作分別想,而是於下士、中士、上士此三個過程中,若行者皆能生起真實的體悟,方為證得圓滿的菩提道。

      如同憲法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沒有任何的法令能與之牴觸;菩提道次即為佛法的根本,沒有任何佛陀的教法與之相違背。偉大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亦是於久遠劫前,即生起出離心與菩提心,經無數劫行菩薩行,終能圓成佛果;成佛之後,再廣說顯密教法,度化各種不同根器的有情眾生;世尊修行的經過,正是菩提道次第圓滿成就的示現。是故,行者欲證得圓滿佛果,唯有依循菩提道次第修持,方能達成目標。

      釋迦牟尼佛以降,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與歷代所有的傳承祖師,他們所修學成就、所傳承的教法,均為菩提道次第;因此,菩提道次第為行者所須戮力修學的佛法精華,捨此別無他途。行者有幸能聽聞如此殊勝的教法,應當依此殊勝的教授與口訣如實修行。

      以下講授第二個科判—-為於教授生淨信故,釋法之殊勝。
      吾人平常要購買一件物品時,都要詳加思考其用處與價值,然後再決定是否購買?同樣地,今日,行者發心修學佛法,法為一切圓滿、善好之根本,豈能不去深究其內涵與功德利益呢?故於此處開示此科判。

      行者此刻能入於佛門,並能修持清淨正法,是非常幸運、可貴的,與其他尚在輪迴中流轉的眾生相較之下,即能得知此因緣是極為殊勝與難得。能修持清淨正法的人,此刻即是在邁向解脫成佛的正確道路上,若是行者一開始便修習不正確的法門,或是仍沈淪於輪迴之中,則與解脫成佛之道背道而馳,無法獲得究竟的安樂。因此,行者對於所要修習的法門,必須深入探究瞭解,切不可飢不擇食,隨意去修習一個並不瞭解其意涵的法門,以免因一時不察,選擇了不正確的法門,而影響自己生生世世無法得到解脫。

      行者所修學的佛法,乃是由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教法,經由文殊、彌勒菩薩傳承至龍樹、無著及「南瞻六莊嚴」等諸多的大成就者,他們的傳承、修學、證量、講授和分析,是有其根據可加以考證,並非憑空杜撰而來,這些成就者、祖師們,以他們卓絕的修行與證量,證實了行者所修學的法門,具有清淨不斷的傳承,是正確無誤的正法。

      今日,行者所要修學的聖道三要,其內涵為菩提道次第,乃是阿底峽尊者結合甚深見派和廣大行派的教法,加以融匯貫通而來,具足三個特點與四種殊勝,是所有佛法的精華:第一個特點—-菩提道次第總攝所有顯密教法的精華。佛陀所開示所有的顯密教法,其目的不外乎要教導行者如何調伏自己的心性?逐步從心續中將煩惱、業障與執著去除,而聖道三要有四個主要的意涵:去除對此生的執著、去除對來生的執著(出離心)、去除只求自己利益的執著(菩提心)、去除誤認我為真實存在個體的我執(空性正見慧),一切眾生的煩惱,不外乎根源於此四種執著。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行者須藉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逐步調伏自己的心續,去除煩惱與執著,淨化自己的意念,其精髓在於「自淨其意」。如同菩提道次第,將一位補特伽羅分成三個修行的次序—-在下士道中,若行者能去除對此生的執著,將來必能往生人天善趣;在中士道和上士道,也需逐步調伏自己心續,從心續中生起證量;因此,所有佛法的精華,都是在教導行者如何去除煩惱與執著?如何調伏自己的心續,進而從心續中生起證量?這些內涵均包含於「聖道三要」中,因此「聖道三要」可說是總攝所有顯密佛法的精華。

      聖道三要中所開示的—-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見慧,乃是為了教導有情眾生如何遠離前述的四種執著?此為修行的重點;若能藉由修學佛法,逐漸淨除心續中的煩惱與執著,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與精髓。

      聖道三要總攝了文殊菩薩所傳的甚深見派,與彌勒菩薩所傳的廣大行派的精髓;甚深見派的重點在於「空性正見慧」,廣大行派的重點在於「菩提心」,但菩提心與正見慧均須以出離心為基礎,行者唯有能如實觀照輪迴的痛苦,深切了悟輪迴痛苦的本質,從而生起真實的出離心,才能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終能證得空性正見慧。

      第二個特點:容易作為修心的要訣—-佛陀所傳下的教法,有八萬四千種法門,再經由龍樹、無著二位菩薩、南瞻六莊嚴…等許許多多的祖師、成就者加以整理與講述,寫出許多偉大的論述,如此眾多的經論浩瀚而淵博,行者若欲依此作為修心的要訣,常會面臨以下的困難—-不能明瞭教法的內涵,即使能明瞭教法的內涵,也不知其次第,因而無法取捨。因此,將佛陀教法的精義總攝於其中,並就修心的次第逐步講授開示的聖道三要,具有容易作為修心要訣的特點,遠比行者自行攝略經論要簡單易行。

