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義開示 初步測試版 || Teaching on Seven Point Mind Training

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Scroll to Top
    Table of Contents || 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修心七義

      北頂法王 怙主果碩仁波切講授

      修心七義釋文‧具德上師口授甘露心要 

      願至聖大悲無別具德諸上師一切生中歡喜作攝受
      廣大二資乳海中所生 斷證功德圓滿之壇城
      苦難眾生悲憫清涼蔭 仁王教語月輪賜妙善
      十萬晶月玉液所濯洗 諸佛語明妙音之相貌
      善說頸之莊嚴今降臨 祈賜深明速捷之智慧
      大悲寶藏三界眾生尊者師徒(註1)以及三昆仲(註2)
      顯揚此道噶當金山鬘 莊嚴於頂不離作美飾
      廣大顯密教海諸法理 依於賢慧法王之意旨
      教證二法總持與弘揚 二位無比大師勝增廣
      世間自在三域眾生眼 袈裟舞戲雪域之怙主
      圓滿佛法持有之法主 慈悲自性聖者吉祥
      一切深廣佛典之心髓 二種殊勝珍寶修心
      依於正士法語上師恩 喜說此法願淨心諦聽

      此乃善巧方便具足大悲,聲譽如搖曳之飛幡顯揚於三域,吾等無與倫比導師釋迦牟尼佛一切經典之心要,三世一切諸佛所行之同一大道,二大車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以及寂天大菩薩等三者,依於佛陀意旨所善加解說之精華,通往一切種智佛地圓滿無缺之善道,

      具德阿底峽尊者為世人所稱揚之《修心大耳傳教授》(註3) 。今以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心子虛空祥尊者(註4)所著《修心日光論》之章節為依據,

      略為簡說,其分二: 一、講說具尋慧者所趣入支,釋其從何流傳傳記及教授殊勝。二、開示珍寶之王教授正義。

      註1 指阿底峽尊者與種敦巴大師。

      註2 博多瓦、慬哦瓦、普穹瓦三位大師同出於種敦巴大師之門。

      註3 又稱《修心七義論》。本法由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直到阿底峽尊者尊者將此法秘密傳給善知識敦巴善知識敦巴為弟子們公開傳授道次第,而將此法秘密傳給博多瓦大師,博多瓦將它秘密傳給朗日塘巴與霞惹瓦二人,霞惹瓦又傳給受持菩提心法的切喀瓦大師,至此,這個耳傳修法方公開于世。

      註4 虛空祥,藏文名稱「南喀貝」,或尊稱「霍敦南喀貝」。

      甲一、講說具尋慧者所趣入支,釋其從何流傳傳記及教授殊勝

      此分二: 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由共處講說從何流傳傳記及教授殊勝。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由不共門中別示教授殊勝。

      乙 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由共處講說從何流傳傳記及教授殊勝。

      頌云:「教授甘露藏,從金洲所傳」,總的來說,有些典籍於內容的次序有所錯亂,以及隱藏要訣在其中者,而後者又有隱匿未加解說,以及說明隱匿之理(註5)等情形。因此,如同水的源頭必溯及雪山一樣,正法的傳承要要溯及吾等導師正等覺釋迦牟尼佛,此後,如同人與人之間不為犬所礙(註6) 一樣,沒有間斷的法傳承上師,依此修習菩提心的典籍,將佛經及其釋論由諸大車(註7)所斷定之義理等,直

      接或間接有關修習菩提心珍寶的內容,詳加抉擇確定而成易於傳授的口訣(註8) 。「口訣」雖有許多,其梵文「烏巴迭夏」是入於親自教導之意,因此應了解「口訣」主要意涵是,對於諸大經藏中所隱含的義理,藉由依止具相善知識得易於了解之方便宗喀巴大師向文殊菩薩請示「經典與口訣二者中,應以何為主要而修?」所得的答覆是「口訣應與經典相符,經典無論何時皆不應捨。」如是口訣亦僅是從正等覺佛陀經無數聖者,無間斷口耳相傳的口傳其中之一,耳傳的教授載於文字的傳規有兩種,一種是自他交換的修持菩提心法門,另一種是將耳傳口訣立於文字而聞名之「修心七義」,此是後者。

      註6 མི་བར་དུཁྱི་མ་ཆོད་པའི p3

      註7 指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等諸大乘師。

      註8 或者翻譯為「教授」或「教誡」。

      具足善巧方便及大悲的吾等導師正等覺佛陀,根據所化之界(註9) 、意樂(註10) 、隨眠(註11)的差別而三轉法輪,安置無數眾生入於成熟解脫之善道,其所宣說一切法蘊所有教授的差別只在於–有的作為道之主體,有的作為支分,而所有教授無非都是要引導眾生入於大乘證悟菩提,其亦皆是無餘消滅煩惱及其衍生之生老病死等苦痛,順利賜予無住涅槃(註12)果位甘露,其中修心教授應是甘露中最殊勝者。所謂「甘露」,梵文為「阿蜜達」,意為「入於無死位」。人與天神欲希求獲致甘露果位者,修持聲聞緣覺全部道之支分,雖然能夠獲得從輪迴生老病死苦中解脫果位,但若是發起無上殊勝菩提心,修習一切圓滿道之支分,則不僅如是而已,即使登地菩薩亦不能斷盡的不可思議死,亦能斷盡無餘,順利得賜一切種智佛果位。是故,若要說甘露之中,何者是最主要或是心要,應當是修持菩提心教法中,以自他交換修心的這個教授吧。

      (註9) 此指種、類或趣。

      (註10)即思惟。

      (註11) 潛伏在內心深處如影「隨」形,幽微難知如「眠」,故稱為「隨眠」。

      (註12) 無住涅槃意指不住生死輪迴及涅槃寂靜二邊,成正等覺

      試問「教授甘露藏」的法源為何呢?無與倫比阿底峽尊者諸多獲得成就的上師中,大乘修心的傳承有三:

      一、法鎧論師,雖然論師一開始是執持聲聞分別說部的見解,然而卻是以自他交換為句核心修持的聖者,他曾將自身的肉割下餵食病患,讓患者從病苦中脫離,並且說過「若對眾生有利益,我若需死亦無悔」等,行諸難行,其詳情可參閱各種典故了知。由於如是的加持,以及積聚偉大資糧的力量所致,其後來於心續中生起龍樹父子無顛倒正見的精要,是一個具足殊勝斷證功德上師,其法語在袞卻榜所彙集的《修心百篇》中,有《修心利刃輪》和《孔雀滅毒論》二文。

      二、慈瑜伽論師(註13) ,以慈心為主修而聞名,此即小古薩利大師,如《修心善說集論》中所說,此師以慈悲心菩提心為主修,有一回在說法時,見一人以棍棒打狗,師將此狗的痛苦自己領受,故而跌坐於旁,而旁人未見其傷,以為過於矯情做作。師知後將背部示於旁人,見狗被打部位,於師身上腫脹,旁眾因而對師生起信仰。師將慈悲心菩提心珍寶作為句於靜處潛修時,作悟道歌頌說:「為度一切父母眾,以我所有五惑毒,引出眾生五毒,並以離善根,平分給與六道眾。以我病等諸苦果,引渡同我諸苦厄,並以無病諸利樂,平分給與六道眾。若如是作輪迴中,自我刹那亦不遊,但願未證菩提間,所有將受惑因果,於此生中全盡受。今年今月願盡出,今日現時願盡受,依此小苦廣斷方,願我亂心成純潔。」

      又他在恒河岸邊修行時,至尊怙主彌勒來到他的面前,他親見慈尊顏面。他歡喜地作勸慰歌道:「聞除惡趣苦之歌,思斷生死樹之歌,修速證得菩提歌,慈悲菩提此歌奇。煩惱五毒如敵摧,但汝取之修心奇,病等諸苦雖難忍,但汝取之修心奇。若捨自利勤利他,仍遊輪迴無此語,故毫不粘自利心,他棄我取是修訣。」

      (註13) 或譯彌勒瑜伽師。

      大乘經教雖無邊,此中未攝無絲毫,以故汝之金剛歌,說為聞思修亦可。世間皈處善士等,十方諸佛之心髓,汝心出現真稀有。」

      複作頌道:

      「從無始來聯親眷,所有父母諸眾生,我皆思安於菩提,以此法行供慈尊。
      爾時毫不沾自利,全心全意修利他,此即菩提心修要,以此法行供慈尊。
      苦樂等捨任何受,皆取以助修菩提,多劫所積任何福,不作迴向聲聞法,以此法行供慈尊。
      發現任何不意樂,毫不拋失披忍鎧,以恩所撫諸人士,恩將仇報仍樂撫,以此法行供慈尊。
      恨諸人所積惡,悲其不善念不失,魔類鬼神齊為敵,自愛自護皆不作,以此法行供慈尊。
      縱遭不治沉痾迫,未曾信依非法人,由吝嗇報雖窮困,未以邪命作衣食,以此法行供慈尊。
      所有惡朋雖圍攻,亦不報以治彼法,總於行坐任何行,盲目從事全不作,以此法行供慈尊。
      雖然如是於諸法,不作絲毫實有想,此為菩提之修要,以此法行供慈尊。
      如是行供此善法,為令我心淨治故,祈慈尊眷受此供,受而加持我淨心。」

      吟誦修證道歌,以修行供養獻於至尊怙主彌勒,令人由然生起不可思議覺受,肯定也必能獲得極大加持,道歌的內容有心欲修持者,可將「以此法行供慈尊」改成念誦「以此法行供」再加上自己根本上師法號,緩慢地念,想必能引起覺受。

      如是無與倫比阿底峽尊者在慈瑜伽論師跟前,如瓶注滿水般領受所有大乘修心的教授,心續生起殊勝定解,故作讚云:「慈氏聖者…」。

      三、金洲大師法稱,如同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所讚「嫻熟菩提心法金洲師」一致,菩薩因於多生修習菩提心,待發心因成熟,降生為具足財富權勢的金洲(註14)王族之王子,自幼即會自然持誦皈依偈頌,顯現諸多稀有徵相。稍長後為求法故遠赴印度,對於修行成就聖者「摩訶喜羅達」大師生起無所分的信仰,之後入佛門出家受具足戒,聽聞三藏四續所攝無餘之教授,尤其是如諸大論師所宗之深廣道體,圓滿聽受並且嫻熟。特別是文殊菩薩傳給寂天菩薩,愛他勝己之菩提心珍寶教授極為精通。爾後回到金洲為當地信眾廣說大乘法門,安置眾生皈依三寶、勵行供養、虔信大乘法及廣發大願等善道。如《修心善慧密意莊嚴》(註15)所述,大師著有《般若現觀莊嚴經論兩合釋論》,以及《菩薩修心次第》、《起伏覺悟修心法》、《現觀莊嚴論釋十一要義攝論》、等諸多希有善說論著。

      如是無比阿底峽尊者在金洲十二年,於聖者金洲大師法稱的跟前,領受了大乘道的圓滿次第,特別是甘露勝藥般的菩提心圓滿教授。令一切見、聞、憶念、接觸他的信眾,皆隨其界與意樂差別而滿足各自法,使得攝受和成熟定解。如讚云:「金洲王子上師前,求得菩提心甘露,作出饒益眾生業,阿底峽尊者前我祈禱。」

      (註14) 今蘇門答臘島。

      (註15) ཡོངས་འཛན་ཡེ་ཤེསརྒྱལ་མཚན 慧幢論師所著

      乙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由不共門中別示教授殊勝。

      頌云:「應知諸教義,如金剛日樹」,為了生起對於一般修心經論,以及此修心七義教授的敬重故,於此典籍不共的功德方面,別示教授殊勝。甘露之中,此修菩提心教授當為至尊,其不止與金剛寶石、日輪、藥樹等諸法相應,在此五濁惡世,亦是將惡轉為道用之最勝方便,接著依次詳說。

      金剛寶石具有三大特性。即使破碎,因屬性珍貴亦能映蔽其它飾品,從屬性上仍未尚失金剛寶石之名,從利益來看可去除一切輪迴的窮困。以下分別以此三種特性作為比喻來說明。

      首先,金剛寶石無論是完整無缺或者斷裂成為碎片,價值皆比金銀等一切其它飾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樣的比喻,所講述的菩提心教授,全部的圓滿道體於心續中生起,那當然不用說,就算教授的道體其一支分之義理,能於心續稍許生起,就能勝伏聲聞緣覺一切功德之故。

      其次,金剛寶石就算碎裂後,仍是金剛寶石不失其名。同樣的比喻,偉大的佛子行,即便無有能力作廣大修學,但僅憑世俗菩提心寶石於心續生起,菩薩之名即不失,得以獲稱為佛子

      第三,金剛寶石能去除輪迴的窮困,成辦一切心願。同樣的比喻,此教授的義理僅少分於心續中生起,即能將一切衰損之根源「我愛執」,所產生的輪迴之窮困痛苦無餘去除,成辦一切希求義利。

      這些在《聖彌勒解脫經》(註16) 等諸多經典中,以各種比喻詳說無數菩提心利益功德,欲知詳情可參閱。經文中於比喻之處只見「窮困」而已,但經文中說明則見「輪迴的窮困」,故斷定應特別加上「輪迴的」。

      (註16) 《聖彌勒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剛寶石,然能映蔽一切勝妙金莊嚴具,亦不棄捨金剛寶名,亦能遣除一切貧窮。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金剛寶石,縱離修習,然能映蔽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莊嚴具,亦不棄捨菩薩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貧窮。」生死貧窮即輪迴的窮困。

      而與日輪相應的情形來說,不用說黑暗毫無機會能遮覆整個日輪,就是一絲絲太陽光入於暗處,黑暗即無法與光並存一處,同時在一起發揮作用。相同的比喻,不用說此教授之全部義理,即使於心續中生起道之支分少許內涵,則我愛執及其引生的煩惱及隨煩惱(註17) 等,則無法存於心續中,同時在一起發揮作用。即經文中常見「無有是處」與「無有機會」的意思,有各種說法。如《入行論》云:「眾生無知昏霧塞,此是破暗皎日輪」。

      另與藥樹相應的情形來說,不止整株藥樹具有去除各種疾病的能力,光只是根部、樹葉、花朵或果實等,亦能止息諸多病症,同樣的比喻,不用說在心續生起此教授之全部義理,經典的內涵少分於心續中生起,即能將煩惱及其所生身心的痛苦全部平息。此喻內容源自《華嚴經》:「善男子!如有藥樹…」。

      此等利益功德,在《華嚴經》、《入行論》及《學集論》等諸多典籍中有無數詳說。頌云:「五濁(註18) 厚重時,轉成菩提道。」五濁極為橫流之現世,此教授本身具有不共之殊勝處。總的來說,此時能清淨修行者希有,即使有欲趣入清淨修行者,亦面臨諸多內外違而不得自主,因此像此種修心的教授若未得修持,要入於道實為困難。若得以實修此教授,將惡轉為菩提道的修持,誠可讚為至尊,在五濁罪惡溢流之時,亦定能令獲此暇身有所義利。

      (註17)隨煩惱,也常稱二十隨煩惱,指的是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七、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

      (註18) 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合稱五濁

      一般以大悲導師佛陀入滅一千五百年後,許為五濁時代開始,但不管如何,現世可見的大部份眾生多失壞於執持我愛執之故,總想著只有自己要過活,對於別人抱以鄙視輕忽,完全無視他人性命,不由自主地造作損害別人身心的惡業。貪愛己方、憎惡對方等感招無盡的煩惱與惡果,為害自己與他人。由於過去的業力及暫時的各種因,以致各種病症及傷害四大(註19)屢屢產生。此外,諸如久旱不雨,亦是外器世界的四大衰敗之故,而令作物欠收導致災荒。不信業果道理,到處充斥著對真理有顛倒邪見的惡人,戰事、爭鬥、盜等無有間斷,此應了知此乃是內情世間有情敗壞而生的果啊!

      是故,在此比濁更濁、惡紛亂之時,雖然修行的順少且有違作障,但若能將修心的教授嫻熟於心,善巧運用其方便,則無論是來自外部四大或戰亂災荒的危害,自己身體的疾病或內心的痛苦,人及非人的傷害等,所有內外違,全部皆能作為修行及成辦安樂的順助伴。再者,此惡世何止宛如輪迴苦海,根本就像是處在五濁衰損所侵擾,遍滿荊棘的牢房一般,如此情境吾人若能作為修心所依,將其視為「極樂世界」、「無苦干擾的淨土」,或者一切安樂源自內心的「樂源之城」,此有各種名相譬喻,諸多噶當派(註20)祖師以之聞名,那麼即能在此濁世,圓滿廣大資糧,具足無邊利益功德

      如此殊勝的教授,能將所有惡轉為菩提及安樂大道,如是善加修持至為重要,諸具智者,應把修持二種殊勝菩提心珍寶的教授,執為修持的核心,努力希求獲此暇身之義利。

      (註19)四大,此指地、水、火、風等生命四大元素。

      (註20) 噶當派,噶,藏語指佛語,當,指教授。噶當,意為將佛的一切語言和三藏教義,都攝在該派始祖阿底峽所傳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並據以修行。

       

      甲二、開示珍寶之王教授正義

      此有七義,一、顯明前行所依法,二、正行二種菩提心修法,三、惡菩提道,四、總示一生修法,五、修心之量,六、修心

      三昧耶戒(註21) ,七、修心的學處。(註22)

      乙一、思惟基礎前行之法

      頌云:「初學諸前行。」有關前行的部份,諸多學者有各種些許不同的見解,此處乃依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之旨意,由大菩薩「虛空祥尊者」所著《修心日光論》為主,再加上其他聖者的著作而成。

      修持二種菩提心的首要是,修持者所需修持的法,諸如暇滿義大難得、死無常業果道理及思惟輪迴過患等,下中士道之修心次第,應在上士道於心續生起之前先行,故應先學前行之法。而此等道之證悟,亦需依於具量(註23)善知識才得以生起,其原因如《廣論》(註24)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註25) ,乃能生起。」又如《修心七義釋論》(註26)云:「依止一位傳承於阿底峽尊者的具量上師後,於心續逐次修學三士道,令合於量…」。是故,應於意樂與加行(註27)上,如理依止一位大乘善知識,此分二: 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之理,二、依止後,思惟前行四法之理。

      (註21) 三昧耶戒,意為言或句。

      (註22) 此修心七義所對應偈頌,請參見附文一。

      (註23) 量,此指資格或標準。

      (註24) 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

      (註25) 尊重,此指上師

      (註26) 《修心七義釋論》為吉布瓦,卻季絳稱,中文義為法幢,所著。

      (註27) 意樂與加行此指思想與行為。

      丙 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之理。

      此分座中正修與下座後修二者,座中正修又分前行、正行與結行三者。

      丁一、座中正修

      戊一、前行

      前行六法如金洲大師傳記所述,一、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二、由無諂求諸供具,端正陳設。三、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既安住已,皈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四、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註28)及深見派(註29)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護法眾為資糧田。五、又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積集資糧,及除逆淨治業障二助者,唯勵力修所(註30)行相之正因亦難生起,是故次應修習七支(註31)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六、次令所明了顯現,供曼陀羅,應以猛利欲樂,多返祈禱,謂:「( 一)唯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註32)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滅除。(二)從恭敬知識,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速當發起,(三)及其內外一切障,悉當寂滅。」詳細內容請參閱《廣論》。

      戊二、正行

      此分五: 一、依止勝利。二、未依止與依止之理顛倒之過患。三、根本修持信仰。四、憶念恩澤生信念。五、行為成辦歡喜之理。

      己一、依止勝利

      此要說明若依止善知識,自己如何獲得利益。依止的利益有很多,首先是近諸佛位,如《華嚴經》所云:「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密續亦云:「由彼恩德大樂性。」善知識乃未來一切善好資糧之門戶,依教修行、獻供令師歡喜,則能近於無上菩提。依於無上瑜伽密續,在此濁世能於短暫一生中獲證珍貴佛果位,亦是如理依止善知識而得,但修持無上密續,若於依止善知識之理有所顛倒,則會墮生金剛地獄,要詳知可參閱《廣論》引用《金剛手灌頂續》內容(註33)

      所述。不僅是密乘,即使僅依止於經論,若能如理依止善知識,亦能迅速生起道的體悟,並且積聚圓滿廣大資糧,「常啼菩薩」由於如理依止「法勝菩薩」,因而圓滿二大阿僧祇劫資糧等先例可知。由此亦能推知若於依止善知識無所過失則近諸佛位。

      此外,能令諸佛歡喜、無魔鬼及惡友障難、一切煩惱及惡作自然遮止、地道(註34)的一切功德得以增長、生生世世不為善知識棄捨、來世不墮惡趣、暫時與究竟的義利任運而成等,利益多不勝數。

      (註28)由彌勒菩薩口傳,經無著論師、世親論師等所傳的大乘佛教中以菩提心為主修的派別。

      (註29)由文殊菩薩口傳,經龍樹師徒所傳的大乘佛教中以空性智慧為主修的派別。

      (註30)所意指觀修之境或對象。

      (註31)七支即七支供修法: 一、頂禮支;二、供養支;三、懺悔支;四、隨喜支;五、請轉法輪支;六、祈請不入涅槃支;七、迴向支。通過七支供修法,可消除業障,圓滿資糧。《普賢菩薩七支供》請參見附錄二。

      (註32) 二種我相指「人我相」與「法我相」二者。

      (註33) 《金剛手灌頂續》云:「薄伽梵,若有毀謗阿闍黎者,彼等當感何等異熟?世尊告曰:金剛手,莫作是語,天人世間悉皆恐怖,秘密主然當略說,勇士應諦聽。我說無間等諸極苦地獄,即是彼生處,住彼無邊劫,是故一切種,終不應毀師。」

      (註34)十地: 一地極喜地;二地離垢地;三地發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難行地;六地現前地;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雲地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己二、未依止與依止之理顛倒之過患

      若未依止善知識,則前述依止的利益即無法獲得,其過患則如遠離佛位等。總之,此生及來世無論現前或者究竟,分別取捨的慧眼衰損,因而必須承受所不欲的諸多苦果,故無論如何都應依止以享利益啊!

      或者雖有依止,但依止之理顛倒的話,則此生恐遭王法、蛇害、毒害、魔障和邪導等,來自有情的傷害,以及瘟疫、痲瘋病等非有情的危害,屢屢侵擾。死後墮生地獄或下品旁生,承受無窮盡痛苦,詳見《廣論》引用《金剛手灌頂續》內容所述。另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所云:「若彼於師住嫌恨心,或堅惡心,或恚惱心,能得功德,無有是處。若不能作大師想者,亦復如是。若於三補特伽羅,說法苾芻,不起恭敬,及尊長想,或大師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無有是處。由不恭敬,沉沒法故。」對於師長生起諸惡念,或不能將傳法師長如尊長、導師般禮敬,此等依止之理顛倒的過患,能令心續中未生功德無法生起,已生起者退失。

      如果未能依止善知識,則無法獲得前述依止勝利之果,且若值遇不善知識或惡友的話,將致功德日漸退失,不欲之過患與日俱增,乃至最終由自己承擔無盡苦果。此在諸多經論不止一次宣說,應多憶念。總之,應思惟善知識是自己與他人,現時及究竟,無餘利益安樂來源之唯一門徑,無論如何都要將其視為救怙般善加依止。

      己三、根本修持信仰

      華嚴經》中講述了依九種心修習信仰的方式,九種心是指如孝子心、如金剛心、如大地心、如輪圍山心、如僕使心、如除穢人心、如心、如犬心、如舟船心等。總的來說,此章節跟其它一樣,其內容宗喀巴大師已經於菩提道次第廣論》、《略論》中,將顯密典籍的意旨,以及噶當派祖師的論述等,詳加說明取得決定。重述此等內容,一方面是不讓前行之綱目缺空,以致內容不完整,另一方面,則是對於難以讀懂大部經論者,希望能稍有助益。因此想說稍微略加說明,其它章節情形亦同。

      應遮止觀察自己師長的過失而思惟其功德,原因為何呢?因為若思惟缺失的話,將成自己成就的障礙,而思惟功德則為獲致成就的因。先從思惟過失方面來看,假設過失顯現的話,到底那是於了義中真實存在的顯現,還是因自己的錯覺而顯現,實未可知。就如同有黃疸病患者,將白色法螺看成黃色一樣,像即使已證悟一切斷證功德佛陀,「提婆達多」和「善星比丘」等卻仍將其視為壞人一樣。另外,也可能如同三地依怙聖者無著菩薩,將慈氏怙主彌勒菩薩看成狗一樣。因此應常反覆思惟,吾等在此濁世飽受束縛之眾生,由於欠缺福德之故,怎能毫無顛倒現見真實呢?假若於過失偶有分別,應立即勵力懺悔,生起往後不再造作之堅定遮止意念,如是則所生起不信仰的各種想法,其力量亦將漸次減小。

      另從思惟功德方面來看,應從觀察是否具足戒行、是否於教理多聞、是否虔信三寶、是否具足善慧或乃至較不著物品等,審思「有此或此類之功德嗎?」而生起信仰。這是自己與他人獲得現在與未來一切妙善資糧的根源,其理應於心反覆熟練甚為關鍵。如是憶念上師各種功德,執持於心反覆思惟的話,其力量能令所見諸過失隱沒,就算些許有的話,也不致造成障礙。此可從自身體驗推知,例如,對於自己不喜歡的對象,因著眼於其過患,而掩蓋了其所有功德。又比如,當心思僅看見自己某項功德時,是會掩蓋掉其它過失一樣。

      假若是戒律、多聞或信念等功德,而對上師生起信仰的話,那即使不是上師的弟子亦見能生信者,此非是弟子之不共信仰。那何謂弟子之不共信仰呢?將看見上師的過失,轉為信仰助而生起的信念,是其他人難以生起的,這才是弟子之不共信仰,期勉於此生起的方法上多所努力。

      己四、憶念恩澤生信念

      現今於此娑婆世界中,儘管有無數的十方諸佛菩薩,但我們卻無親覩尊容並領受法語甘露,其實並非這些佛菩薩沒有能力,或者不夠慈悲等等,是我們自己的業力及缺少福德的原因,就如同面北的洞穴陽光無法直射近來一樣,導致我們無此因。而現在為了救怙自己的這些珍貴上師,只是具足善巧方便以及大悲的佛菩薩們,以普通人的形相向我等苦難眾生示現而已。就了義而言,應思惟他們是佛菩薩大悲的本體。總之,想想導師釋迦牟尼佛只為了證悟「諸行無常」等一個偈頌,身體遭受如同千百釘刺般等難以數計的痛苦。而我們不用說是能夠取捨善惡,光是如何好好吃飯都不懂的時候,就有上師從基本字母開始教導讀誦,另有些上師教授各種佛法等,為了讓我們獲此暇身有所義利,多方滿足各種順,防護各種違,就好比讓毛驢入於人群般,應知這些都是來自上師的恩澤。

      簡略的說,於佛法及財物上攝受為眷從,賜予取捨是非的慧眼,依照我們的界及信解教導所有深廣正法,慈悲守護讓我們的心能趣入信仰三寶、深信業果、對空性正見及菩提心有少分理解等,此皆是來自這些上師的恩澤,想想這是何等的恩德,在未生起轉化心念的覺受之前應不斷深加思惟。

      《十法經》云︰ 「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於長夜中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沉溺有海,拔濟我者;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如是隨念痛哭流涕。諸善知識,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於我,令善通達法平等性,開示安穩不安穩道,以普賢行而為教

      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善知識者,長我一切白淨善法。」又如《華嚴經》云:「我此知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薩威儀道,專心思惟而來此。此是能生如我母,與德乳故如乳母,周遍長養菩提分,此諸善識遮無利,解脫老死如醫王。如天帝釋降甘雨,增廣白法如滿月,猶日光明示靜品,對於怨親如山王。心無擾亂猶大海,等同船師遍救護,善財是思而來此,菩薩啟發我覺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諸知識佛所讚,由是善心而來此。救護世間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給我樂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識。」這些內容應善加憶念,若能於心中觀善知識形相於前方,一面思惟彼等恩澤,一面以曲調念誦這些詞句的話,內心必定能生起極大感動。

      己五、以加行成辦歡喜

      加行(註35) 成辦歡喜分三: 一、供獻財物。二、身語承事。三、如教修行供養

      一、供獻財物。《བྱས་ས》(註36)云:「供養如法的衣、食、臥具、座墊、病藥和資具」,《毗奈耶經》亦云:「亦供諸甘美飲食」,《上師五十頌》云:「於自句軌範師,以非可施妻與子,及以自命常承事,況復變動諸財物。是故無數俱胝劫,極難獲得大覺位,若有具足勤精進,亦於現生能賜予。」需視與自己本尊無別的上師,即自身的句軌範師,應以財物令其歡喜,因為歷經幾多阿僧祇劫難以獲證的佛果位金剛乘能令于此生獲證,那世間難以施捨的妻兒及自身性命,都應可歡喜奉獻,何況本質變異無常的財物就更不用說了。

      需如此供養的原因,如「最勝福田乃至尊上師」所說,弟子累積資糧的最殊勝福田是上師,藉由熟悉上師心意,弟子得累積廣大資糧。此外,供養上師不僅能獲得供養諸佛的福德,亦能獲得真實受用之福報。《五次第》(註37)云:「供養上師一毛孔,勝於供三世諸佛。」

      如是歡喜供養圓滿資糧,而獲致不共成就迅速成佛之利益者,諸多經典密續不只一次宣說,應時常憶念之,且能於財物方面令師歡喜之方便多所勵力,義利甚大。就弟子而言,雖應歡喜奉獻財物等,但上師方面則需能不顧利養、樂於修行等,此亦甚為關鍵,詳細之理可參閱《廣論》。

      二 、身語承事。身的方面如為其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語的方面當如實讚師功德等。

      三、如教修行供養令生歡喜。如《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謂應依照上師的教導去成辦。但若上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毗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寶雲經》亦云︰ 「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故上師所教若與法不相符,無需聽受其教。例如,《三十四本生傳》(註38)第十二品中,記載佛陀有一世生為婆羅門童子,其上師為了考驗一下弟子們,故意說盜合於法,其它弟子雖然都承許了,但婆羅門童子云:「為帝釋故棄捨羞恥心,意欲造作與法相違事,寧願手持陶罐著破衣,行至冤家宅前作乞討。」意謂若放棄盜,而得要穿起破衣手持陶罐,走到冤家門前乞食,一點也無需感到羞恥。應如是不予承許。但另一方面應思惟上師如是說肯定有其必要性,而絕不能想說上師怎會說出如此不合理的事,因而對其不敬或汙衊等。如《上師五十頌》云:「若如理事無力能,其所不能婉言謝。」此應善加複習,令其成為增長殊勝信仰的助

      不知上師乃是以善巧方便的教導,在引領弟子入於正道,反而將其思惟為邪道等情形,在此時代尤其容易產生,應謹慎小心。若因為如此的邪見或退失信仰等的影響,而至斷了道之根本,則與「道之根本,如理依止善知識」,及「一切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等所說背道而馳了。

      (註35) 加行此指行為方面。

      (註36) 《菩提道燈難處釋》《一切經集論》。

      (註37) 全名《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

      (註38) 本書梵文名稱Jātaka ,音譯作闍多伽,中文或譯為《本生鬘論》,內容有三十四則佛陀本生故事,相傳作者聖勇菩薩即馬鳴菩薩

      戊三、結行

      應如《廣論》所說,將正行時所修福德,以修誦普賢行願品(註39)等作迴向

      丁二、下座後修

      《行集燈論》(註40)云:「用以身口意,所云諸律儀,無損盡守護,當令戒清淨。飲食應知量,密護諸根門,夜之前後分,精進瑜伽。於極微細罪,亦起甚恐懼。夜間分為三,後分應眠起,洗濯臉面等,抑或不盥洗,端坐舒適墊,應念諸法空。若相不擾亂,出定諸現象,觀為如幻化。中間應修善,圓滿七支供,發極廣大願。」應如所述守護根門之理一樣,以正知正念善加修持。

      丙二、依止後,思惟前行四法之理。

      如頌云:「初學諸前行。」修持二種菩提心之始,應先學四種加行法,一、思惟暇滿難得義大之理。二、思惟此生非能久住死無常之理。三、思惟業果之理。四、思惟輪迴過患等。從此開始以至修持勝義菩提心,安住一切所之際,皆分座中正修與下座後修二種瑜伽

      丁一、座中

      此分三:前行、正行和結行。

      戊一、前行

      前行六法如前所述。

      戊二、正行

      從無始來以至於今,我們的心一直被所表徵的各種煩惱主宰,一再造作輪迴受生的業,也由此故而需承受各種輪迴痛苦。如今想要扭轉這種情況,絕不讓心再隨煩惱而轉,為了能夠隨心所欲的生起清淨意念,在此各種所應如其順序及數目,清楚不渙散的觀修,此為重點請謹記。

      (註39) 普賢行願品請參見附錄三。

      (註40) 阿底峽尊者所著。

      己一、思惟暇滿義大之理

      首先是認知暇滿。如同龍樹菩薩於《親友書》所說:「執邪倒見生傍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懱戾車(註41) ,性為騃啞長壽天。於隨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患,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策勵斷生死。」生於畜生餓鬼地獄等三惡道、生於長壽天、毀謗業果等持邪見者、因佛未出於世而無佛法時、即使佛出於世卻無能聞法之邊地如懱戾車、雖生於中土但卻生為啞等,以上前四種與後四種情形,分屬非人及人所含攝,遠離此八種情形即為有暇。圓滿有五種自圓滿及五種他圓滿共十種。五種自圓滿是「人、生中、根具、業未倒、信處」,五種他圓滿是「佛降、說正法、教住、隨教轉、有他具悲愍」。

      如此暇滿人身實屬難得,若能獲得則具極大義利,此身不僅能夠成辦暫時增上生之身體、眷屬及圓滿受用等,乃至佛果位亦是依於此身而得成辦,人身是非常值得稱許的,能夠不像啞等無法了知經典義理,且大乘善知識之依怙等,修行正法的內外順無不具足。條件完備的人身真如萬幸中獲得一樣,以後要再屢屢獲此良機實在困難,因此若不能於善法方面有所進展,那可說是自己欺騙自己,沒有甚麼比這更愚昧的了,就如《入行論》所說:「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無餘欺過此,亦無過此愚。若我解是義,愚故仍退屈,至臨命終時,當起大憂惱。若難忍獄火,常燒我身者,粗猛惡作火,定當燒我心。難得利益地,由何偶獲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獄,如受所蒙,我於此無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此應謹記於心。另如種敦巴大師對慬哦瓦大師說:「憶念已得暇滿人身乎?」如此於善法作勸勉,其實也是在鼓勵吾等,故應善加憶念至為重要。