      第三個特點:傳承殊勝—聖道三要是宗喀巴大師依據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論」而來,阿底峽尊者曾至印尼的蘇門答臘跟隨金洲大師學習菩提心,盡得金洲大師教法的精髓,而金洲大師又是彌勒菩薩與無著菩薩所弘揚的廣大行派傳承持有者。因此,尊者於菩提心的修持,遠較小乘的出離心更為殊勝;尊者除持有廣大行派的傳承,同時,尊者所修學的空性正見慧亦獲得文殊、龍樹二位菩薩的傳承;因此,尊者能將廣行、深觀兩大車軌融匯貫通,復經由歷代祖師傳承至宗喀巴大師而造菩提道次第廣論與聖道三要。宗喀巴大師除了繼承尊者對於菩提心與空性的殊勝見解外,大師並融入了於佛法中至為高深的中觀應成派的見解,且得到文殊菩薩所傳的諸多要訣,對於密續中的勝義光明與幻化身雙運的內涵,能全然了知與證悟;如此諸多殊勝的見解均總攝於廣論與聖道三要之中,此為聖道三要傳承較其他傳承更為殊勝之處。

      此外,廣論與聖道三要尚具有四種殊勝:

      一、融匯佛所說一切經典而不相違—-佛陀為度化不同因緣、根器的眾生,曾經三轉法輪;第一次轉有相法輪,第二次轉空性無相法輪;若是不瞭解佛陀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即可能對有相與無相法輪的差異而感到迷惑。藉由菩提道次第的修持,方能體會佛陀所開示的教法,均是為了調伏不同因緣、根器的眾生,使其心續成熟而宣說,其間並無任何相互矛盾之處。如同醫生勸正在發燒病人,勿進食高熱量的食物,待其燒退之後,為補充其體力,醫生復勸其食用高熱量的食物,前後所言看似相互矛盾,然只是因應患者病情的不同,而做不同的診治,目的只是為了使患者能早日痊癒。

      二、經由菩提道次第的修持,可以瞭解佛所說一切經教的內涵,均是修行的口訣。

      三、修習菩提道次第容易證得佛陀的心要與密意—-佛陀所開示的教法,有如汪洋大海一般無量無邊,於此大海中欲尋得珍寶,唯有搭乘船隻,並在具有豐富航海經驗的船長引導下,才有可能達到目的;這艘船就好比是菩提道次第,船長就如同上師;唯有依循上師的指導,修習菩提道次第,才能找到佛心密意的珍寶—-聖道三要。

      四、修習菩提道次第能斷除極大惡業—-行者經由修習菩提道次第,能逐步將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淨除,並且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自然能淨除累世所造作的極大惡業;此外,因為能了知佛陀所開示的教法並無矛盾之處,故能遮止毀謗三寶的重罪,永不再犯。

      二、彼不貪著輪迴樂   為令暇滿不空過 勸依佛喜道諸賢  具清淨心善諦聽

      此偈為勸誡聽聞。
      「彼不貪著輪迴樂」—在無數次的輪迴裡,行者一次又一次地承受著苦苦、壞苦、行苦等三大苦。生、老、病、死等苦苦,極易為人所認知與理解;但對於壞苦—-世間的短暫安樂,則難以理解其痛苦的本質。例如,當行者站立過久,覺得腳酸與疲累,此時若能坐下來,便能感到舒服與輕鬆,但若再持續坐一段時間,又會覺得膝蓋酸痛,想要起立走動;世間所有短暫安樂的本質都是痛苦的,如果不能認清其痛苦的本質,容易一直貪著、追求輪迴裡短暫的安樂,無法得到解脫。因此,有緣聽聞佛法的眾生,應當生起不貪著世間短暫安樂的心;但不貪著短暫安樂並非放棄所有世間的工作,整日無所事事;重點在於不貪愛、不執著,如同走過垃圾堆,自然會生起厭惡污穢、髒亂的心,行者身處輪迴之中,為滿足生活所需必須工作,但對於一些短暫的安樂,應當如見到垃圾一般,感覺令人作嘔且望而生厭。

      「為令暇滿不空過」—–行者既然必須工作維持生活,應當致力於有意義的工作,不讓此生具備八種閒暇、十種圓滿的難得人身,輕易地流逝。

      若從字面上安立此四句偈頌的意涵,「彼不貪著輪迴樂」表出離心,唯有對於輪迴中短暫的安樂不貪著,方能生起真實的出離心;「為令暇滿不空過」表菩提心,行者若能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不僅能利益自己,更能利益其他有情眾生,使此生具足暇滿難得的人身,過得更有意義,不再虛擲、浪費生命。「佛喜道」表空性正見慧,在「能見世出世間法,果隨因行永不誣,能滅實執諸所緣,此乃正入佛喜道」四句偈頌中,已將空性正見乃為佛所喜之正道予以闡釋,因為空性是極其微細,難以用言語、文字加以描述;因此,佛陀開演空性正見慧時,依著眾生根器的不同,講授空性各種次第的內涵,佛陀的追隨者,將佛陀所開示的內容分成毘婆娑部、經部、唯識、中觀,這四個派別均在闡述空性的內涵,是佛陀為度化不同根器的眾生,而以不同的方式講授,俾使其能理解;然而,唯有佛陀所授記的成就者所講授空性的內容,方能作為行者依止的教法。例如,佛陀曾授記兩大車軌—-龍樹與無著二位菩薩所開演的「中觀」與「唯識」,能正確無誤地闡述空性的內涵,如能依止兩大車軌所傳承的教法修持,必定不會誤入歧途;雖然佛陀所開示的空性正見慧,因次第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但只要能用以對治、滅除實執的正法,均是空性的內涵;如能正確地理解空性,進而現證空性,就得以滅除執萬物為實的執著;能滅除實執,即是證入空性正見慧,此為令佛陀所歡喜的正道。但真正能證悟空性、對空性透徹瞭解並能無誤宣說的善知識,甚為稀有!