      其次,人身難得之理。《四百頌》云:「諸人多受行,非殊勝善品,是故諸異生,多定往惡趣。」《廣論》亦引用經典說明,從惡趣死後再生於惡趣及善趣者,分別如大地塵土和指尖的爪塵一般,而從人天二善趣死後生於惡趣及善趣者,則分別猶如大地塵土和指尖的爪塵。因此,就難得而言,從數目多寡的差異應能理解。

      那麼,難得的原因為何呢?因為眾生易趣入十惡,即惡趣的因,而過去所造的各種善因如菩提心等,一剎那間的忿怒即可將其摧壞。此外,若想說受惡趣苦將往昔惡業清淨,並且防護新造惡業,不就可再往生善趣了,這種情形也很困難,因為在受苦之時,仍時時為惡,故能往生善趣者甚為稀少。

      (註41) 蔑戾車梵語音譯,意指野蠻人。居住邊地、沒有開化、昧於取捨的人。

      如是暇滿人身欲完整取其心要,應思惟四法—應修法、能修法、此生應修、從此刻即應修四者。一、任何一個眾生,都一樣想要安樂不想要痛苦,這是肯定的,而要成辦安樂的因,去除痛苦的因,唯有依靠正法,故應修。二、外善知識,內則具暇滿人身,故能修。三、此生若不修,來世難獲如此善好暇滿人身,故此生應修。四、一般而言,若不僅確定會死一事,乃至何時會死都可確定,那當然可以說來年或來月再修,但因何時會死無定,故從此刻即應修。另如《廣論》云:「如若不能者,則應攝為如何是為暇滿體性、現竟門中利大道理、因果門中難得道理,隨所相宜從前說中取而修習。」

      己二、思惟此生不能久住死無常

      應知不思惟、不憶念死亡的過患,是造作此後一切禍害的根源。思惟及修持死無常的利益,則是成就此後一切妙善資糧的唯一門戶。

      庚一、思惟不憶念死亡的過患

      吾等不能修持清淨正法,乃因根本不去思惟死亡,遭受今生能長命的願求所矇蔽,只為衣食與名聞利養等世間諸法,一味地想說死亡應該不會立即到來,而將無要實者執為心要所為害,就如《廣論》所說:「粗分死無常中,分別不死是損害門。」每天都想著不會死而不作意其對治之故,生起此生長住的心,且為此目的汲汲營營的話,大概是不會有機會生起希求成就未來解脫,以及一切種智的意念。就算一時有了些許善行,亦多僅是為了此生,不論作任何善行其力微弱,且不與惡趣因相混者亦少見,因此認知不憶念死無常的為害至為重要。

      設若雖有於未來而要修法,但因不憶念無常,想說以後再慢慢修,因而浪費很多時間在怠惰、昏沉、嬉戲、無意義的故事雜言及吃喝等。如果不勤勉精進的話,要想修行有所進步實在很難,因此應當用各種方法,對於不憶念死無常的各種過患,一再思惟,就如經續中所常見的一樣。

      庚二、修習死無常的利益

      如果真實生起念死的心,譬如今天或明天確定會死的話,心中對於法的意含稍有了解者,會知道親友、財物等皆無法再相伴,故多能自然地遮除戀,而想從布施等方面求取精要。如是若見此生為求名聞利敬等的一切辛勞,皆如同一場騙局般,從而遠離各種惡行,在皈依及淨戒等善行方面,生起精進力勤勉積集,遂於身語意等獲取真正精要,甚而亦將一切眾生引導至此,此等義利有何能勝?

      因此,一切想中當屬無常及念死最為殊勝,如《廣論》引用《大般涅槃經》(註42)等,說明其功德利益,內容甚多。

      庚三、如何是生起念死之心

      由於貪愛此生的身命、受用和親眷等,因而生起擔憂與其分離的恐懼,這是於道全未修學者,對死亡恐懼的情形,此處所要說的並非是生起此等心。此處要說的是,一切由業力煩惱所引之結生皆無法超脫死亡,雖然對此之恐懼一時仍無能遮止,但應該對於未能成辦來世的義利而恐懼死亡,因而思惟有何作為能令臨終無所恐懼。

      (註42)如云:「一切耕種之中,秋實第一; 一切跡中,象跡第一; 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

      庚四、正修思惟死無常之理

      此分三: 一、思決定死。二、思惟死無定期。三、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

      一、思決定死。如《廣論》所云:「現是五濁極濃厚時,修集能感長壽久住大勢妙業極其稀寡;飲食等藥勢力微劣,故皆少有能治病力;諸所受用,安然消後,能長身中諸大種分勢用虧減,故難消化,縱能消已亦無大益;資糧寡集,惡行尤重,唸誦等事勢力微劣,故延壽等極屬難事。」長壽的順資糧勢力微劣,而違作障,即使各種活亦多轉為死,故要長壽實在很難啊! (註43)

      即使是佛、菩薩聲聞緣覺等諸聖眾,亦需捨此身,或者不論是國王、大臣、學者、成就者等等,以何種身降臨,對於此珍愛之身驅亦需棄捨,反正無論獲取何種身,都是無法超越死亡啊!如《無常集》云:「住於何處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無,亦非可住諸山間。」又如《教授勝光大王經》所說,四大崩壞之時「非是速走易得逃脫,或以力退,或以財退,或以諸物及藥等易於靜息。」

      此外,即便能活命百歲或者略增於此者,先前很多都已過往,而歲壽將盡與尚有餘命者,也是隨著年月日時分秒的時間流逝,歲壽漸減無得增壽,因為減損是不分日夜無有中斷的進行之故。如《入行論》所云:「晝夜無暫停,此壽恆損減,亦無餘可添,我何能不死?」

      再者,若能活命百歲的話,有大半是在睡眠中度過,另有大半是在放逸中忙於其它事,無意義的虛耗過去,同時身心的精力隨之衰損,修法的力量也漸次減弱,乃至疾病、憂愁、哀號等諸多苦痛面臨時,修法閒暇已不再有。因此對於此生所有世間的圓滿不應貪愛,心想就從現在開始,必須真實的修行,意志堅決地屢屢承許。

      二 、思惟死無定期。總體而言,南贍部洲人壽無定數,故死無定期。就像很多今早所見之人,下午就蒙死神召喚不見蹤影,有些下午所見之人,到明早就看不到人了。另外,有些在胎中、有些一出生、有些只是跌倒就死了。凡此種種,無論大小、長幼、男女之差別,明日能確定不會死的,根本不存在,此即所謂死無定期。死多、活少,故死無定期。生命就如狂風中的燈火,水中的水泡一樣,死極多、活甚少。不僅如此,食物不適、房屋坍塌、友人誘騙等,很多時候即便是活亦變成死,故如《中觀寶鬘論》所云:「死極眾多,活唯少許,此等亦成死,故當常修法。」

      身軀微弱,故死無定期。例如,油燈能夠長時點燃,所需的酥油和燈芯雖然具備,但風等外力仍可將其撲滅一樣。身體就算有業感得長壽,但外在的物質方面,有地水火風等四大種的為害,有情方面,則有怨敵或魔障等對於生命的傷害。此外還有內,身體的四大以及風、膽、涎三因等不調,而成諸多病症。身軀只是依於血、肉、骨骼等而存活,稍微扎了刺、或撞了頭就可能喪命,這些都是顯而易見,故死無定期。

      因此,在這世上壽命無定,死極多,並且非常輕易即可危害身命,就算今日都難有把握不死,應當把它視如臨終一般,思惟就從現在,自己必須真實修行,生起堅定信念。

      三 、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如云:「往生來世時,親族眷屬再多無益,財富受用再多無益,乃至俱生珍愛的身軀亦無所助益,必須棄捨,彼時唯有法能成為依怙及救星之理,應善加思惟。」因此,今生的榮華富貴再如何具足,終究肯定會離自己遠去,自己也必須棄捨它們而往生,故應生起決定,不要著彼等,就從此刻立即唯作修行。

      (註43) ནམ་འཆི་ངེས་མེད p25

      己三、思惟業果

      如云:「一切善樂之根本,是生起對業果的深忍信,至為重要。」死後若要取得來世,生處不外善惡二趣,而往生何處是隨業力決定,故應努力依止善惡二業取捨之理。此中分四,一、業決定之理。二、業增長廣大者。三、所未造業不會遇者。四、已造之業不失壞者。

      一、業決定之理。如《中觀寶鬘論》所云:「諸苦從不善,如是諸惡趣,從善諸善趣,一切生安樂。」不善的業因只會感得苦果,要獲得安樂是不可能的;而善業為因,只會感得安樂果報,要得到苦果是是不可能的。因此,苦樂二者,非無因而生,亦非不相符之因所生,其是由總的善與不善業,生總的樂與苦,而諸苦與安樂種種差別,亦從二業種種差別,各別而起,無少紊亂。若於業果,或決定相,或無欺罔,獲定解者,讚為一切白法之根本。

      二、業增長廣大之理。如《集法句》云:「雖造微少惡,他世大怖畏,當作大苦惱,猶如入腹毒。雖造微少福,他世引大樂,亦作諸大義,如諸穀豐熟。」即使只作微小惡業,都將成為來世輪迴惡趣極大怖畏,以及此生無盡禍害之因,就像有毒的東西再微小,都能害命一樣。而區區微細善行,亦能引生來世大樂,並且成辦此生自他諸大義利,就如穀物圓滿成熟一般。《賢愚經》亦云:「莫想善微小,無利而輕視,水滴若積聚,漸次滿大器。雖諸微小罪,莫想無害輕,火星雖微小,能焚如山草。」此皆言簡意賅。

      三、所未造業不會遇之理。《三摩地王經》云:「設月星處皆墮落,具山聚落地壞散,虛空界可變餘相,然尊不說非諦語。」是謂佛說語實不可能。自己先前若無造作承受苦樂的業因,而需承受其感得苦樂之果,絕無可能。應生起對佛的教語堅定信仰。

      四、已造之業不失壞之理。《三摩地王經》云:「此復作已非不觸,餘所作者亦無受。」《毗奈耶經》亦云:「假使經百劫,諸業無失亡,若得會時,有情自受果。」此謂,無論造作何等善惡,若無因予以滅除,待因會聚時,果報成熟無疑是必然的。

      如是,對於此等業果之理應善取決定,不善黑業,即使僅意念動機,都儘量能予以遮斷。諸白善業,雖僅意念動機,亦儘量能令其生起。而這當中,以修持菩提心珍寶最為主要且殊勝,應如是思惟,把這些全部作為修習菩提心的支分。

      己四、思輪迴過患

      此中分六: 一、思惟無定的過患。二、思惟不知飽足之過患。三、思惟數數捨身之過患。四、思惟數數結生相續之過患。五、思惟數數高下轉變之過患。六、思惟無伴之過患。

      一、思惟無定的過患。在輪迴之中,父母等親族在其它世成為怨敵,而怨敵卻成為親屬,或者在此生中,親友怨敵的角色就相互替換,完全無法確定。因此如《親友書》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其返此而死歿,故於生死全無定。」如是怨親不定而生起愛憎分別的過患,應令其遮斷,視輪迴諸法無一可堪信任憑依,故心生厭離。

      二、思惟不知飽足之過患。往昔,上者生於天界所飲甘露、中者生為人等所飲母乳、下者生為畜生或於惡趣中所飲不淨或烊銅,已過於須彌山四周之大海甚多。本來受用安樂是為滿足心意,但以前所貪愛的那些圓滿,無論如何受用,依然無法心滿意足。所以不用說要視其為惡,而心生反感,反倒是後後轉復增長貪愛。如是思惟再不學道,肯定無法超越過往的情形,故應心生厭離。

      三、思惟數數捨身之過患。《般若八千頌》(註44)云:「我於長夜諸界趣生,虛喪壞滅無邊身命,無始生死為欲因,墮諸地獄受無量苦。」又《親友書》云:「一一身體諸骨聚,超過幾多須彌峰。」意謂將過去累世,受生有情後再捨棄的身骨堆聚一方的話,其量恐多於須彌山。如是思惟,確定自己過去累世浪費幾多暇身,徒取身驅,毫無可信。

      四、思惟數數結生相續之過患。《親友書》云:「雖將地丸如柏子,數母邊際未能盡。」以譬喻來說,一個人若將大地的全部泥土,作成如柏子大小之地丸,然後一一指其為吾母、吾母之母,上溯計數的話,大地土已先數盡,而吾母之母等卻沒有邊際,無法窮盡。應知如同《廣論》所遮,其意不能比喻成一個眾生作為母親的量。

      五、思惟數數高下轉變之過患。《親友書》云:「既成百施世應供,業增上故復墮地,既滿轉輪聖王已,復於生死為奴婢。」即使貴為帝釋天王或者獲得轉輪聖王果位,也會因為過去所造不善的業因,而導致墮生於惡趣等低賤之處。故於輪迴全無可信之處,應生厭離,如《廣論》所說:「此等為喻,當思一切從高墮下所有道理,厭患三有,以其三有一切盛事,最後邊際,衰所攝故。」

      六、思惟無伴之過患。《親友書》云:「若能了知如是過,願取三福燈光明,獨自當趣雖日月,難破無邊黑闇中。」《入行論》亦云:「獨生此一身,俱生諸骨肉,壞時尚各散,何況餘親友。」意謂死時連俱生的骨肉等,都要全部棄捨,必須獨自孤單而去。故應思惟輪迴毫無可信之處,而生厭離之心。

      (註44) སེམས་དཔའ་ཆེན་པོཆོས་འཕགས་ལ་བཀུར་སྟིར་བྱའོ། །ཡུན་རིང་པོ་ནས་བདག་གིལུསསྟོངཞིགཅིངཟད་དེ་འགགས་པར་བཙོངས་ས་སོ། །འཁོར་བ་དཔག་ཏུ་མེད་པ་ན་འདོད་པའི་རྒྱུ་དངའདོད་པའི་གཞིས་ཡངདངཡངསེམས་ཅན་དམྱལ་བའི་སྡུག་བསྔལ長時以來,吾之身命售予壞滅及衰敗而已。

      戊三、結行

      應如《廣論》所說,將正行時所修福德,以修誦普賢行願品等作迴向

      丁二、下座後修

      如前所述。

      乙二、正行菩提心寶修行次第

      此分二:修習世俗菩提心次第,及修習勝義菩提心次第。

      丙一、修習世俗菩提心次第

      此分二: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及宣說修心次第。

      丁 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如是,若要入於大乘門,佛陀宣說顯密二種大乘法。而無論要入於此二任一法門,其入門肯定唯有菩提心珍寶。其在心續一旦生起,即安立大乘,若其衰損,則算違犯大乘,此之證成已如諸多大乘經典所說一樣。因此,所謂大乘行者,是以此心有無為進退之依據。另如《入行論》云:「生死獄中囚,若生菩提心,即刻名佛子,人天應禮敬。」又云:「今日生佛族,即為諸佛子。」是謂有了此心後即成為佛子

      《聖彌勒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剛寶石,然能映蔽一切勝妙金莊嚴具,亦不棄捨金剛寶名,亦能遣除一切貧窮。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金剛寶石,縱離修習,然能映蔽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莊嚴具,亦不棄捨菩薩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貧窮。」

      又《華嚴經》云:「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佛法故。猶如良田,能生長眾生白淨法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猶如毘沙門天王,能真實去除一切貧困故。猶如慈父,守護一切菩提薩埵故。猶如如意寶王,能成就一切義利故。猶如聚寶瓶,能圓滿一切心願故。猶如短矛,能伏煩惱敵軍故。猶如冑甲,能遮斷非理作意故。猶如利劍,能墮煩惱首故。猶如利斧,能伐煩惱樹故。猶如兵器,能解救一切傷害故。猶如鉤餌,能出輪迴之淵中所居者故。猶如疾風,能捲一切諸障霧故。猶如總綱,能總攝一切菩薩行願故。猶如佛塔,能成人、天、非天等世間供養故。善男子,如是菩提心,具有此等功德以及無量其它支分功德。」

      無上菩提心珍寶乃是等覺佛果之不共因,而證悟空性智慧是三菩提(註45)的共因。如是菩提心一旦生起,其能焚毀一切業障,救度一切苦難怖畏,賜予增上生及決定勝之一切善果,其有如攪拌至言大海所出醍醐,如趣佛因不共近取旺盛種子。《廣論》亦云:「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樂本源,能除一切衰惱妙藥,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見聞念觸,悉能長益一切眾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當思:希哉,我今所得誠為善得,當盡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此於《廣論》顯明大乘法之前已述,在此引用以與《修心日光論》有關內容相互參照。

      因此,由見菩提心珍寶功德利益,至誠思惟應令此次獲此暇身有所義利,強烈生起歡喜之信念極為關鍵。

      (註45) 大乘菩提道、中緣覺菩提小乘聲聞菩提

      丁二、宣說修心次第

      此分二:修習世俗菩提心正行教授,及彼支分教授。

      戊 一、修習世俗菩提心正行教授

      此分二:修習希求他利菩提心次第,及修習希求菩提菩提心

      己 一、修習希求他利菩提心次第

      此分二:由勝利過患門中顯自他換,及修習希求利他菩提心之正行。

      庚 一、由勝利過患門中顯自他換

      《入行論》云:「若有欲速疾,救護自及他,彼應自他換,密勝應受行。」又云:「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此何須繁說,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若不能真換,自樂及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若真實欲求安樂不欲痛苦,乃至迅速成佛的話,於此自他交換菩提心珍寶多所勵力,至為重要。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中開示:「若勤修此生真實心,雖施烏鴉少許飲食,由此攝持,亦能墮入菩薩行數。若無此心,縱將珍寶充三千界而為布施,亦不能入菩薩之行。如是淨戒乃至智慧,修諸本尊息、明點等,皆不能入菩薩之行。」克主傑大師亦開示:「若未執持菩提心,儘管以清淨空正見,勵力圓滿的觀修壇城諸尊,唸誦語、修持氣等,不要說想成為殊勝的密道,就算是要成為大乘道都極為困難。」此等義理非常重要,不要僅是了解而已,應該要反覆思惟自他換的功德利益,不自他換的過患及損失,將所知道的付之實踐勉力修持。

      菩提心珍寶修習之理,共許者有二,分別是阿底峽尊者所傳七重因果教授,以及依於寂天菩薩所著論典的自他交換修心次第,後者又分成希求他利與希求菩提二種修心者。而諸大菩薩都承許菩提心珍寶的根本是大悲,並且必須生起視有情為可愛悅意相之慈心。

      宗喀巴大師在《廣論》所說:「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薩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諸大車軌所教授修菩提心要訣,必須修持真實悅意之慈心,而如何生起慈心,根據其方法的不同可分為二,一者是月稱菩薩無著世親菩薩兄弟等所傳,須先修習知母、念恩等而生起悅意之慈心。另一者是寂天菩薩所傳,強調須由多方面思惟愛我執之過患,及愛他執之利益,從而生起視有情為可愛悅意相之慈心。大菩薩「切喀瓦」修持菩提心的方法,即是依於後者而傳授。

      辛 一、由思我愛執過患門顯示應捨

      頌曰:「眾過歸於一」,在這世間,無論任何一個眾生,都不想痛苦而希求安樂,雖然這點我們都一致,但是不欲之痛苦,卻仍總如閃電般降臨,所希求之安樂,則不管如何努力亦不能如願。其根本原因,所要追究的過失不是別的,所有過失唯一能歸咎的是—自性無我,但卻執有我之「我執」惡念。只是過去我們不識此怨敵而已,其實一切身心的苦痛,都是由於我執所引起,不能只究責外在的對象或其它外。《入行論》云:「一切世間所有諸逼惱,怖畏苦痛凡諸衰損事,悉皆從於我執出生,此大惡魔於我有何益。」

      世間一切的衰損,都從我執此邪魔而生,忌妒在上者,藐視在下者,與相等者競爭,完全皆由此而生,乃至病痛,人與非人作害的痛苦等,也都全由其所造作。《入行論》又云:「無始相續敵,孳禍唯一因;若久住我心,生死怎無懼?」是故應反覆思惟,我愛執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它如何遮斷成辦利益的門戶,善加憶念此等怨仇。

      大成就者「虛空祥尊者」在《修心日光論》中如是開示:「如是由痴無明所引,由我愛執及棄他等,執持邪見銳器,輕蔑善惡,乃為斷增上生與決定勝寶貴命根之罪者屠夫。」此我愛執,亦為持三毒囊,劫善庄稼盜賊,將眾多非福惡物,積於心中,而迎一切人非人所有損害,鴟梟禍首是也。亦為於業田中播識種子,並以愛取水數數灌溉,成就眾多五或六道苦痛苗芽稼者。諸前降臨佛薄伽梵,與我等於輪迴中無有前後,已去長時,而今仍未霑任何出世間德,亦為此令雙手空失之懈怠惰者。

      雖由佛薄伽梵至言、諸等注疏著者教理、上師善士道情歌集,聽聞了知,從有頂至無間中,隨生於何皆為苦處,任與誰友皆為苦友,受用何物皆苦受用,全不出彼。然仍如大犬聚集於食,而亦為些許輪迴盛事,心住眷戀之貪欲大師。於有無利益不定之處,冀能擊退敵方致利,多作辦法。於能損害應不應恐不定之處,恐於後時而生大害,而築諸阻外道堤,亦為此等多疑慮者。於刀矛箭口之間,望能得利而作塞擠,若生虧損,則對親教、軌範、友等,甚以硬心歸究父母,及諸親眷,亦為此等無恥薄情寡義者。

      上至善士,爰及虱蚤,一切之中,於上嫉妒,等則比較,於下我慢,若讚則驕,毀則生恚,如狂牛無鉤、戾馬無轡。一切煩惱當中,放任行者彼亦如是。雖由佛薄伽梵至言,諸等注疏著者教理、具德上師善士道情歌集,聽聞了知,經由善惡出生苦樂,為不錯亂並決定也。雖希求安樂,任許微苦亦不欲,然彼勸勉,心亦不趣諸善法處,如水就下,任運趣向性遮之罪(註46),承許違背之邪見惡者,彼亦如是。此等八萬四千煩惱,從無始輪迴至今,出眾多苦以及損害,並阻眾多修善樂門,卻仍未能觀見彼過少許,猶如泥像睜眼盲者,彼亦如是。

      總之,身語意行,若隨生起一切紛爭苦痛之基,我愛執轉,此後產生一切損害,外敵內亂。前所顯示我愛執與棄捨他心,須知其如惡兆之藍頭鳥,於此堅持執為敵者,親敵種類須分別之,如聖者寂天」云:「汝昔傷害我,已往不可諫,我見汝何逃,應摧汝憍慢。我於餘賣汝,莫厭應盡力。放逸不將汝,惠施諸有情,汝則定將我,授與諸獄卒。若如是長時,捨我令久苦,今念諸怨恨,摧汝自利心。」(註47)

      此復無始串習我愛執力,屋內若鼠吱吱發聲,即思割我耳否。若雷發嘟聲響,亦恐其將擊我首。若至凶地,極為畏懼,恐其攫走。如是時或因恐惡名而生痛苦,時或恐未調仇敵而生痛苦,時或恐無能護眷而生痛苦。總之一切,時或何等令趣苦中,遍地何等令趣苦中,須通達此為過失本。善知識「那摩瓦」云:「切茶當下,於我執首砸砸。」(註48)善知識「奔」亦云:「於心房門,執持正念鋒利短矛,他若集中我亦集中,他若放鬆我亦放鬆。」朗日塘巴云:「利益勝利,獻諸有情,此何以之? 一切美妙,依彼生故。一切虧損,我悉攝取,此何以之?一切損害,及諸痛苦,從我愛執,而出生故。」

      若如是修,可令因如胃毒病使心不坦者,坦然而住。如是此等未生之間,或盡載犛牛所載法裙,或將千瓶置於頭頂,或盡一生而聽聞之,或捨一切心恍惚住,令廣遍布欲之陷阱,少許亦無。如產病發作,行此行彼,皆不舒坦,無法安定。用汝全指緊按,不令脫逃,若能如是修習,有云:「則言彼為大乘、大廣、大忍、大智之事。」總之,以我愛執為根基,諸等煩惱所有過患,一切三世諸佛於劫中宣說,亦無窮盡。然而上宣至言及注釋之義,經由善士尊重口訣,於自心過以轉繞理,數數思惟、觀察,令起定解。若能具此,無論於何外境,心續亦能與法交融,能至要義。若無具此,一切假立功德名者,亦將有撫育我執增長煩惱助伴之險。

      一切衰損之根源乃是此我執,《入行論》云:「慧見煩惱諸過患,皆從薩迦耶見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師先破我。」大善知識「夏沃岡巴」亦如是說:「於此壽命短暫之世,願能盡力降伏此邪魔。」為令濁世壽短之時,暇身有所義利故,應反覆多方思惟,諸經論要義所述我愛執之過患,努力了知我愛執是一切衰損之門,不令自心隨其而轉。

      (註46)性遮二罪–性罪、遮罪之並稱。性罪全稱自性罪,又作性重、實罪;遮罪又作制罪、遮制。性罪,即自性罪過,不待佛陀制禁,性自是惡,犯之即有罪報;遮罪,則為避免世人之譏嫌,佛陀乃因應時間、地點、情況所制定之禁戒,意為遮止無犯,守護餘戒,若犯之則獲遮制之罪。

      (註47)「汝」意指我愛執《入行論》〈第八品 靜慮〉p169~172。

      (註48)藏人在做酥油茶的時候會 有個茶桶,裡面有根棍子攪拌茶葉跟酥油。因此每一次將這個木棍往下推的時候,嘴裡發出 “砸砸”的聲音。這時他內心就想著這是在我執的頭上,踐踏我執

      辛二、由思愛他執勝利門顯示應取

      頌曰:「修眾具大恩」,大悲於初、中、後三時至為重要之理,於《入中論》有云:「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讚大悲心。」初者,於缺乏安樂諸有情生起慈心,以及於受痛苦逼迫諸有情生起悲心,依此二者菩提心珍寶始得生起。中者,四攝、六度也是依於有情而生起、安住、增長,是故成辦佛果位所需一切善因資糧,亦是依於有情。後者,乃至成就等覺佛果位之後,無間斷任運成辦利益有情之事業,同樣依於有情而得。

      總而言之,大乘一切因及果的根本,就在此「愛他執」,如《入行論》所云:「眼見有情時,誠慈而視之,念我依於彼,乃能成佛道。」另外,有情也像是長養佛苗之良田,如《入行論》云:「是故如來常宣說,眾生田即諸佛田,如是恭敬眾生,能令資糧速圓滿。」由見有情為佛因及佛果之本源,故應於有情作大恭敬,如《入行論》云:「若人於此功德聚,但能顯現一少分,是人應受之供養,盡三界供猶嫌少。成辦佛功德一分,依於有情來成就,唯順此等之道理,供養眾生應是理。」又由愛他執,成辦彼等一切利樂,生增上生及決定勝,由忽視棄捨有情,而生一切衰損,如《釋菩提心論》云:「世間善惡趣,其愛非愛果,皆由於有情,作利損而生。」若棄捨有情,只能獲得少許小乘菩提果位,但珍愛有情則能證得大乘無上菩提,有此差別,如《釋菩提心論》云:「於有情,如毒應棄捨,諸聲聞,豈非下菩提,由不棄有情,佛證大菩提。」

      怨敵等能令生起煩惱諸境,是大悲境、發心境、布施境、持戒之處、忍辱之境等,具足大恩。故《入行論》云:「依諸有情如來,能成佛法力等同。」切喀瓦大師亦云:「不論怨敵或親友,生起煩惱種種境,誰得見為善知識,是人任何處亦樂。」又云:「作利雖得作損報,再修悲心作回報,南瞻部洲勝士夫,雖得回惡亦發善。」意謂雖以利益施與對方,但卻得到損害之回報,對此不要生氣,應以修大悲作回應。若能如是修,則如虛空祥尊者所說:「有勇於身遊武器原,至寶洲無獲打狗石(註49) ,能令無一時為不修,此乃唯一法要也。若能具此,即如所謂,一人一法,一法成矣。」朗日塘巴大師也曾說:「報答出生三世佛陀之母有情。」意謂有情是生出三世諸佛之母。

      如是愛他執之利益與我愛執之過患,總攝來說,如入行論云:「總之愚夫唯自利,能仁唯作他利利益,即於此二見差別,是中何煩多贅言。」又如「貪愛自身一切衰損門,愛有情母為功德之本。」此等義理應善加思惟,見我愛執乃一切禍害之源,愛他執是一切福德之本,於所利境之有情,生起可愛悅意之慈心,在我愛執與愛他執二者,未能任運更換位置之前,須勵力而行,此乃自他交換之意也。

      (註49) 意謂有勇健的身手,就如同徜徉於隨處都有武器之地。到了遍滿寶石之島,因隨處有寶石可拾,絕不會只拾獲打狗石。指隨時皆可修習利他之悲心等。

      庚二、修習希求利他菩提心之正行

      此分二:正修時所應修行,及完結與未修中間所應修行。

      辛 一、正修時所應修行

      此分二:修慈心,及修悲心

      壬一、修慈心

      頌曰:「取捨間雜修」,是謂應將己身、受用和善根等由衷的施予別人,另將他人的痛苦及其根源等由我受取,交互修習取與捨。一般而言,取捨二者並無一定需得同時修習,如《大乘修心論》所云:「唯以捨為主修,或唯於取受為主修,二者都有。」此處著重應以慈之所相修捨,而以悲之所相修取。修習慈心,一開始應由見其利益而猛烈生起歡喜心,其利益如《三摩地王經》所云:「遍於無邊俱胝剎,盡其無量眾供養,以此常供諸勝士,不及慈心一數分。」此謂,修慈的福德遠遠大於以廣大供品,於諸最勝福田常時做供養。另《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云:「於東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莊嚴,其中有情皆具安樂,如諸苾芻入滅定樂。設於彼土修淨梵行,經過百千俱胝年歲,若於此土最下乃至於彈指頃,一切有情發生慈心,其所生福較前尤多,況晝夜住。」 即使短暫修習慈心的福德,猶勝於百千萬年清淨梵行的修習。

      而己身、受用和善根等為何需由衷的施予他人呢?因其能圓滿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故。如《入行論》云:「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大菩薩虛空祥尊者承許先修捨再修取,另寂天菩薩承許先修取再修捨,此二種修法,我們依於前者來講述此中分二:於情行捨及於器行捨。初中分二: 一、獻於未趣道之補特伽羅,二、獻於入道補特伽羅

      癸一、於情行捨

      一、獻於未趣道之補特伽羅

      首先觀想自身成如意身之相,捨於八熱地獄,八寒地獄,獨一、近邊地獄等一切有情,令此等有情種種苦痛悉皆去除得以轉化,彷若金漆令鐵成金般,觀想他們全都獲得增上生之身。如是由如意身,令彼等所境,凡所希求百味飲食、珍貴衣物、高樓府邸,及專一祈願之契合助伴悉皆圓滿。思惟何為受用所依補特伽羅,於何境受用之受用,同何者一起受用之圓滿眷眾。而此皆成修習大乘妙法順。如是思惟,外主要,為具相之大乘善知識歡喜攝受,及諸聞思基礎經聖言等諸外;內則為戒定慧三學。總之,於其相續,生慈悲為本之真實菩提心,行六波羅蜜行,圓竟二種資糧,具足法身安樂。如是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中各種餓鬼,海中和散居之旁生,四大洲及八小洲中,諸人眾生,趣入無暇生處,以及彼生無修習解脫道者,具出生解脫道者,以及三界之中未入於解脫道諸有情,住於中有諸眾生, 以如前所述捨身之方式,令彼等具足修道之一切外及內諸意樂,如是思惟。

      尤其對於損害自己之類者,其施捨之理,如《修心日光論》所說,自身幻化衣食房舍,各種外,以菩提心鐵鉤,挽彼一切作損害者,於彼以清淨意樂如是作白。言:「汝等,從無始時,多次為我母親,彼時竭力而作利益,並救眾多損害痛苦,具大恩者。」如是思而令心生懇切。「此復,從無始來,我不僅食汝等血肉,並行盜殺等惡業宿債。如今報恩之事降臨於我,凡汝所欲之飲食、衣物、屋舍、親友及僕眷。食物之中,三白、三甜(註49) 、以及血肉等,請儘管享用。」如是坦然行捨。思如是捨後,彼境遠離飢渴貧困諸痛苦,一切兇殘損害之心皆得寂靜,於相續生利他菩提心,二資糧竟,心續當中具法身樂。云:「利益果為樂,損害果為苦,以自身作喻,勿損惱他人。」 若於龍天等作害之處,書此偈文放置將有助益,此從上師跟前所親聞。以上摘錄《修心日光論》部分內容,欲知詳細內容可見原文。

      (註49)三白指酪、乳及酥油。三甜指冰糖、蔗糖及蜂蜜。

      二 、獻於入道補特伽羅理者

      思惟小乘種姓者,欲何等身,皆出如意身軀而作,令彼一一獲得,具足此生能成就佛果內外因,而行修持,二資糧竟,心續當中具法身樂。亦如是思,將身如前所而供,令諸安住大乘資糧道起至十地菩薩,二資糧竟,心續當中具法身樂。如前作思,將身供諸根本傳承具德正量上師,及諸住於廣大無邊,十方世界佛薄伽梵,並且思惟,於彼一一尊前,化眾多身,一一身化出眾多頭,一一頭化出眾多舌,口唸讚頌,意修虔信,身作禮拜,由如意身,廣大無邊不可思議之供品聚,而行供養。令彼等心續中,出生無漏大樂。如《入行論》云: 「願彼一切諸有情,數數多次供如來如來妙樂不思議,願彼常時皆具足,諸菩薩眾利眾生悲心憶念咸成就,依怙悲心所憶念,願諸有情悉圓滿,如是獨覺聲聞,願令悉皆得安樂。」而《學集論》(註50)亦云: 「於佛,菩薩聲聞獨覺眾生等。」

      癸二、於器行捨

      思自身為如意身相,化現無量,捨於十方世界器土,令器世間諸等不淨,枯乾莿棘、瓦礫碎石等,一切不淨之器,悉皆轉化。令一切世間,為自性如掌平整珍寶,地域遼廓,若觸柔軟舒適,無垢閃耀,具足芳香,種種天花敷設地面等。另有各類珍禽出優雅鳴聲,具莊嚴八支(註51)之泉池湖水,嚴飾其等,而成清淨圓滿淨土,如同供於佛陀菩薩諸眾之大雲蘊。彼淨土中之有情眾,於彼如是圓滿富饒,

      剎那亦不生出我慢、憍慢之,悉為修習菩提。如入行論所云: 「願此地基遍清淨,無有砂礫等雜物,面均平坦如掌心,性同琉璃卻柔軟。」

      第二、施捨受用之理,思諸捨境如前,初從自身母親以至一切有情為止同上,此後入道之聲聞獨覺及一切菩薩,意念化現不可思議受用如前,接著根本傳承諸上師十方諸佛,同樣意念化現如前所