      另一種說法,亦可將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正見慧總攝於「佛喜道」之中,行者身處充滿痛苦與障礙的世間,由於不瞭解輪迴的本質,以至於不斷地在輪迴中流轉,無法得到解脫;此生有幸能值遇正法、遠離邪法、且有善知識能依菩提道次第循循善誘、漸次開導,應深自慶幸與珍惜;一般人因為不能值遇正道,便無法從輪迴中出離。

      「勸依佛喜道諸賢,具清淨心善諦聽」此二句即是說明:有緣依止具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慧三種正知正見的正道,行者應當生起清淨心,諦聽殊勝的教法—-「聖道三要」。

      依菩提道次第廣論,聽聞教法需具備六種意樂、去除三種過患;首先須具備「清淨心」,如同水沒有任何雜質所污染一般,如果以不清淨、有許多雜質的水,做出來的東西,必定也是不乾淨且有害身體。行者聽聞教法的目的,是為了將來能證悟各種道次第,若無法將內心貪、、癡等錯誤的意念予以導正,未能以清淨心聽受,將來絕不可能有任何的成就;因為以不清淨的心所聽聞的教法是有染污的,欲以此有染污的教法證得清淨果位,是絕對不可能的;此與學習一般的知識,即使發心不清淨,仍可能有好的成績,兩者並不相同。

      未能以清淨心聽聞佛法的過患,可以盛茶的杯子做說明,當杯子倒蓋、不乾淨、有裂縫時,若將茶倒入其中,均無法圓滿而有許多缺失,杯子倒蓋表示人雖然來到說法的道場,卻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或是逕自打坐入定…,對於上師所開示的教法,聽而不聞;如同倒蓋著的杯子,即使是觀世音菩薩亦無法將甘露倒入杯中。

      若杯子有污垢,倒入杯中的茶水亦隨之不淨,此比喻說明以不清淨的意樂、動機聽經聞法,將會有許多的過患缺失,無法得到利益。不清淨的動機包含三種:傲慢、對上師不信仰、非為聽經聞法而來;傲慢有兩種情形—-覺得自己的見解勝過上師、認為自己勝過其他聽經聞法的人;這些錯誤的動機如同杯子的污垢,亟待行者予以淨除。此外,尚有少數人抱持著考驗上師能力與講經內容是否精彩的心、與其他同儕競爭的心、希求得到供養與美名的心來聽經聞法,此等發心如同杯子有毒素,即使將乾淨的水倒入杯中,也變成有毒的水一般,不僅得不到利益,而且會有不良的後果產生。因此,應當遠離上述幾種不正確的意樂、動機,並且對於上師所開示的內容,句句均須深入思維,瞭解其中的內涵,如果誤解上師的本意,亦是不恭敬的行為。

      當杯子有裂縫時,雖然能將清淨的水倒入其中,杯中的水也是乾淨的,但由於裂縫的存在,杯中的水始終無法裝滿;縱使聽經的人能專注聽講、也具備清淨的動機,但旋聽旋忘,終究無法獲得利益。聽經聞法的目的是欲瞭解法的內涵,並依法修持,從而證悟各種道次第;若是聽過即忘,不再憶念上師所開示的內涵,亦不付諸實修,此種態度將使得聽經聞法失去意義,無法獲得任何的利益;因此,須時常憶念上師所開示的內涵,並實際運用在修持上,才能藉由聽經聞法獲得利益。

      為了免除上述三種過患,首先須以虔敬、專注的心,聆聽上師的開示;遠離不正確的動機,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聽經聞法之動機,時時發起「願一切眾生具足安樂及安樂因」的心,凡事以利益有情為先,願作眾生的僕人,而不僅止於口頭唸誦;如此,當能免於陷入錯誤的發心之中。聽經畢,應時常憶念上師所開示佛法的內涵、心要與口訣,經常去憶念、思維,並實際用於修持,作為修行時的方法與準則,可免除「器皿有漏」的過失。以上所述,為去除三種過患與逆緣的方法。

      聽經聞法必須具備六種順緣:
      一、於己須如病者想—-雖然目前並不一定有身體上的病痛,但行者的心續中累積了深厚的煩惱,導致行者漂流於輪迴大海中,甚至墮入三惡道,承受著無量無邊的痛苦,遠超過任何身體上的病痛。如同古代的國王,可能因一己的瞋心或貪欲,而發動戰爭造成無數人民的死傷。當別人譏笑、詬罵行者時,內心立刻生起憤怒、痛苦的感受,但在感到痛苦的當下,別人所說的話語,早已隨風而逝,只因心續中的貪、瞋、癡、我慢等煩惱作祟,遂令行者身處憤怒與痛苦中,無法自拔;煩惱的過患之深,由此可知。