      第三、捨善根者,將自己三時所積及將積聚之一切善根作為所,如前從此生母親開始至一切有情為止,施捨之理同上,此後聲聞獨覺、一切菩薩、根本傳承諸上師及諸佛等,亦同上修習獻供所。《入行論》云: 「乃至三時善根,為成有情義利故,悉能施捨無顧惜。」龍樹阿闍黎亦云: 「此善願眾生,集修福智糧,獲得從福智,所出二殊勝。」《虛空藏經》亦云: 「願我任何善根,皆不為不成一切有情之長養源。」而如是修習施捨意樂,如《妙臂請問經》中所云:「現若不修捨心希願,往後雖直接捨小物亦成障礙。」逝者如斯,從現在開始如是修習的話,依於堅忍串習力,即使施捨身命等亦毫無困難,此乃諸多經論所云。如是施捨之理,在經藏,特別是《華嚴經》中,詳說如何施捨之理及其所。而其內涵如何修持,載於《入行論》及《學集論》中,在此修習自他交換之時,熟悉此等內容甚為重要,欲知詳情應閱覽這些經論。以上於慈心所,如何修習捨心之理講述完畢。

      (註50) 《學集論》,寂天菩薩著,宋代舊譯為《大乘菩薩學論》。

      (註51) 八支即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

      壬二、修習悲心軌理

      在此,於悲之所,應講述取受他人罪苦之理。首先若講說修習大悲勝利,能長歡喜,故說彼等。如入中論云:「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讚大悲心。」說明悲心於前中後之重要性。正攝法經亦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謂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思彼軌理分二: 一、情受取,二、器受取。

      癸一、情受取

      頌曰:「取捨間雜修,先從自身取。」此謂,將其他有情痛苦及其因,自取於相續而修習悲心,目的是為了能取受他人之痛苦,取受次第則從自身開始。思惟於自相續後世當生之業煩惱集等因,及將領受五或六道有情之一切苦果,如剃刀去髮般,聚作黑團,化成毒蟲形相從下體出,取於心中,此於對治我愛執,有所成效(註52) 。另於此世近取蘊上取已,無餘遠離集因及苦果。此復思惟,明年以後一直到下半生將生的一切苦,取於今年之近取蘊上成熟,令明後年起乃至餘生,無餘遠離一切苦與集。同理思惟,下月以後將生之一切苦與集,取至此月近取蘊上,令下個月以後無餘遠離一切苦與集。明日以後將生之一切苦與集,取至今日近取蘊上,令明日以後無餘遠離一切苦與集。此復受取他人苦集,非藏而不現,或置身邊,其受取者,是為破斥我愛執故,應受取至自內心中。

      復作思惟,諸地獄眾生,一切集因及其苦果,如利刃剃聚作黑團,取至心中,並收攏至我愛執上,令成熟已,調伏消滅,彼等地獄有情,無餘遠離痛苦及集。同理,十方世界,盡其所有餓鬼諸眾,盡其所有旁生,盡其所有四大、八小洲(註53)之人眾,四王天等欲界六天(註54) ,梵天乃至廣果天中,十二色界(註55)有情諸眾,無色界四處(註56)諸有情,一切集因及其苦果,如前猶利刃剃,取至心中,收攏於我愛執,令成熟已,調伏消滅,彼等有情,無餘遠離痛苦及集。同理,聲聞獨覺所具有之苦集,乃至菩薩所具有之微細所知障,亦受取於自相續,如前思惟。

      (註52) རང་གཅེས་འཛིན་ལ་ཁྱད་ཡོད

      (註53) 四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和北俱蘆洲。八小洲: 提訶洲、毗提訶洲、舍諦洲、上儀洲、遮末羅洲、筏羅遮末羅洲、矩拉婆洲、拉婆洲(身洲及勝洲、拂洲及别拂洲、行洲及勝道行洲、惡音洲及惡音對洲)

      (註54) 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註55) 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 ,三禪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四禪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 。

      (註56)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癸二、器受取

      如是思惟,器世界一切傷害有情之過患,如前取受於自身,令其清淨,使諸器世界猶如淨土。如《修心日光論》引用夏樸瓦所云:「如是以取捨之法,修習慈悲法者,乃為驅魔法。」此理如阿闍黎龍樹所云:「眾罪咸歸我,我善施眾生。」寂天菩薩亦云:「自他不異平等,應修自他相換法。」莊嚴經論亦云:「他自心平等,愛他勝自獲取後,如是他義執為勝。」

      如是取捨二法,於心續善加修習,若稍得嫻熟,其總攝二法修持之理,如頌云:「彼二風修。」以風心二者所趣為一之關鍵,得使心不易散亂、滅除分別心,故應於前述取捨二者,伴隨鼻孔吸氣呼氣的運作交互修習。方法如下,觀想如母有情(註57)於前,當自己從右邊鼻門呼出氣的同時,自相續之一切樂與善都以白光之形相,從前方母親的左邊鼻門進入,令其具足殊勝安樂,如是思惟修持。另當鼻門吸氣的同時,彼母相續之一切罪障,皆如利刃剃般成黑團聚,順著氣息從其右邊鼻門而出,從自己左邊鼻門進入,思惟融入如同住於心間的我愛執。如是思惟打擊我愛執的目的,是為使一切衰損之門此愛執,其執著之威勢得以稍緩,並得調伏等。同理,經由鼻門呼出氣時,思惟身、受用及善根等,捨於遍虛空界一切有情,令彼一切具足究竟無漏安樂。內吸氣時,思惟受取三界一切有情,所有集因及其苦果,至自己心中我愛執之上,令彼一切無餘遠離痛苦與集。如是,於母等出入數息,若能勤勉精進修持二十一次或一百零八次的話,具有令自他交換的心易於生起等之特殊之處。

      (註57)或是真正的母親

      辛二、完結與未修中間所應修行

      座中正行以慈悲猛力執持取捨諸所,然於未修中間應如何執持呢?頌曰:「境毒善各三,總攝座後教,威儀盡誦持。」於六根之境,依於悅意、非悅意、中庸三者,依序生起三毒時,應以至心修持思惟,於此世界,受三毒左右不得自在之有情,如此繁多著實可憐也。此等有情三毒煩惱驅使之痛苦,由我承受煩惱逼擾來替代,願彼有情,能具足無有三毒善根。此典籍的釋文,有些雖然不見有「總攝修後口訣」此增補詞句,然大菩薩虛空祥尊者以「彼二風修」總攝取捨二法修持要訣,推論「彼二風修」總攝正修時取捨二種修法要訣,是為喚起憶念先前正行所修,而在此完結及未修中間,為提醒憶念取捨故,亦可於一切行住坐臥威儀,晝夜一切時中,念誦取捨文句諸如「惟願大悲師加持」(註58)等。或者全心思惟《集學論》和《金光明經》中,教授修習慈心與悲心諸多偈頌,乃至最低限度能修頌文句。如是不論行住坐臥等所為何事,皆得以從慈悲心之門,轉成增長自他交換菩提心方便,詳細內容於《寶雲經》(註59)有所講述。因此不只是正修時,即使未修中間亦極重要,此於上師教授曾多所聽聞。

      因此《修次第篇》云:「彼大悲心,或行或立,一切威儀,一切時中,應於一切有情而作串習。」如其意樂,加行誦持門則為「彼等罪障咸歸我,我善無餘施眾生,一切有情苦熟己,願我善令彼安樂,無論眾生任何苦,願其全部熟於己, 願菩薩眾一切善,令眾生得享安樂。」大菩薩虛空祥尊者於此頌末,勸勉應如是堅毅而作串習。大霞惹瓦云:「於我教授作串習,如長棍椽木者,時高時低,不能成也。如落石下墜,欲一蹴可幾,不能成也。如暖溫伏水,混濁不清遲滯不前,不能成也。若以所謂『白則酸乳,紅則鮮血』,而至心勤策,將如羊中出驢(註60),脫離一切損害痛苦。思此可或不可、能或不能、作作或不作,雖其疑慮充盈境域,亦不能成。」

      (註58) 出自《上師薈供供養法》:「惟願大悲師加持,凡母眾生罪障苦,令皆成熟於我身,凡我所修諸樂善,悉施眾生令享樂。」

      (註59) 「若於一切威儀路中修菩提心,隨作何善,以菩提心而為前導,於餘生中亦不捨離如此心寶,如如若人多觀察。」

      (註60)與「鶴立雞群」「卓爾不群」同義。是人群中出眾的意思。

      己二、修習希求菩提菩提心

      希求菩提之心,其修習之理雖未直接載於根本頌,然而在前述慈悲心於諸所修持之理,即已間接成立。如是究竟他利能夠真正成辦者,唯獨只有佛,聲聞獨覺、阿羅漢等非也。因此確定,如此果位若不希求絕對不行,故應希求菩提。如《修心日光論》所云:「若思如是修習慈悲,能成就彼者,何處有耶?諸等聲聞獨覺羅漢大德,及十地大菩薩,知必具有不可思議利他事業。然至輪迴盡中,由任運成就不斷門中,雖僅依靠,說一一法放斯微光,亦能將無數眾生,導入涅槃,堪此果位,唯佛一也。非僅如此,斷證自利究竟果位,亦唯佛一,故應修習思惟,我為一切有情利故,願得二利究竟佛果。」思惟此理,慈氏怙主於《現觀莊嚴論論》亦云:「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說明發心的圓滿定義,應具希求他利與希求菩提二者。

      修習希求圓滿菩提之願心,應將所願求之境,即菩提所具身語意功德,作為信仰標的。應憶念《集學論》所云:「信根堅固,菩提心亦得堅固。」思惟無論如何,都要獲得究竟圓滿斷證功德,佛之至寶果位。而其利益,則如《勇授問經》云:「菩提心福德,假設若有色,遍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

      戊二、彼支分教授

      一、違轉為菩提道用,二、總示一生修持,三、修心之量,四、修心三昧耶,五、顯示修心學處。

      己一、違轉為道用

      一、略示,二、廣說。

      庚一、略示

      頌曰:「罪滿情器時,違轉道用」。於器世間十不善罪業之增上果,旺盛滿盈。於情世間,濁世眾生我愛執罪障驅使,所思無非煩惱、所作無非惡業盈滿。諸喜黑法之天龍魑魅,威勢增長,於一般修法者,特別是其中入於大乘法門諸行者,從各方面以惡纏縛之此時,若能入於如此修持二種菩提心之法門,且知將違轉為順,障礙持為助伴,亦知將作害者,視為勉勵修行之善知識一樣,則惡亦能轉為成就菩提之道用。如善知識慬哦瓦所云:「霞婆瓦,汝修心時,惡顯為助伴,苦以樂受,大稀奇也。」因此不論內外是如何,承受病苦也好,發生任何不欲之事也罷,不要怪罪於友朋眾生,了解其為我愛執此魔鬼之罪過,思惟承擔業主之理至為重要,如同《入行論》所云:「由我業力所招感,故得於我作害者。」

      庚二、廣說

      一、依殊勝意樂菩提心,令惡轉道用。二、依勝加行積淨二者,令惡菩提道。

      辛一、依殊勝意樂菩提心,令惡轉道用。

      頌曰:「遇即修習」。教示如何將突發之轉為道用。意指不論突遇任何善惡,應知於其當下實踐修心。吾人於時,有有盛,亦有痛苦衰敗之時,境有家鄉或者異鄉,處則鄉里以及伽藍,伴則與人或非人等,不論值遇任何時空條件及對象,莫因良稍具圓滿,即成為生起我慢、驕傲、自大之助,而應知轉其為道用。也不要在身心突然稍受傷害之時,令其成為怯懦、灰心、畏縮怠惰之助

      而如前應知將其持為修心。是故,當於自己身心產生任何大小苦痛時,心想由我來替代,遭受此等痛苦之其他有情,願他們皆無餘遠離苦痛,我能有如此修持的機真是太好了,從內心至誠歡喜信受。具足安樂之時,外如衣食、房舍、友伴、善知識等皆圓滿,內如身心無不適等,此五濁惡世之時亦能遠離修行之違,順資糧無餘匯集,這些都確定是過去所積善業之果,如是思惟獲得決定,且為令往後亦能具足此等善因資糧,以清淨戒律為根基之善因,應勵力而行。總之,無論善,不令其成為修行違,應知轉為順也。

      辛二、依勝加行積淨二者,令惡菩提道。

      頌曰:「四行勝方便」。如是依於菩提心意樂,如何轉惡菩提道之理已教授完畢。接著應教授如何依於殊勝加行,作積資淨罪二者之理。圓滿世俗菩提心之最勝方便或支分,是殊勝加行積淨二者,其又分成集資加行、淨罪加行、於魑魅施食加行、於護法作供加行,具此四種加行至為重要。

      首先是集資加行,如吉布瓦卻季絳稱(註61)所著《修心七義釋論》所云:「因為得到痛苦,會失去希求安樂之所;果真如此,則應思惟將其作為引領助,促其如是而得。」若不欲痛苦而希求安樂,則應知「要斷除痛苦,需積集善因資糧」,所含敦促之意。因此,上則供養上師三寶、禮敬承事僧侶,下則於魑魅施食朵馬,供養護法等。總之,應於身語意三門勵力積極資糧,皈依發心,於上師三寶獻供曼達,至誠祈願。然後無所疑慮的祈請「我病若是善則病,若癒是善則癒,若死是善則死,祈賜加持。」

      第二、淨罪加行。若自己身心受痛苦所逼,會生起遠離彼等之希求的話,則應知「若你不欲痛苦,則此後應斷罪因」,所含敦促之意。於往昔所造罪業,如毒入腹般後悔之拔除力;思惟往後即為命故亦不造罪,免於惡作回復之防護力;依於皈依發心之依止力;修持空性與念誦陀羅尼等對治力,應勵力以此四力反覆懺除三世罪業。

      第三、於魑魅作供。應知此處之魑魅,主要是指於我作害者。如前所述,於作害者思惟具大恩澤,特別是慈悲忍辱之修習。獻供食子後至誠如是祈請,「汝作害於我者,助我修持菩提心,不勝感激。其他有情痛苦成熟於我,亦望請協助。」若不能如此的話,則如示訓令「獻供食子,吾將盡其所能,於當前乃至長遠利益於汝,願汝於我不作修行之障礙。」

      第四、於護法作供。盡其圓滿陳設潔淨食子(朵馬)已,由思惟門,觀想善且廣大,迎請護法而作祈求,願能止息修行障礙成辦順。如儀軌供已,至心祈求,願如諸先賢佛菩薩,彼如何將惡化為菩提道用,我亦能化為道用。菩提心寶,於總大乘至言當中,如何而有,於諸先賢心續,如何發生,我相續亦依如是未生者令其生起、已生者令其安住、已安住者令其增上,身語意三,由見聞念觸門,利益有情,此等事業願能成就。

      (註61)大菩薩吉布瓦,名為卻季絳稱,中文義為法幢

      己二、總示一生修持

      頌云:「應修五種力」。總攝一生修持心要意指:修行此法之瑜伽行者,一切修心應總攝牽引力、白善種子力、對治力、發願力、串習力等五力,於自心續善加修習。其它論典所引修心根本偈頌「應修…」等,雖有諸多差異,此處是以《修心日光論》根本偈頌為依據,應知餘處亦如是。

      第一牽引力者,於總於別各個時際,不令自心隨煩惱而轉,不論好與壞、苦與樂,永遠不離菩提之心,發思此猛力牽引。再者,此後乃至未證菩提,或者今年、今月、今日,尤其於今日晝夜之別中,不令我執所引生之等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有生起之機會,於剎那中亦不令身語之行為隨彼等而轉,修習菩提心寶,永不捨離,若發思此猛力牽引則將不離菩提之心。例如,若發思猛力牽引,今日我絕不傷害眾生,依此牽引力則該日不生害他之心,即使生起亦能立刻執持,此等特點極能感受,故得成立。

      第二白善種子力者,此謂欲令菩提心生起、安住、增上故,應盡其所能積集資糧。菩提心寶未生者生、已生者安住、已安住者愈加增上之因,從布施而得、從持戒而得、從修持而得之福德智慧資糧,應勤勉積集。

      第三對治力者,了解貪愛自身、棄捨他人等,皆是我執與愛我執之過患後,應勵力予以斷除。於高於我者忌妒、低於我者輕視、相等者競爭之心,此等惡念亦皆究責於我執。無論如何修行,總是不能趨近解脫,亦究責於此。不論所行何處不得轉徙、與何人相處不得融洽等,凡此一切,思惟究責於此,見其過患至關重要。如《入行論》所云:「終不應於煩惱敵,甘心俯首而歸順。」應視煩惱為大敵,勵力不為其所左右。

      第四發願力者,以偉大願力,於三門係屬善根,及一切苦樂好壞,皆令其成為菩提心寶生起、安住、增上之因及助伴。再者,依於自他三世所積諸善根力,願自他相續,菩提心寶未生者生、已生者安住、已安住者增上,如是祈願

      第五串習力者,無論苦樂好壞任何情況,皆須專一串習菩提心寶的原因,已述於前。如《入行論》所云:「總之愚夫唯自利,能仁唯作他利益,即於此二見差別。」若不遠離串習之而持續串習,肯定能有所得。如云:「串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

      大伽喀瓦雲登札亦云:「此具過失心,有一大功德,學何即成彼。」五力教授若與伽喀瓦的要訣結合運用,即如根本頌云:「大乘往生法,五力重威儀。」大乘修心法門修持之補特伽羅於臨終時,若無法如甚深密法般作修持,則依於五力之殊勝修心要訣如下。

      第一白善種子力者,盡未來際許多痛苦之因,遮制及自性諸罪,皆以四力懺悔淨化,使得臨終無所懊惱畏懼。如是而行應斷除對自己資具及身體之戀,對於自己所持有之任何資具,皆能至誠的上供三寶下施眾生等,奉獻於福田,不留任何一樣著事物至為重要。不然的話,就會跟以前所發生比丘臨終仍缽盂一樣(註62)。尤其應棄捨對自己身體的愛執,因為由此我執,它對受生六趣中任何一處之身體,產生貪愛執著,為了身體而希求衣食等之目的,而現作十惡等非福業,承受輪迴中總與別的無盡苦痛。如《入行論》所云:「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於此生懼身,誰不似敵?千般欲療除,飢渴身疾者,補殺魚鳥獸,伺機劫道途。或為求利敬,乃至殺父母,盜取三寶物,以是焚無間。有誰聰智者,欲護供此身,誰不視如仇,誰不輕蔑彼?」從此以後,像這樣由業力煩惱所生之身體,不再取受,若再取受亦僅有痛苦之因而已,應將心安住無自性法身之中,如是發思猛力牽引。

      第二牽引力者,如前發起長、中、短三種牽引力(註63)非常重要,思惟如同自己以前修習二種菩提心一樣,於中陰身時亦應憶念二種菩提心而修習,如是反覆猛力發牽引心。

      第三對治力者,思惟愛我執及其所引生煩惱,雖已令我衰損於前,此後若不遠離它,無論何時剎那之安樂亦不可得,而現在不間斷的痛苦,其根源我亦尚未找到。如是憶念煩惱過患,恒時披起不隨煩惱而行之鎧甲而住。

      第四發願力者,於三寶奉獻七支供養(註64) ,如是猛力祈請,「我於中陰乃至所有未來生中,祈請加持修習二種菩提心,祈請加持值遇教授此法之至聖上師。」我在中陰及諸未來生,願能修習二種菩提心,願能值遇其教授之上師,反覆發願。

      第五串習力者,身之威儀謂頭朝北身右脇而臥,右手托於右腮,右手無名指堵住右鼻孔之氣息,左手置於左腿上,以左鼻孔之風息作「取捨」以此而往生。伽喀瓦曰:「往生教授中浮誇者甚多,但無有超勝於此者。」因此,在世時依於五力如何修持菩提心,臨終時亦應依於五力修持,無所畏懼的往生至關重要。

      (註62) 以前有一個比丘,因戀缽孟而受生為蛇,被佛陀驅入林中後,火熾燃,焚燬樹林,自己也被燒死,墮入地獄。因此,這位比丘前後連續三生的身體,為三種火所燒。

      (註63) 長的牽引力:指從今乃至菩提之間,發願不被煩惱左右,不離修習菩提心;中的牽引力,指此生盡形壽間;短的牽引力:指今天晝夜間。

      (註64) 七支供養共有七支:第一、禮贊如來;第二、供養諸佛;第三、懺悔業障;第四、隨喜功德;第五、請轉法輪;第六、請求不入涅槃支;第七、普皆回向。

      己三、修心之量

      頌云:「諸法歸一要」,一切經論典籍之正法,總攝其要旨,皆是為了斷除我執及其習氣,而不論直接或間接所要指出的全部道理,也在斷除我執。因此無論自己身語意三門之行出於何種動機,皆當審視其是否成為增長或滋養我執的助?還是成為減弱或令其衰損之助?如果是前者的話,則於法所作聞思修等之目的已錯謬,雖修法卻無入於法;若是後者的話,則是修法入於道之印證,此時之修心於自心續中才為真實不虛。所以說此乃秤量自己是否是「修行人」的長秤桿一般。

      如是自省時,我們應無愧於己。如云:「二證取其主。」此指自己與他人兩種證人中,若他人說「你修行之量已得善法」、或讚「心續柔順、從容舒緩」等,這種說法雖然是修心的一項印證,但此無愧於他,乃依自己修心而得於身語外在行為顯現調伏之徵象,僅執於此並無益處。因為外在的表情可能錯亂,或者眾生大多僅喜歡某些好的外在行為也有可能。所以無論何時審視自己心續時,對於自己無所欺、無蒙蔽、無所愧等,才是最主要的印證。總而言之,外表良善於他無愧之印證,與自心無欺於自無愧之印證二者之中,應以後者於自無欺為主要執取之意。若能如此的話則為修心之徵象,故應勵力生起對治令己無愧也(註65) 。

      所有善、或者不管自己喜不喜歡,都用以修心,將不喜歡者全部轉為喜歡,如是教授修心,如頌云:「常懷喜悅心」。修習菩提心不論遇到善或惡,內心沒有絲毫一點不快樂,唯獨持守歡喜心非偶爾數次,而能恆常持續的話,則是修心之徵象。再者,修習菩提心而得嘗法味,當遇到痛苦或惡名等任何惡時,思於修心之門可轉為道有所把握,不論善惡皆能將其轉為順,尤其遇到惡時則修歡喜心,思惟世間遇到像這樣惡有情何其多,其全部成熟於我身,由我此惡來承擔彼等。認知得獲取捨修心之意旨後,心生歡喜而不令其成為不安樂之助,能如是修持之時即如所云,達到了生起對治法的最初現量。吉布瓦卻季絳稱於《修心七義釋論》云:「總之,若遇任何非所樂求,無不歡喜,令成自己修心助伴的話,則為修心之量,那樣的話則符合對治法之深度也。」

      (註65) དེ་ལྟར་བྱུང་ན་བློ་་འབྱོངས་ p60-61

      正示修心量者:如云:「修量即遣執」,道及其修持之量,乃從道與其相違之執著於現前相反,在心續生起不顛倒之證悟開始。而下至思惟道前基礎到修習勝義菩提心,各各於最初心續中生起之覺受,譬如於心續中即便僅生起一樣善好功德,亦能自然地於善知識生起念恩之心;思惟暇滿人身不令其無義利,無論如何應取其心要之心自然生起;從著此生的心轉向憶念來世的心能自然生起;厭患世間圓滿,思惟無論如何應從輪迴解脫之心能自然生起;此乃修前行法於最初心續中生起之覺受,亦或其修持之量也。

      同樣的情形,串習空性修心之量,乃一旦依於正見伺察,即能現前遣除實執,自然生起無諦實之強烈信念,如《修心善慧密意莊嚴》(註66)所說一樣。心串熟之徵象者,如云:「修成具五相」,長時間串習修心之徵象是修成具五相。以心串熟之力,見二種菩提心乃一切佛經之心要,而恒時串習故,可謂大菩薩。深信業果,於一切粗細惡皆惕勵故,可謂大持律。堪忍於調伏自心煩惱之種種苦行故可謂大頭陀。令自身、語二行不離大乘十法行(註67)故,是謂大沙門。恒時修習菩提心支分等瑜伽故可謂大瑜伽行者等五相。此心串熟之徵象應生起究竟覺受之徵象,不應就此滿足而放棄精進修心,如《修心善慧密意莊嚴》所說。

      又如頌云:「散能即修淨」,不僅心未渙散之際,即使於渙散之時,突遇任何惡,亦能對治令成菩提心助伴,不隨惡而轉的話即為心串熟也。如騎師或善於騎術者,心雖渙散馬突驚走而能不墜。精熟二種菩提心之士夫於不合理處,雖受毀謗等突然之惡譽、譏嫌、嘲弄等,不忘失修心的實踐,內心依然能住於安樂,此亦是心串熟之徵象也。諸凡譏嫌、誹謗乃至嘲罵等,世尊亦有諸多遭遇,此無疑是吾等過去誣衊他人,所積集惡業而感得之果報宿債,若能如是至誠的思惟之時,即為心串熟之徵兆。

      (註66) ཡོངས་འཛིནཡེ་ཤེསརྒྱལ་མཚན 所著

      (註67) ⒈繕寫佛經;⒉供養;⒊佈施;⒋聽法;⒌受持;⒍披讀;⒎開演;⒏諷誦;⒐思惟法義;⒑修習法義。如《辯中邊論》云:繕寫及供施,聽聞與讀持,開演複諷誦,思惟勤修習,十法行體性,福德無量聚。

      己四、修心三昩耶

      顯示諸修心不可逾越三昧耶(註68) ,於此分二。

      庚一、順著項目以偈頌顯明

      頌云:「常學三總義」,修心三昧耶很多,其中總義有三,一、修心不違承諾。二、修心不魯莽草率。三、修心不墮偏黨。此應恆常修學也。

      首先,我們絕對不要如此作:「我等是修心者乃以調伏心續為主要,諸如淨水、取水等口沫漱口有何益,即使不如此作亦無違害」,然後輕蔑細微的制戒,或如云:「若有此修心法門,哪還需要其它?」從而與修習一切法背道而馳。我們應當學習用四方道(註69)總攝沙彌學處集頌以上,續王密集以下的一切佛法並付諸實踐。總而言之,應斷除自詡為修心行者而輕蔑學處,從別解脫戒至金剛乘,凡所承諾之學處,皆應善守不令衰損。

      二、掛上修心者的幌子,裝出似有能不受害的把握,隨處挖妖地、砍神樹、攪邪水、肆意行走於瘟疫流行之地、與上師句衰損、違犯戒律、瘋顛狂走等。於內心知見以及外在身語行為,與前述相符者我們應完全斷除,否則將成見行不淨也。這方面宗喀巴大師親傳弟子虛空祥尊者於《修心日光論》云:「衰損句、瘋顛狂走等順應的見行,盡皆斷除,隨學從阿底峽尊者乃至一切智宗喀巴大師師徒之間的清淨教傳。」如是大悲教授,吾人應慎重此要點也。

      三、就修心的對境而言,人和非人、敵親中庸、善惡中三,高低中三都應無偏袒的修學,因為就所修的道來說,對遍虛空一切有情都應無分別修持慈悲心故。而其原因也在於一切有情,同樣都不欲痛苦希求安樂。就調伏心續所應斷的煩惱而言,不可僅予片面或些許之對治而已,應無有差別地了解所有煩惱總的對治方法而修學之,因為所有煩惱皆同樣會障蔽解脫及一切種智之道,造成輪迴痛苦。所以不論是就修心的境、所修的道及應斷的障蔽等而言,修心皆應不墮偏黨。

      (註68)言;句。

      (註69) 各方面皆不相違圓融之道,各方面皆相宜的善巧之道,譬如一張四方桌,你隨便從哪一個地方一動,其它全部都會跟著連動。

      如是要想對一切有情沒有偏執,則應如下所示:頌云:「嚴束力斷取」,對於一切人及非人過於嚴苛約束的話,恐成為其懷恨而作損害之的危險很大,因此應將嚴苛約束用於我愛執的斷除,並將愛他執的心視為最殊勝的修持,勇猛勵力。

      一般而言,人或非人不管是誰,刻薄地以嚴刑峻法太過約束的話,因而導致忿怒、長時懷恨而作損害之的危險甚大。以人為例,自己施恩養護之僕從,若太過嚴苛約束,則以前所給的恩惠都將沒有意義,尚有因而導致忿怒之危險。那到底應當對誰嚴苛約束呢?總的來說,輪迴的一切痛苦皆由業與煩惱所生、所積集,而彼等之根源即是我執,因此於法之聞思修三者和身口意的一切作為,皆要對此嚴苛約束,且於摧伏它之方便多所努力。如《入行論》所云:「我應愛著此,懷恨與彼戰,此似煩惱心,唯能滅煩惱,吾寧被燒殺,或遭斷頭苦,然吾絕不可,屈就煩惱賊。」我們應努力斷除我執,並修習執愛他人的心。要如上斷除我愛執,應如頌曰:「應毀一切因。」(註70)我們因非理作意有情定位為怨敵、親人、無關痛癢的人三類,或者悅意、不悅意兩種,進而以相似因增益,於悅意者生起、不悅意者生起等,凡此種種皆應徹底摧毀它。總之,輪迴諸法、特別是親友怨敵無有定數,如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其返此而死歿,故於生死全無定」。

      如同所謂:「於極有疑慮處當築起圍牆。」顯示心續之法,有如同水從容器溢失之危險諸門,應特別專修,如頌云:「常學諸別分」,因於五別分有修心失壞之危險,故於此等應特予專注修學。五別分是:

      一、對於三寶阿闍黎、親教師、有法關係的師長、父母等具大恩者,縱使造作小小的不善或傷害,亦成極重的惡業,故應當斷除恨等事,於彼等特別區分以修心也。

      二、平常與自己一起相處之家人、親戚、好友等,由於親近的故,導致易生煩惱的情形很多,故應特別地修心

      三、僧俗二眾不論何人,感覺像是與自己匹敵競爭之類者,由於不喜歡的故,當其遭遇大不善不用說,就算輕微不善也會想說:「真好。」這樣失壞於竊喜之患,應特別予以淨修。

      四、雖然自己完全沒有傷害對方,但對方卻對著自己擺臭臉,對這一類的人應特別專修。如「若燃恨火,悲心濕繩斷」所說一般,對彼等若無法以慈悲修心的話,自己心續悲心的潤澤恐有乾枯的危險。

      五、有些人雖然不能說對自己有所傷害,但一聽到對方名字或者一看到對方,心裡就不喜歡、不稱意之類者,對這類的人應特別專修,因為恐易生起恨,其不合宜原因如前。

      因此總結,於自己有大恩者,與自己平常關係密切者,會引起自己競爭比較者,沒傷害對方卻反倒被彼等傷害者,沒傷害自己卻因業力令自己不稱意者,此等對象易於修心失壞,故應特別專修。

      (註70) རྒྱུ་མཚནཐམས་ཅད་གཞོམ་པར་བྱ p65

      要對前所提到的這些對境生起等捨的心,需如下所示。頌云:「不觀待眾」,成為一個以二種菩提心教授,至誠地修持之補特伽羅,對於無論是好壞或苦樂,都應視為修心的順,無需觀待其它的順。總而言之,不論從聞思等何門趨入,如果人及非人等不作害、衣物具足、身體健康等等順具足即可,若無則不能成辦,其情況大多如此。但若從修行二種菩提心法趨入,至誠地以此二法修心,前面所說的那些順即使不具足,但卻能把順不具足本身當作順來修習,值此五濁惡世內外違遍滿之際,仍能無所畏懼退怯,則殊勝的菩提心效益必得產生。或者當遇到違時,不要灰心、怠惰、失望等,應該生起毅力與勇氣,發起精進等。詳細可參閱《入行論》引用《慧海請問經》之內容(註71)。

      顯明修行時須行止穩重,頌云:「心改身如故」,以前持守著愛我執,追求自利的願望不要依然故舊,應該改變成為愛他執的願求。但像在別人面前掉淚、哭得睫毛凌亂不堪等,於身語之行為欠失沉穩的情形則應避免,應該是要外在表現隱晦但內心卻成熟才對。因此意樂應隨時不離修習菩提心的希求,且身語之行為非換新枕之相,令與一切相合之理加以修學,如伽喀瓦尊者所云:「一切修心外宜晦,而內證宜廣。」因為太過彰顯恐成障礙及波折之助

      顯明入修心之門後不應說他人過失,頌云:「勿說支節缺」,人及非人不論是誰,不應說其過失,在世俗方面如瞎子、聾子等,法的方面則如句衰損、違犯戒律等支節諸缺失,動機是指責及侮辱的心態而說這說那,絕對不作,因為會引起別人不適,也會成為自己修心障礙的故。總之,除了少數因為佛事之特例,其餘絕不說他人過失。

      顯明不宜究察他人的錯誤,頌云:「勿思他人事」,在觀察他人的錯誤後,心想「我是一個修心的人,要與他為伍當然也還可以,但我仍然不能與其為伍。」不管是心裡這樣想或者跟別人說都不應作。因為觀察或講述他人的過患,是與修心的行持相違背。所以如同根敦主巴大師(註72)所說:「總的而言,一切有情,特別是入於法門及大乘門諸眾,不應觀察過患或講述,因會斷除自己善根,引出墮生惡趣之不可意異熟果報。」

      顯明不應求修行的果報,頌云:「斷一切果求」,自己修習菩提心的果報,若是想要獲得此生來世所攝輪迴中,身及受用等的一切圓滿,這種希求不僅應該完全斷除,乃至解脫以及一切種智的果位,都不應為了自利而求。那麼,自己不就是為了希求佛果嗎?要知道其目的是為了有情,而不是自己而已,因此如《現觀莊嚴論》所云:「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

      (註71)《慧海請問經》云:“諸善之本即信解。”《文殊刹土莊嚴經》亦云:“諸法由生,住于意樂上。

      (註72)僧成,即一世達賴喇嘛

      庚二、順於項目以散文的方式明顯

      頌云:「莫噉雜毒食」,先以「摻雜毒物之食若不棄捨,將成奪命之」為真實譬喻,然其象徵之意涵是謂:聞思等的功德,若摻雜世間八法(註73) 、我執和我所執,將斷除解脫以及一切種智道的命根。好的食物本身所具有的功德,是能成為食用者的身體滋養發育之順,但若摻雜毒素的話,則成奪取身命之死。同理,一般而言,聞思等所具特殊功德,是增長智慧,且由此獲致佛果位無庸置疑,但