      當行者身體上有任何的病痛時,為求早日痊癒,必定立刻請醫師診治,並遵照醫師所開立的藥方,準時服藥,不敢有任何絲毫的違誤;然而,對於導致行者承受無量無邊痛苦的煩惱,卻無法覺察其存在與過患之深,依然放任其繼續牽引自己,不斷地造作惡業。

      噶當派的祖師—-阿底峽尊者與弟子們,以不想痊癒的病人(眾生身受煩惱的毒害,承受極大的痛苦,卻仍不知依循佛陀的教法修持,讓自己繼續沈淪)、不求到達目的地的旅人(眾生於無止盡的輪迴中流轉,嘗盡各種苦楚,卻不思求得解脫,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作為修持的口訣與開示的偈頌,生動而貼切地描述了眾生的迷惘。因此,行者應視自己為身罹重病之人,渴望求得到良醫的救治。

      二、於說法者作醫師想:佛陀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乃是為了止息眾生的煩惱,這些教法經由許多的班智達(精通五明的博學者)、成就者所傳承,因應眾生根器、機緣的不同,而講授不同的心要、口訣與修持方法,令眾生能逐步去除心續中的煩惱,獲得究竟的安樂。因此,行者的上師與諸多傳承佛陀教法的成就者,均如同醫師一般,從各地找尋各種不同的藥材,對治眾生的煩惱與病苦;行者應將講授正法的善知識視為與佛陀無二無別的良醫。

      三、於正法生起藥物想: 對於佛陀與諸多成就者所開示的教法、心要與口訣,應當生起藥物想,並確實依照醫師的指示服藥,方能使藥物發揮功效。若僅止於聽聞,卻不將心要與口訣付諸實修,將無法獲致佛法的利益。

      四、於修行生起療病想:思維上師所講授的教法,如同醫師所配之良藥,唯有依循上師所教授的心要與口訣修持,方能令煩惱止息;因此,行者應視能依上師所講授的教法修持,即如同治療自身的疾病一般。

      五、於如來作正士想:行者用以修持的心要與口訣,根源於佛陀所開示的教法,若是修持的心要與口訣為自己所創,非為佛陀所說,其正確性將令人懷疑。唯有佛陀所開示,並由諸多班智達、成就者所傳承的教法、心要與口訣,方能成為行者依循的方法與圭臬。佛陀的果位並非輕易可得,必須廣發菩提心,經久遠劫,行菩薩行,圓滿智慧與福德資糧,方能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因此,行者應以佛陀作為修行的正士與典範,以佛法做為修行的依歸。

      六:於正法眼生起久住想:佛陀示現於世間成佛,講授各種教法,令眾生的煩惱得以止息,並能獲致究竟的安樂,此乃極為殊勝難得機緣,為求利益眾生的教法能延續不斷,生生世世均能值遇佛法,依教奉行,終能證得究竟解脫的圓滿佛果,故行者應祈請正法長久住世。

      「具清淨心善諦聽」即是講述聽經聞法者,應去除上述三種逆緣,成辦六種順緣,以清淨心聽聞正法;同時亦以此句惕勵說法者,應具足清淨心,勿執著名利供養而說法。

      依菩提道次第廣論所安立的四個科判,前三個科判已講授完畢,即將進入第四個科判—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弟子?開始講解此科判前,須講授如何依止善知識。依止善知識為道前之基礎,因此,在進入聖道三要的主要內容—-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慧之前,將以四加行法本中,供曼陀羅所祈求的三種義利—-一、敬禮皈依上師三寶,唯願加持我內相續,我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一切倒心,祈加持速滅。二、從恭敬善知識,一切不顛倒心,祈加持速生。三、一切內外秘密違緣障礙,祈加持速疾息滅。闡述如何依止善知識?

      行者每次供完曼陀羅,均須祈求前述三種義利;修行的目的,不外乎希望能獲得殊勝的加持;欲從修行的過程當中獲得加持,首先須從上師處聽受修行的心要與口訣。唯有如理依止上師,依循上師所傳授的心要與口訣修持,方能獲致殊勝的加持;因此,一切修行的基礎,均是由依止善知識開始。善知識為一切修行的根本,唯有能如理依止善知識,方能逐步進入各種道次第的修行;例如,下士道須思惟人身暇滿難得、死無常、三惡道的苦楚,此為下士道各種道次第的生起。中士道須思惟輪迴所有的苦與四諦、十二因緣。上士道須修持止觀;各種道次第的生起,均須以如理依止善知識為基礎,若無此基礎,將無法進入各種道次第的修持;因此,每次供完曼陀羅,均應祈求上師三寶加持,將不恭敬善知識,乃至上士道執著人我、法我二執的種種顛倒心,能迅速滅除;使恭敬善知識,乃至證得空樂不二,各種道次第的體悟,能於心續中,快速生起。心續內外、秘密的相違因緣與障礙,能迅速息滅。由以上可知,一切道次第的生起,均根源於行者能恭敬、如理的依止善知識。