      若有世間八法的分別心,以及我執摻雜其中,則會斷除解脫以及一切種智道的命根。此也顯示不論所行何種善法,都應勵力不使彼等摻雜其中。

      顯明不要懷恨報復:頌云:「不可講情義」,別人對自己稍微說些微細惡語,就起恚且持續懷恨於心,如此的對恨情義綿長不應依持。因為於彼等將會斷滅生起悲心的機會。其也意涵不論生起何種煩惱,皆不要於其情義綿長不絕,應予立即滅除。或者這麼來說,如同一個重情義者,對於別人施予自己的恩澤,會為了報恩的目的,而長期持守於心一樣。對於別人的傷害,如果長期懷恨,則是對於煩惱持守情義,這樣不行。因此若在解釋根本偈頌的內容時,直接順著詞義的話,則謬誤甚大,故應慎思明辨 。

      顯明不應於他人口出惡語等:頌云:「莫作惡諍」,不以諍罵惡語傷害他人的心,不應詭辯。不管對方對自己說了何等難聽的話,絕對不說刺傷他人的心,以及令人反感的諍罵惡語。不論遠近好壞,任何人有了過錯,絕對不以粗暴言語回應,不然的話如前所述,將難以獲致於彼等生起悲心之機會。此外切喀瓦大師曾說:「『那時您犯有這種過失,我沒有回應,沒有對別人表明有或沒有』像這樣不斷數落如珠串般的諍罵,其象徵正法的種子亦將消失無蹤。」

      顯明即使有作害之機,亦不還害報復,頌云:「勿候險阻」,對於別人的傷害記恨於心,而在狹路險關處等候堵人般,想要伺機報復的心應該斷除。乃至稍微傷害自己就懷恨於心,然後就像在懸崖狹路的關隘,守候敵人將其擊敗一樣,一直等待可以報復的時機到來時進行報復。這對於趣入大乘法門,特別是此修心法門者,不應如此作,因為這跟取捨的修持絕對相違,並且一旦入於佛門,即應與「他罵不還罵、他怒不還怒、他打不還打、揭過不還報」之四沙門法永不相離,否則即成外道故,因此應謹慎為之。

      (註73) 世間八法,所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顯明不應揭發他人過失:頌云–「勿傷其要」,在眾多之中,刺傷他人心中要害,如同揭發過失般指責過錯,此不應作。不應以有過之動機,揭人隱私說其過錯,或對非人持誦兇猛命等,如是會擊中對方心中要害,令其內心無法承受之傷害,皆不應作。因為如是作的話,會令對方內心上生起猶如斷命般的痛苦,故不應作,原因如前所述。

      顯明自己不欲之重責,不應令他人承擔–頌云:「氂載勿牛馱」,所要馱載的是氂牛和牛二者同樣不喜歡之擔子,而雖然二者都不喜歡,卻將氂牛的馱子以狡詐的方法移掛至牛的身上,這絕對不行。如同此喻,自他二者所共有且都不喜歡之各種責任擔子出現時,絕不讓其落到自己身上,以狡詐的方法推到他人身上,像這樣害人的作為絕對不行,因為同前此與取捨的修持相違。總而言之,自己所面臨不喜歡的責任,不應詭詐地以陰險行徑推諉給他人。

      顯明應斷除將共同的成果想辦法佔為己有之意樂加行–頌云:「公利莫爭先」,比如自他二者所共有利益他人成果之榮譽,本應二者都共同期待獲得的,自己卻爭先邀功說:「這是我一人所作」,不應如此。像這樣對一個修心者而言是不應作的,理由同前。很多修心根本偈之釋文,因為偈頌的藏文使用了「快速」這一個字(註74) ,故將其解釋為利益他人的榮譽,想辦法快速先讓自己獲得的意思,這樣似乎較易增補其文。但《修心日光論》依於諸大師之甚深意旨,偈頌的藏文使用「爭取」這一個字,相信這必定也是宗喀巴大師的旨意,在此予以沿用不加更改,希望有智之士探究明辨。

      顯明修心即應真正入於修心–頌云:「天莫變成魔」,一般而言,依止天神雖然是為了獲得利益,然而對於有些世間神祇,依止方式稍有差錯,甚至有斷送自己性命的危險,其世人稱之天變成魔,我們不應落至如此。此譬喻所象徵之意涵乃是,吾等入於法門者,所有聞思修三者、禮拜、修淨治等不論何種修行,雖然都是為了調伏心續之我執,但若與此相反,以傲慢自大、忌妒上者、欺侮下者、與相等者競爭之心等在培育我執,成了只是增長它的方便而已,那就是修行沒有入於法,如同天變成魔之比喻了。這也類似「東門有鬼,西門送俑(註75)」一樣,因此如同《入行論》所云:「我如卑劣僕,勤役諸眾事」應謹記於心啊!

      顯明應斷除為了求自身安樂之方便而希求他人痛苦–頌云:「樂支不求苦」,意謂不要企求以別人之痛苦作為自己安樂之支分或方便。或者說,以期待對方得到所不喜歡的痛苦,來作為成辦自己所求財物受用等圓滿之支分,例如,自己的親友若死的話,他們的財物都可歸屬於我;施主若病死的話,就能做法事獲得供養;與自己住在同一地區且各方面等同的法師若死的話,那福報則我一人獨享;自己的怨敵死的話該有多好等等。總而言之,絕對不要在別人的痛苦之中,尋求自己的幸福。

      以上所說,是修心不可踰越之句,應謹記在心善加修學。

      (註74) 「འགྱོགས藏文有舉起或爭取之意,「མགྱོགས藏文是快速的意思。二者前加字不同。

      (註75) 俑,法事中用以懺罪替死的替身物。

      己五、顯示修心學處

      庚一、順著項目以偈頌顯明

      顯明無論入於衣食等何種瑜伽,皆應執持菩提心珍寶–頌云:「一貫眾瑜伽」,意謂衣食住行等一切瑜伽,唯獨執持一心利他而行。如《親友書》所云:「應知飲食如醫藥,無貪而近習,非為憍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是謂此身安住唯一目的乃為修行所依,並非為了憍慢等故,如應思惟是為了自己身體的蟲菌而食等,以利他的心而修行飲食瑜伽。此外著衣、睡眠和坐臥等一切威儀瑜伽亦類似,是故身語之一切威儀皆應執持利他之意樂。

      顯明如於晨間作發思牽引,應於夜間審視所牽引內容是否完成,非常重要–頌云:「初後修二事」,意謂初之牽引與後來審視是否如前所牽引成辦,修習此二事極為重要。乃至自己身命存活於此世間之時,最初在一覺醒來起床之際,發起猛烈牽引之心,思惟應先遮除我愛執執,並與其對治法即愛他執的執持絕不分離,且於日間隨時憶念之,直至夜間中座臨睡之際,如果今日身語諸行有如晨間之牽引成辦,就應發起大歡喜心,思惟得到暇滿身,又與大乘法相遇,並且又有善知識慈悲攝受,著實有所義利。若沒有如所牽引成辦,則思惟虛度了暇滿身,值遇甚深法門卻令無所義利,真是糟糕,從而於心中承許此後絕不再如此。總之,無論作任何善行,最初應以良善動機牽引,中間以憶念持守,最後若有成辦所牽引,則歡喜地迴向等作印證。沒有的話,則應後悔地起祈求寬恕並勵力作懺罪。

      顯明若能串習取捨則無困難之理–頌云:「學習易修行」,若說修持取捨不困難嗎?則知若能反覆修學使成串熟則不難,因此應學習易於修持取捨而成串習成熟之理。現在一開始修學取捨的時候,由於吾等從無始以來串習於愛執的故,要將他人痛苦取受於己,並將自己樂善施予他人,儘管有些困難。但若單從意樂上如是修習,當漸次串習成熟之時,就算以身體等真正施捨之行為也毫無困難。因此應當遮除怯懦的心,以勇猛意志學習串修之理。

      身心上面無論苦樂皆應轉為成就菩提之助伴–頌云:「二境皆安忍」,意謂身心上面值遇苦樂二者任一種情形時,皆應安忍不令生起傲慢或怯懦。有些人當有了徒眾及供養時,就生起自大傲慢並且蔑視他人,極易產生心裡想作什麼就作什麼的過患,故而錯失諸多修心的機會。另外有些人則是財富衰敗,且受病魔侵擾乃至小便失禁的地步,就想說這世間再也沒有比我淒慘的了,從而心生畏縮而有放棄修心之過患。是故,即便具有如天神圓滿般財富也不應傲慢,貧困衰敗如惡鬼也不心生畏縮,將其轉為成就菩提之助伴,進而於修心等勵力而行,如《寶鬘論》所云:「雖具天圓滿,亦不應驕傲,窮困如餓鬼,亦不應怯弱。」總之,在能安忍苦樂二者之上,不應令此二者成為菩提助伴之違

      顯明佛法總的三昧耶戒以及此處之三昧耶戒二者,應捨命防護–頌云:「二戒捨命護」,意謂總體三種律儀(註76)中,遮罪和性罪的三昧耶戒,以及特別此修心三昧耶戒二者,即使捨棄生命亦應防護。對於自己所承許的三種律儀,其中所包含遮罪和性罪的各種三昧耶戒,以及特別在前面所說修心之各種三昧耶戒,應該甚至比自己生命更加珍愛的作防護,否則的話將難以獲得此生與來世之安樂。《修心善慧密意莊嚴》云:「再者,藉由持續憶念自己所承許三種律儀之制界而守護之,自然能遮斷一切過患,也會俱全所有修持之要點,莫作棄捨根本而追求枝節的苦勞,應於此等修持之關鍵勵力而行。」應如是多所努力。

      顯明斷除煩惱所具三難應勵力遮除之理–頌云:「當學三難事」,初者,憶念煩惱對治法之難;中者,遮止之難;後者,斷除續流之難,此三者不難之理應當修學。要斷除煩惱的話,一開始若不認識煩惱,要憶念其對治法有其困難;中間階段若不勵力生起對治力,則要遮止煩惱很難;此後想說應該像這樣不讓心續生起煩惱,可是如果不勇猛精勤的話,要斷煩惱續流也很難。因此,煩惱生起時應先認清它,然後憶念其過患,以各種斷除的法門勵力予以遮止,令其無法持續。總之,煩惱若不對治,即有這些困難的特質,對治的話則無,故應學習其理之意涵。

      (註76) 三種律儀意指別解脫戒、菩薩戒金剛乘

      顯明三門之行為等,皆應轉為大乘道–頌云:「悉轉大乘道」,意謂應將自己的三門一切行為轉成大乘道之助伴。修習二種菩提心補特伽羅,自己的一切行為皆要具備於苦難有情的慈悲心,以及由其引生希求菩提之意樂,乃至輪迴未空之際,三門之行為及一切見聞念觸等,皆應轉為大乘道。《本生傳》中說:「雖僅見聽聞,亦或念觸語,悉皆利眾生,願彼常歡愉。」伽喀瓦也說:「凡見我者,皆願得成佛,一切接觸到我,或與我交談者,願其依此因,皆能順利地通往佛地。」如是之祈願應依其意涵而行。在阿底峽尊者所著顯明後跋之《修心七義註解(註77)》,以及吉布瓦卻季絳稱所著《修心七義釋論》中,皆不見此根本偈頌,而《修心日光論》中所載之來源雖然無法確定,但這樣的安排想必不僅是宗喀巴大師所認可,同時也是修持的重要關鍵。因此若說「修心句及學處所表徵之三門一切行為,應轉為大乘道。」則可結合「大乘」一詞之特點。總之,一切作為皆不令其隨我愛執而轉,而應執持菩提心珍寶之意。

      顯明上述修持菩提心之理皆應具備此項瑜伽–頌云:「遍深皆善習」,意謂修心之境應遍及四生所攝一切有情,並且非僅說空話,而是打從內心深處實際去修習。修持菩提心之理,其所修之境不僅只是部份有情,而是周遍卵濕胎化四生所攝的一切眾生,無有偏袒區分,並且非僅是嘴巴說說,應該至誠地實修。如《修心日光論》引用夏窩巴大師所說:「惟願普攝成熟,惟願調伏盡竟。」又如切喀瓦大師臨謝世之時說:「賽穹瓦(註78) ,所欲未成,請於佛前代為陳設供品」問曰:「心中中何事未成!」答云:「實欲一切眾生苦難如黑團積累我心,但卻唯獨僅現淨土之相。」此乃於修心之境無所偏袒,且應從內心深處修習之意也。

      顯明無論修持何種法門,應需具足三主要因–頌云:「取三主要因」,意謂於一般之聞思修等,特別是在此修心法門,需具足三種主要因而作修持。一般聞思修三者,特別是入於此法門之修心,內方面於暇滿身具足信、慧、精進出離心等諸白法;外方面得值遇延續圓滿傳承的善知識,得其慈悲攝受及守護;彼時衣食等順遠離二邊,即不匱乏亦不豐裕,此三者若能獲得,則有所把握能如阿底峽尊者師徒一般,然而我們無法生起那樣的功德,原因在於不具足此三種因,而為了具足這些能增長功德之因,應多積集資糧並至誠祈願。因此,若要修習正法的話,內暇滿身具足信、慧、精進等,外善知識歡喜守護,具有遠離二邊之衣食等,此三者必須具全也。

      (註77) P76

      (註78) 切喀瓦大師隨侍弟子。

      顯明心續中煩惱何者最為熾盛或危害最大應先斷除–頌云:「先淨治粗猛」,意謂應先淨除粗重煩惱或危害最猛者。一般而言,雖然所有煩惱皆應勵力對治,但仔細審查自己心續後,對於何種煩惱最為粗重明顯者,應特別加強予以對治。例如,若唯獨貪愛此生之故,而致所為何事皆依於此,則以暇滿無常等相關內容加強主修,無論作何種善行皆轉化為調伏對此生的貪愛。同理,若見對於善知識

      信心漸失的話,則恐有斷失福德根源之患,應以上師瑜伽為主修,凡所作善行皆令其成為增長上師瑜伽之助伴。

      顯明應先以最廣大善根為基礎而修持菩提心–頌云:「應取大義利」,意謂清淨持守戒律義利甚大,應以其為基礎而修持菩提心。一般而言,布施善根雖然也很廣大,但與其相比的話,清淨持守戒律的力量更大,故應以此為基礎,令任何時處皆不離菩提心之習氣,能於心續堅固地安住,則其義利更大。

      顯明應學習「敬信上師」、「戒慎學處」及「歡喜修心」三者–頌云:「修三無退失」,意謂「對於上師不退失敬信」、「對於學處不退戒慎」、「對於修心不退失歡喜」此三者應善修。因為對於上師的敬信若退失,則大乘功德不論大小即無法生起,一切大乘法門皆取決於弟子之敬信啊!對於學處的戒慎若退失,則無戒律清淨的機會,因為墮罪皆源於一切行為無所戒慎。精進修心的歡喜若退失,則見菩提心功德信心,及其所引欲證菩提之願求則不生,如是僅成空談而非至誠希求,應知此乃彼等之缺失也。

      顯明身語意三門應恆時不捨離善法行–頌云:「具三不捨離」,意謂「身於上師三寶作禮供等」、「語唸誦皈依」、「意持守菩提心」,具足此三者之內涵應勵力而行。再者,身不捨離於上師三寶等承侍、禮拜、巡行等身之善行,語不捨離皈依、佛號、心咒本尊修誦和經懺等,意不捨離菩提心及支分之修持,此應珍重也。

      顯明串修菩提心若成顛倒,應如何修持其對治之理。頌云:「顛倒修對治」,意謂若不欲修心而生起退失修持的心,應執其對治法而修。當有時候想說:「不願再修心,因為修心卻遭譏笑責罵、煩惱益增、衣食等之受用更加匱乏、病魔之作害也越來越多。」像這樣有退失修心的危險時,應至誠地如是思惟,「此法門是絕無欺,此肯定是魔力侵擾導致自己心意顛倒而退失修心世間像這樣於法生起顛倒退失心者繁多,彼等皆由我來替代,願其於法顛倒心全部於心續與大乘法融成一味。」總而言之,雖然由於某些近似因而可能對於修心佛法生起顛倒心,彼時應盡量將此違轉為入於修心佛法之順或助伴,此其意也。

      顯明獲此暇滿妙善身之際,應修持主要義利–頌云:「今當修主要」,意謂無始以來總是輪迴於無暇之處,此次能獲得暇滿妙善身之際,應修持各種主要義利。無始以來總是輪迴於如同牧區部落破舊老宅之無暇處,此次具足內外善好因,得以獲此暇滿人身之際,相較於此生,希求來世義利而修法應為主要,而法在講說與行持二者應以行持為主要,行持法中則以菩提心連同支分之要訣合一而修為主要,願能如是勵力。再者,相較於僅以教理作分析而修持,依於具量上師的要訣專心而修持等應為主要,願亦能如是而行。

      顯明乃至未證菩提之間,一切時處應披起不離菩提心之鎧甲–頌云:「未來常披甲」,意謂乃至未證無上菩提之間,不論好壞苦樂,一切時處應不離菩提心,如是思惟於心續發起披甲願。而不離菩提心的因,如《寶雲經》中所說有二,一者是所行任何善悉皆廻向與菩提心不離之因、其次是修習菩提心

      庚二、順於項目以散文方式顯明六種顛倒等內容

      頌云:「不應顛倒」,意謂,應斷除作六種顛倒而修持六種不顛倒。首先,對於受到各種痛苦不由自主地逼迫之有情,應修悲心。對於某些精勤於法聞思修之補特伽羅,若見其於衣食等稍有匱乏時,即輕視地作為悲憫對象,此為「悲心顛倒」。總說即不對受苦逼迫者修習悲心,卻把於法苦行者視為可憐對象是「悲心顛倒」。