      此外,亦有配合苦、集、滅、道四諦,用以解釋祈求三大義利:一、我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一切倒心,祈加持速滅—-此句講授「集諦」與「滅諦」。

      苦諦」意指輪迴的本質是痛苦,導致行者於輪迴中承受痛苦的原因為業障,而令行者造作業障的根源,乃是心續中的煩惱,這些潛藏於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統稱為「集諦」,對於充滿煩惱與業障的顛倒心,行者須祈求能得以迅速滅除,當煩惱與業障已斷盡、滅除,即已證得「滅諦」。

      二、從恭敬善知識,一切不顛倒心,祈加持速生—-此句講授「道諦」,從恭敬善知識開始,逐次修行各種道的次第,並在心續中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

      一切內外秘密違緣障礙,祈加持速疾息滅—-此句講授「苦諦」,導致痛苦產生原因很多,除了外在的障礙,最主要的原因仍是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因未能滅除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因而無法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導致行者於輪迴中承受著無量無邊的痛苦。是故,行者須祈求將內外一切阻礙道次第生起的違緣與障礙,能儘速息滅,使痛苦的根源能早日止息。

      祈求三大義利,同時亦指出二諦—-世俗諦(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諦(勝義菩提心)的內涵。世俗菩提心的主要內涵為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行六度波羅密救度眾生的菩薩行;勝義菩提心的主要內涵為空性正見慧。

      欲證得佛的色身,須圓滿福德資糧;欲證得佛的法身,須圓滿智慧資糧。欲圓滿福德資糧,唯有修持世俗菩提心,從如理依止、恭敬善知識做起,祈求上師三寶加持使自身不恭敬善知識的顛倒心能儘速滅除,逐步於心續中生起出離心、菩提心,並獲得下士、中士乃至上士道「止觀」當中「止」的證量;如此,方能成就世俗菩提心,圓滿福德資糧,從而證得佛的色身。

      欲證悟佛的法身須圓滿智慧資糧,智慧即空性正見慧,在菩提道次第的科判中,屬於上士道止觀的「空觀」,行者祈求能將心續中的人我與法我二執的顛倒心迅速滅除,證悟空性正見慧,圓滿智慧資糧,從而證得佛的法身。

      因此,欲證得圓滿佛果,必須成就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二諦總攝於祈求三大義利中,藉由去除人我與法我二執,方能證得空性正見慧,此為顯密二乘所共同承許之教法。惟關於人臨終時,四大崩解、死亡光明出現與意識遷移的過程中,會產生哪些感受?配合密法修持會出現哪些現象與證悟?此部份顯教較少提及,但在密法中,則有詳盡的闡釋。

      修持任何教法之前,均須先供養曼陀羅與祈求三大義利,如此,將能得到殊勝的加持。唸誦祈求三大義利的偈語時,可由第一義利逐次唸誦至第三義利,反覆唸誦三次;亦可分別唸誦第一義利至第三義利各三次。唸誦「敬禮皈依上師,我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一切倒心,祈加持速滅」時,須觀想跟前有資糧田,資糧田裡的上師、本尊放射出無數的光與甘露,由頂門進入自身,將心續中的煩惱業障完全淨除。唸誦「從恭敬善知識,一切不顛倒心,祈加持速生」時,須觀想資糧田一分為二,其一,由頂門進入心間,與自心合而為一,得到上師、本尊與諸佛菩薩的加持,行者於心續中,生起從恭敬善知識乃至證得空性正見慧,一切道次第的證量。唸誦「一切內外秘密違緣障礙,祈加持速疾息滅」時,須觀想資糧田裡之上師與佛陀、金剛總持無二無別,周圍有諸佛菩薩、本尊、護法、空行等聖眾圍繞,祈求能迅速滅除行者一切內外、秘密違緣障礙;此時,須觀想密法中,專門對治這些違緣與障礙,令其快速滅除的護法。這些能位居於資糧田的護法,均為超越輪迴、出世間的護法,若是仍未出離輪迴,則不可能位居資糧田中,亦非行者祈求的對象。

      配合聖道三要的修持,下士道之護法為閻羅法王,中士道之護法為財寶天王,上士道之護法為瑪哈噶拉大黑天);閻羅法王與大威德金剛均為文殊菩薩之忿怒相,是文殊菩薩為降伏一切障礙之化身。格魯派的祖師宗喀巴大師為文殊菩薩之示現;而護法閻羅法王與無上瑜珈部的本尊—–大威德金剛,亦為文殊菩薩之化身;因此,格魯派所主要依止之上師、本尊、護法均為文殊菩薩。當唸誦此句偈語時,須觀想資糧田的本尊與護法親口應允行者:「爾等今後修行上所遭遇之障礙,吾當予以滅除;爾等所欲成就之順緣,吾亦成辦之。」本尊與護法應允之後,由其身上變現出無數的法器,如同火焰一般,朝行者飛來,去除所有修行的障礙,成辦所有的順緣。其後,觀想示現忿怒相之本尊與護法,變現出無數的忿怒尊,進入行者的身體,自身與心續中所有的病魔變成蟲、毒龍等有毒的物質,為本尊與護法吞食殆盡;此時,行者身心充滿光明,戰勝所有病魔,從而獲得殊勝的加持。

      內外、秘密違緣障礙的內涵可分為:外—-一切人與非人對行者所造成的障礙;內—-體內的病根,如風、膽、涎等;秘密違緣—-心續中的貪、瞋、癡等煩惱與業障;若行者一直執著此等違緣障礙,煩惱將更為熾盛,並導致更大的痛苦。此等違緣障礙雖能予以對治與淨除,但若能以正確的認知,將障礙與違緣轉化為修行的助緣,例如,生病時,思惟生病的原因,乃是過去所造作的惡業與行者所具有之有漏色身所致;如是思惟,違緣障礙便成為修行的助緣,對行者的修持將有所助益。

      如理依止善知識為道前之基礎,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將能如理依止善知識的利益與不能如理依止善知識的過患,及如何生起如理依止善知識的意樂與依止善知識的方法,均做了詳盡的闡述,行者應深入瞭解與思惟,並於修持的過程中,將自己的上師視為與三世十方諸佛無二無別;如是思惟,並非為了上師的利益著想,而是為了使行者能獲致殊勝的加持,故須如是思惟。行者未能將上師視為與諸佛無二無別的原因,在於自己的心續仍為煩惱所染污,因為心續不清淨,故無法視上師與諸佛無二無別,並非上師有任何的過失。

      行者對於上師所傳授的心要與口訣,必須實際用於每天的修持之中。依藏傳佛教的傳規,每當上師傳授完一段修持的心要與口訣,行者須於受法之後,每天以四座(上午兩座、下午及晚上各一座,每座約三小時)的時間,不斷思惟與觀修上師所傳授的心要與口訣,直至心續中生起覺受,上師方繼續傳授另一段要訣。諸位聽受完上師所傳授的「祈求三大義利」觀修要訣後,應每日如法實修,切莫以聽故事的心態前來聽聞,如此,不但對圓滿「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願毫無助益,且將有種種的過患產生。

      行者對於上師與諸佛菩薩最殊勝的供養,乃是依循上師所傳授的要訣,如法精進實修。以此為基礎,雖不能具足世間種種的珍寶而行供養,然以自身所修持善法(持戒乃至行菩薩行)的功德,變現為諸佛莊嚴的淨土與宮殿,以及大千世界的各種珍寶,對上師與諸佛菩薩心懷虔敬的信仰而行供養,如此方能圓滿供養的意義。若不能如法實修、未能具足虔敬的信仰心,則縱然以再多的寶物供養上師三寶,依然如鏡花水月一般,剎那即逝。另須注意供養時,手中需執持些許供物,至少需手持念珠,切勿以空手而行供養。

      以上為修持供養的要訣,希望諸位能如法而行,精進實修,如此必能累積圓滿的福德資糧。

      三、無真出離難止息  捨求有海安樂果 貪著有樂能縛身  是故首當出離心

      此偈頌說明行者須修持出離心的原因。

      行者唯有生起欲從輪迴中獲致解脫的心念,方能努力追求解脫的方法,也才有獲致解脫的可能;反之,若未能生起出離心,繼續受煩惱牽引而造作惡業,結果必然於輪迴中無止盡地沈淪。寂天菩薩云:「行者若未能對輪迴中短暫的安樂生起厭惡之心,如此將無法止息輪迴的種種痛苦。」行者乃是為了獲致解脫而皈依佛門修行,亦經常念念不忘要獲致解脫,然可曾深入探究獲致解脫的方法,與如何才是真正獲致解脫?

      欲從輪迴中獲得解脫的先決條件,必須對輪迴的過患與解脫的功德利益有正確的認知,如此方能生起出離心,從而希求從輪迴中獲致解脫。若對輪迴的過患與解脫的利益功德未能有正確的認知,依然貪著輪迴中的短暫安樂,則必然無法生起出離心,更遑論能從輪迴中獲致解脫。如同監獄中的犯人,若是認為監獄中的生活相當愜意,從不想走出牢獄重獲自由,即使讓其出獄,不久,依然將重回牢獄之中。

      因此,欲獲致解脫首先須認知輪迴的過患。輪迴的意涵為眾生的心續(心識剎那不斷延續的過程)受煩惱(貪、瞋、癡)與業障所驅使而無法自主,無論內在的心識與外在的行為,均為煩惱與業障所掌控,日日夜夜均漂流於煩惱與業障的瀑流沖激之中,更由於受業力的驅使而生生世世不斷進取獲得有漏的蘊身,此為輪迴的意涵。行者或許認為僅斷除輪迴中些許的痛苦,或是從污穢之地逃離至清淨舒適的處所,即為獲得解脫,如此膚淺的認知,在於行者對輪迴的根源—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未能有正確的認知。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若未能淨除,縱然能獲得短暫的安樂,終究仍將受煩惱與業障所驅使,而繼續於輪迴中流轉不止。