      二者、應是為了利益有情而想獲證佛果位之欲求,但若是希求整個輪迴中,特別是此生所攝集的名聞利養等,則是「希求顛倒」。

      三者、應是想要安置有情於佛地之欲心,卻由於與自己的親近關係而自詡是在協助他人,因而趣入對供奉三寶的信財,特別是僧眾所共有僧財之欲求,如此則是「欲心顛倒」。亦有一些典籍載為「近心顛倒」。(註79)

      四者、對於諸佛菩薩善根,至心隨喜,從而增長自己的諸多善根,但若在聽到自己看不順眼者稍有不幸發生時,即幸災樂禍的話,就是「隨喜顛倒」。

      五者、應該是對於勤行聞思修時所生的困苦甘願承受、或者對於某些微小傷害,修習安受苦忍與耐怨害忍,但若是對於世間八法之分別心,所引起的制敵護親等所生之各種痛苦,去修持忍辱的話,則是「忍辱顛倒」。

      末者、吾等進入大乘法門,勵力於聞思修之後,應該品享正法的甘露妙味,但若是去品享由所發起的制敵護親等世間味道,則是「享味顛倒」。以上所述六種顛倒應予斷除然後修持六不顛倒。

      顯明修心不能有時修時不修之情形,應專一無所間斷而修。頌云:「不應間輟」,意謂修心不應有時修,有時不修如同棄置一般。由於對修心沒有專心一意的堅定信念,因而就偶爾稍微修,或者順便修一下,主要還是為了此生的垢染,間或作一些身語上裝模作樣的假善行而已,不能如是,應當把三門的一切作為集中在此修心上面,因為這是三世諸佛所行之同一大道。部份典籍也有以「見行不間輟」之意而論述者。(註80)

      (註79) ཉེ་སེམས་གོ་ལོགས p81

      (註80)ཉེ་སེམས་གོ་ལོགས p81

      顯明由不應間輟之理引證應堅決而修–頌云:「應堅決修」,意謂應堅決地毫無猶豫,於修心專心一意無所間斷而修。即依於前述「不應間輟」的原因,應無所懷疑將所有希求專一聚集於修心之意。總而言之,就是應棄捨其它意念全心專注於修心

      顯明應以尋思(註81)與伺察(註82)二者脫離煩惱之束縛–頌云:「應以尋伺令解脫」,意謂應以尋思與伺察二者從煩惱的束縛解脫。恆常應以前述牽引力時,所說長中短三種牽引力作對照,粗觀細察地審視三門一切行為及其動機來破斥煩惱;或者如是觀察後,無論值遇何種因煩惱皆得不生,則思惟修心之串習有所義利,而生起歡喜心。應以此種方式來度越時日也。此偈另有「應以觀察解脫」及「應以尋伺至究竟(註83)」等多種。

      顯明利益他人等情事不應誇功–頌云:「勿作誇念」,意謂於他人稍作利益不應思惟我作了如此功績而矜誇。自己有時對別人作了利益,即誇耀地數數宣說在何時我作了什麼,像這樣並不合宜。驕誇施恩的功績若恰當的話,佛陀的教理應有明說,但實際並沒有。同理,矜誇自己的才幹、德行或者長久修心等皆不應當,因為如所云:「修持愛他勝己,無有誇功之理。」

      顯明不以恭敬承事勝劣的差別而心生恚怒–頌云:『不應暴戾(註84)』者,即不應於恭敬承事等少許勝劣的差別而內心集生暴躁恚怒;因為若不如是,就違背不能惡辯尋諍等諸三昧耶了。

      顯明串習修心等之時,發起精進之理。頌云:「不應須臾(註84) 」,意謂於修心等應精進持續,若於須臾中短暫發起猛力精進,其增長微弱,故不應作。修心時發起精進之理如是說明,不能一開始由於興致而發起猛力精進,但稍後隨即捨棄放置,應該恆常持續如同大河般續流無所間斷,堅定牢固如同弓弦般不緊不弛地精進,如《讚應讚》(註85)所云:「修殊勝德時,尊曾無急緩,故尊諸勝德,前後無差別。」

      顯明不求回報–頌云:「不求報取」,意謂不應求感恩回報,比如「我雖然如此施恩,但對方竟然連感恩說聲謝謝也沒有。」再者,稍微施利於對方,就立即希求有所回報,例如說:「我所利益的對象這種人,對他行不行善沒有差別,竟然連從嘴裏說聲謝謝也沒有。」諸如此類應當斷除。「報取」此指感激、謝謝之意。總而言之,就是連僅以謝謝的感恩回報都不希求之意也。

      如同大菩薩虛空祥尊者所說:「應當把三門的一切作為集中在這個方面,因為這是三世諸佛所行之同一大道」,不論值遇苦樂好壞各種情況,若能勵力將此修心之教授執為修持之心要,則獲此暇滿人身即具有義利,也能成為令所有皈依祖師歡喜之無上成就,由此獲得正士善友之救助與守怙,開啟安樂之法源,因此三門之行為恆常不離菩提心之修持至為重要。以上所述各種世俗菩提心之教授,大菩薩切喀瓦藉由修心,於心續生起了真實的覺受,因而歡喜的說出,「以自極多信解因,能令克服苦惡名,已調伏我執得教,今即此死亦無悔。」此堅定自信地的法語如《修心日光論》所引載。以上關於修習世俗菩提心已說訖。

      (註81) 尋思,心識或智慧於所對境生起籠統了知其粗略相狀的心所。為四種異轉心所之一。

      (註82) 伺察,依於心識或智慧精細分析事物各種差異之心所。為四種異轉心所之一。

      (註83) ཤུན་མཐར་བྱ་སོན་མཐར་བྱ p82

      (註84) ཀོ་ལོངམི་བསྡམ

      (註85)須臾,一晝夜的三十分之一(等於48分鐘),古印度計算時間長度的一種單位名,此指短時間。

      (註86) 馬鳴菩薩所作。

      丙二、修習勝義菩提心次第

      總集《修心日光論》所述內容作說明,其分三: 一、何為教授之對象。二、修習勝義菩提心宣說之時。三、修習勝義菩提心之正教授。

      丁一、何為授教之對象

      於具器者應作宣說,示於他者即成過失。對於聽聞到空性之話語時,會有歡喜雀躍,身毛豎立、眼淚溢流等無錯亂之徵候,則可知其為具器者。若對非器者宣說,或有因恐懼而毀謗空性,或有破斥佛法要旨而致謗法,乃至淪落無邊惡趣之故。亦或有些人雖有相似的信解,但卻執持空性義理之顛倒見解,因而墮入輕蔑黑白業果之無底深淵。相反的,如果對前述之具器者宣說,則其會將「空」沒有顛倒的了知為「緣起」之意,從而對空性如理地聞思修。因此有資格成為修持之法器者,是要通過淨守戒律方便分,使空性證悟轉為清淨的解脫道,如《入中論》中所說。

      丁二、修習勝義菩提心宣說之時

      頌云:「得堅固已作秘示」,意謂生起世俗菩提心所表徵之各種方便分,獲得堅固之後,對於唯物論或者非甚深空性之法器,秘而不宣之勝義菩提心修法,應於具器者宣說。一般而言,雖然亦有先於空性正見獲得堅固後,才趨入方便分,此則為先於方便分修習堅固後,才宣說修習秘密勝義菩提心之宗規。

      丁三、修習勝義菩提心之正教授

      頌云:「思諸法如夢,生觀心性無,對治亦自解,道體住賴耶(註87) 。」,所取外境含攝諸法雖然現為真實,但卻非如所現而存在,例如,夢境中所顯現的馬或象,並非如其所現而存在一樣。如是不僅所取外境,能取之識所攝諸法亦無諦實,因為若觀察心性勝義無生,非自生、非他生、非二者共生、亦非無因而生故。如是不僅所取能取,證悟此二者無有諦實之對治亦無諦實,因為成立所取能取無有諦

      實,且沒有此二者所沒含攝之對治故,如是思惟的話,執持對治為諦實之心性亦自得解脫也。觀察之際亦如是等持,若思惟道之本體置於何所,應將道之本體安住於作為一切輪涅(註88)之根本的空性之中。

      此偈第一句抉擇所取包含的一切法,都沒有諦實性;第二句抉擇能取包含的一切法,都沒有諦實性;第三句為令了知觀察者本身亦無諦實性。以上為觀察修(註89) 。最後一句是在觀察無可得的空義上,遠離沉掉,安住而修(註90)的保任根本定(註91)次第。

      「後得位」的修持之理,如頌云:「座間修幻士。」此處有關說明勝義菩提心修習之次第,切喀瓦大師的法語無有增刪的載於《修心日光論》中,可詳加參閱。

      如是二種菩提心連同前行支分等若得嫻熟,則獲此暇身即有義利,值遇佛法珍寶亦有所獲,故於此等內涵切莫輕忽棄捨至為切要。

      (註87)賴耶:阿賴耶識。此處非是唯識宗之見。猶如唯識宗之阿賴耶識是諸法本源,空性真如亦是出生萬法之處,此處賴耶是指諸法之空性

      (註88)輪涅意指輪迴涅槃

      (註89) 觀察修,一種修習空性之法。以智慧分別觀察無我性空,安住遠離一切戲論之中。

      (註90) 安住修,心不外散,刻意內向安住。

      (註91) 根本定,修定時一心專注人法無我空性所引生的禪定

      頌云:「無比論說最勝之導引,經續義理大海之寶藏,圓滿利樂之唯一親友,菩提心珍寶教誡謹記。」

      附錄一:《修心七義

      教授甘露藏,從金洲所傳,應知諸教義,如金剛日樹,五濁厚重時,轉成菩提道。

      第一義、菩提心的四種所依法

      初學諸前行

      第二義、二種菩提心修法

      眾過歸於一,修眾具大恩,取捨間雜修,先從自身取,彼二風修,境毒善各三,總攝座後教,威儀盡誦持,得堅固已作秘示,思諸法如夢,觀心性無生,對治亦自解,道體住賴耶,座間修幻士。

      第三義、惡菩提道罪滿情器時,違轉道用,遇即修習,四行勝方便

      第四義、總示一生修法

      應修五種力,大乘往生法,五力重威儀。

      第五義、修心純熟之量

      諸法歸一要,二證取其主,常懷喜悅心,修量即遣執,修成具五相,散能即修淨。

      第六義、修心者的三昧耶

      常學三總義,嚴束力斷取,應毀一切因,常學諸別分,不觀待眾,心改身如故,勿說支節缺,勿思他人事,斷一切果求,莫噉雜毒食,不可講情義,莫作惡諍,勿候險阻,勿傷其要,氂載勿牛馱,公利不爭先,天莫變邪魔,樂支不求苦。

      第七義、修心者的學處

      一貫眾瑜伽,初後修二事,學習易修行,二境皆安忍,二戒捨命護,當學三難事,悉轉大乘道,遍深皆善習,取三主要因,先淨治粗猛,應取大義利,修三無退失,具三不捨離,顛倒修對治,今當修主要,未來常披甲,不應顛倒,不應間輟,應堅決修,應以尋伺令解脫,勿作誇念,不應暴戾,不應須臾,不求報取,以自極多信解因,能令克服苦惡名,已得調伏我執教,今此即死亦無悔。

      附錄二:《普賢菩薩七支供》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
      以諸最勝妙花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菩薩 所有功德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

      附錄三:《普賢行願品》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刹塵身,一一遍禮刹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菩薩,所有功德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一切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三世刹,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荼(註92),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密,恒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刹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定慧方便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刹,一一刹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恒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刹,十方塵刹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服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刹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恒清淨,諸行刹土亦復然,如是智慧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恒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刹,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刹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服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持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如是願王殊勝尊,利益無邊諸眾生,成就普賢莊嚴經,滅諸惡趣皆成空。
      (註92)一種啖人精氣維生的鬼,有大力,能疾行,有變化神通。

      更多甘露教言
      More Teachings

      菩提道次第講授 格西丹增卻佩 ** 第 33 課更新 || Lamrim Teaching with Geshe Tenzin Chophel ** Lesson 33 update
      格魯神變祈願大法會開示 2021 於尼泊爾 圓滿法洲寺 || Monlam Chenmo Teaching, 2021 Nepal
      2023新春祝福與開示 || 2023 Lunar New Year Teaching and Blessing
      供曼陀羅法開示 初步測試版 || Teaching on Mandala Offering
      顯密雙修及受持其戒律 初步測試版 || Teaching on Practice and Vows of Sutrayana and Vajrayana
      供曼陀羅法暨三主要道開示 初步測試版 || Teaching on Mandala Offering and three principle aspects of the path
      Jenang Initiation of Je Tsong Khapa Nepal 2022-03-22 || 三種姓合一宗喀巴大師隨許灌頂 2022-03-22
      六臂瑪哈嘎拉隨許灌頂開示 2021-10-24 || Mahakala Jenang Empowerment Teaching 2021-10-24
      聖道三要開示 2021-10-24
      怙主果碩仁波切74壽誕 || Kyabje Gosok Rinpoche 74th Birthday Celebration
      度母四曼達暨藥師八佛超渡法會開示 2021-03-21 於菩提法洲寺 || Tara Four Mandala and 8 Medicine Buddha Puja Teaching, 2021 at Yunlin Jangchub Choeling
      度母四曼扎法會開示 2020-12-20 於台北佛堂 || Tara Four Mandala Offerings Puja Teaching, 2020 Taipei
      四百供法會開示 菩提法洲寺 2020 || Gyabshi (400 Offerings) Puja Teaching 2020
      怙主果碩仁波切 – 菩提法洲寺 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開示 || Gosok Rinpoche Yamantaka Fire Puja Teaching 2020-08-16
      蔣孜曲杰怙主果碩仁波切73歲華誕壽辰多倫多開示
      怙主果碩仁波切73華誕法會開示 || Gosok Rinpoche Teaching on 73rd Birthday
      7 point mind training || 修心七義教授
      金剛薩埵百字明修誦法開示 || Teaching on 100 Syllable Vajrasattva Mantra Practice
      修心八頌教授 || Teaching on Eight Verses of Mind Training
      如果根是毒,枝葉也是毒;如果根是藥,枝葉也是藥 || Teaching on Poison and Medicine
      真修行人每天必定會冥想死亡 || Teaching on Meditation on Death
      格魯大威德火供 || Yamantaka Fire Puja Teaching
      共修開示 || Teaching on Group Practice
      藏傳佛教修行次第 || Stages of Tibetan Buddhist Practice
      聖救度母二十一尊供養暨祈請禮讚文簡修儀軌
      空性見教授——應成自續兩派中觀見簡介 || Teaching on Emptiness: Introduction to Middle Way
      怙主堪千果碩仁波切2016年中秋節開示 || Mid Autumn Festival Teaching
      怙主堪千果碩仁波切2015年中秋節開示 || Mid Autumn Festival Teaching
      佛法實修之道(二)——堪千果碩仁波切六秩晉六壽誕慶祝法會 || Path of Buddhist Practice 2
      堪千果碩仁波切於唐卡暨沙壇城展對工作人員的開示 || Teaching on Thangka and Sand Mandala
      佛法實修之道(一) ——4月7日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開示 || Path of Buddhist Practice 1
      無量壽佛隨許灌頂法會開示 || Amitayus Empowerment Teaching
      《甘丹聖教增廣願文》講解 || Teaching on Aspiration Prayer for the Flourishing of Je Tsongkhapa’s Teachings
      不動佛隨許灌頂開示 || Akshobhya Empowerment Teaching
      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灌頂開示 || Thousand Arm Chenrezig Empowerment Teaching
      白瑪哈嘎拉隨許灌頂開示 || White Mahakala Empowerment Teaching
      尊勝佛母隨許灌頂法會開示 || Usnisavijaya Empowerment Teaching
      仁波切六秩晉五華誕祝壽法會對多倫多弟子開示 || 2011 Toronto Teaching
      曼陀羅表義——大威德金剛壇城所表義解 || Teaching on the Meaning of Yamantaka Mandala
      白度母如意輪火供法會開示 || White Tara Wish Fulfilling Wheel Fire Puja Teaching
      聲聞乘道次第概述 || Teaching on Sravakayana
      大悲觀世音菩薩與圓融自在的人生 || Avalokitesvara And a Happy Life
      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開示 || Yamantaka Fire Puja Teaching
      十二緣起支 || Teaching on Dependent Origination Pratityasamutpada
      迴向願文 || Teaching on Dedications
      如何斷除對此生的貪著 (噶當十秘財) || How to Get Rid of Attachments in This Life
      如何斷除對來生的貪著 || How to Get Rid of Attachments to Samsara
      菩提心的殊勝 || Teaching on Merits of Bodhicitta
      暇滿難得 || Teaching on Precious Human Rebirth
      死無常 || Teaching on Impermanence
      觀修菩提心的方法 || Teaching on Bodhicitta Practice
      浴佛法會開示 || Vesak Day Teaching
      菩提心的功德利益 || Teaching on Merits and Benefits of Bodhicitta
      聖道三要教授
      大乘長淨戒開示 || Mahayana Vow Teaching
      大年初三祈願法會開示 (談煙供及護法的供奉) || Smoke Puja and Protector Offering Teaching
      藏傳佛教的內涵 || Teaching on Tibetan Buddhism
      皈依開示 || Teaching on Taking Refuge
      三十五佛禮懺法教授 || Thirty Five Confession Buddhas Teaching
      大禮拜的功德 || Benefits and Merits of Prostration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