      尊貴的 達賴喇嘛某次應邀至英國訪問並發表演說,英國女王亦蒞臨聽講,演講結束後,女王於茶敘中向 達賴喇嘛表示:「您方才提到對自己的身體不應過分執著,我深表認同;我即是因過分執著自己的身體,因而產生不少的困擾。」當行者聽聞善知識提及有漏的蘊身為輪迴的表相時,若心生不悅,無法認同與接受,如此,即是對輪迴的內涵未能有透徹的認知與瞭解。

      行者不斷進取獲得有漏蘊身的原因,在於過去生所造作有漏的因—煩惱與業障,眾生皆希求安樂而厭離痛苦,即使些微的痛苦亦不願承受,然此有漏蘊身卻令行者此刻須承受巨大的苦楚(苦苦、壞苦、行苦),且更由此有漏蘊身不斷生起煩惱與造作業障,種下生生世世不斷進取獲得有漏蘊身,須承受無量無邊痛苦的惡因;因此,有漏蘊身乃是導致行者不斷於輪迴中承受痛苦的根源,故行者不應執著此有漏蘊身。

      行者對於輪迴短暫安樂的貪著,大部份來自於對此有漏蘊身的執著,此種執著,若是能使行者感受安樂,則並無任何不當之處;然而,此有漏蘊身帶給行者的卻是生、老、病、死等無量無邊的痛苦,既然有漏的蘊身是痛苦的根源,行者即不應繼續對其產生執著。

      行者瞭解執著有漏蘊身的過患之後,並非僅以心生「吾不願繼續進取獲得此有漏蘊身」的心念,即能從輪迴的痛苦中解脫;而必須探究有無方法能使行者不須再繼續受煩惱與業障的驅使,而不斷投胎轉世繼續獲得有漏蘊身。

      從因果的關係探究行者不斷獲得有漏蘊身的因,在於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只要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未淨除(因),行者即須不斷進取獲得有漏蘊身(果)。因此,唯有設法淨除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方能斷除輪迴的根源。

      欲淨除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首先對於過去生所造作的惡業須努力懺悔,對於此刻的心念與行為,須謹慎防護,避免再繼續造作業障,若不慎受煩惱驅使而造作業障,當生起極為後悔的心念,並將煩惱視為自己的讎敵,須奮力加以對治,切勿繼續受其驅使,而使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不斷增長,如此,必然無法斷除輪迴的根源。

      煩惱可粗分為貪、瞋、癡、慢、疑等五種,其根源即為「無明」。由於無明,使行者無法透徹瞭解「諸法無自性」的實相,將因緣聚合而成短暫存在的人、事、物執為實有,因而對自己所愛者生起貪心;對自己所惡者生起瞋心,以此分別心復引生出傲慢與懷疑。因此,無明乃是輪迴的根本,行者若能以空性正見慧予以對治,將能藉由破除無明而使煩惱斷盡,從而淨除所有的業障,獲致真正的解脫。

      佛陀曾如是開示:「眾生因不能了知諸法無自性的本質,遂為虛幻的表象所矇騙,將世間萬物執為實有,此錯誤認知生起的剎那,即引生諸多煩惱。」行者若能深入思惟與瞭解世間萬物皆是相互依存,並非單獨、自主地存在,而是由於因緣聚合而短暫存在。其本質為無自性而非實有,若能如是思惟,行者便能扭轉將萬物執為實有的錯誤認知,了知諸法虛幻的本質,不復對其心生煩惱。

      然而行者對於能將煩惱完全斷除一事,容易心生疑惑,或許如此質疑:「一旦將煩惱完全斷除,則我是否仍然存在?」為何會有如此的質疑,其根源在於行者從無始以來,時時刻刻毫不間斷的串習著煩惱的習氣,此習氣於心續中已然根深柢固,因此,容易對斷除煩惱之事心生疑惑。

      存在於心續中的貪、瞋、癡等煩惱,由於行者累世不斷的串習,使自己的心識與行為均為其驅使與掌控而不自知;煩惱且如同古代的官員使喚僕役一般,不斷地驅使行者造作惡業,繼續在輪迴中承受無量無邊的痛苦,行者卻仍不知警醒,依然任其擺佈。現實生活中,任何人均不願身為奴僕受他人所使喚,即使時間再短亦避之唯恐不及,但為何生生世世受煩惱所奴役,卻甘之如飴,行者於此須仔細思惟,是否願意繼續為煩惱所使喚?

      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能徹底淨除的原因,在於其並非心的本質,有情眾生的心性具有清淨與光明的本質,然暫時為煩惱與業障所染污與蒙蔽;因此,能藉由正確的修持方法,將其完全淨除。行者了知煩惱與業障能完全予以淨除之後,便須戮力對治煩惱與業障的根源—無明,以空性正見慧的正知正見觀待世間萬物均無自性且虛幻不實,以此破除實執乃至由實執所衍生出的一切煩惱。切勿因循累世的惡習,聽任煩惱的習氣日益增強與堅固,如此,將與解脫的道路背道而馳。

      行者藉由不斷串習空性正見慧,不斷深入思惟並提醒自己諸法均為虛幻、無自性且相互依存,使心續中的煩惱業障能逐步淨除,煩惱的習氣日漸淡薄,心念便能逐漸入於空性之中;當煩惱完全淨除時,行者便能體認心性清淨與光明的本質,而安住於空性、光明與安樂之中,此時,所有的痛苦均已止息,行者即達到解脫的境界—-涅槃寂靜(涅槃意指心安住於沒有煩惱與業障的空性、光明與安樂之中,寂靜意指止息所有的痛苦)。

      彌勒菩薩於「寶性論」(慈氏五論之一)中曾如是開示:「有情眾生皆具足成佛的根器與因緣,」此因眾生乃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並非有自性與真實的存在,由此虛幻與無常的特點,眾生得以了知諸法無自性的本質;且因眾生的心續的本質為空性,與諸佛相同,因而具足成佛的根器與因緣。

      行者欲藉由修持空性正見慧,以諸法無自性的正知正見觀待世間萬物,從而破除輪迴的根源—無明,獲致清靜的解脫,則首先必須生起出離心,不貪著輪迴中短暫的安樂,體認輪迴痛苦的本質,如此,方能藉由道次第的修習,而獲致究竟的安樂與解脫;反之,若未能生起堅定的出離心,則任何希求獲得解脫的願望,均無法如願以償。

      欲生起具量、堅定而真實的出離心,必須對四諦中的苦、集二諦有正確的認知,深刻的體悟輪迴痛苦的本質。於此基礎上,所生起的出離心,方為具量的出離心,也才能獲致真正的解脫。宗喀巴大師於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曾引用噶當派祖師「霞惹瓦」的教誡:「眾生所生起的微薄出離心,如同於水中灑上薄薄的一層青稞粉。」眾生常為求從某種痛苦中解脫,而發起微薄的出離心,以此微薄的出離心,所獲致的解脫與安樂亦將微不足道。

      無論空性正見慧、菩提心乃至一切道次第證量的生起,均須以出離心為基礎。行者若未生起具量的出離心,則必然貪著輪迴中短暫的安樂,無法認知其中總體與支分的各種痛苦,更無法體悟輪迴痛苦的本質;是故,如何能生起「為救度眾生離苦得樂願速成佛」的菩提心;如何能了知諸法無自性與虛幻的本質,從而證得空性正見慧。阿底峽尊者初抵西藏時,曾向前來迎接的法師們問道:「菩提心如何修持?」法師們回答:「照儀軌唸誦過。」尊者又問道:「未誦儀軌之前如何修?」彼等啞口無言,尊者於是感嘆道:「不知修菩提心的菩薩,唯藏地有之。」行者若未生起具量的出離心,卻希求生起廣大菩提心、證悟空性正見慧乃至獲致究竟的解脫,此等心願如同海市蜃樓一般,絕無實現的可能。「薩迦班智達」於遠離四種執著一書中,如是開示:「若執著此生,即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簡明扼要地闡釋出離心的重要;因此,行者若未能生起具量的出離心,依然貪著輪迴短暫的安樂,則無論修持任何法門,均流於空談,而不能身體力行,亦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修行者。

      於「無真出離難止息,捨求有海安樂果」此兩句偈頌中,行者首先須了知何謂真正的出離心?真正的出離心意指對於此生、來生乃至輪迴中所有盛事,心中不生起任何貪著且深覺厭患;若是僅止於希求從某種病苦中解脫乃至避免墮入三惡道,此種發心並非真正的出離心。若未能生起真正的出離心,即無法止息繼續不斷追求輪迴大海中(有海)短暫安樂的愚昧行為;輪迴中所有的安樂均是短暫而非恆久,在安樂的表相之下,潛藏著痛苦的本質(此即為壞苦),行者由於受無明的蒙蔽,因而無法透徹瞭解諸法的實相,不斷地為虛幻的表相所迷惑,將暇滿難得的人身,浪擲在追求虛幻不實而短暫的安樂上,如同蒼蠅、蟑螂等昆蟲將污穢的垃圾堆視為寶山,汲汲營營地穿梭於其中一般。

      「貪著有樂能縛身」此句偈頌說明輪迴中上至無色界的「有頂」下至欲界的「無間地獄」,無數的有情眾生莫不由於貪著輪迴中短暫的安樂,因而不斷地造作業障,繼續獲得有漏的蘊身,如同被繩索緊緊地繫縛於輪迴之中,無法獲致究竟的解脫。輪迴中短暫的安樂,如同塗抹於刀刃上的蜂蜜,眾生僅貪求蜂蜜的甜美,卻無視於利刃的存在,迫不及待地舔舐蜂蜜,在品嚐短暫的甜美滋味之後,自身卻遭受痛苦與傷害;或是如同大象因貪吃陷阱邊的青草,而落入陷阱之中;其中的利弊得失,行者須仔細思惟。

      「是故首當出離心」此偈頌說明行者心中莫不有著希求解脫成佛的目標與心願,既然已立下如此崇高的目標,便須奠定穩固的修行基礎,並朝正確的方向奮力前進。解脫成佛的境界並無法依靠外在的行為而成辦,而必須將自己的心念由貪著轉變為厭患輪迴短暫的安樂,從而生起具量的出離心,逐步依循各種道次第修習,如此,行者即朝解脫成佛正確的方向邁進,同時為自己的修行奠定穩固的基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